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课标解读:选修课程《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解读之二.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阳****
  • 文档编号:243941311
  • 上传时间:2022-0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课标解读:选修课程《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解读之二(二)世界古代文明的珍贵遗产——古埃及文明1.古埃及文明是世界最早产生的人类文明之一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文明在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埃及人发明了复合象形文字体系,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出现了比较突出的医学成就……古埃及人还是最伟大的纪念性建筑的创造者,金字塔和神庙建筑,是古代埃及科学技术的杰出代表和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尤其是古埃及金字塔,称得上是文化遗产中的世界奇观学习古埃及文明的内容,可以认识,人类正是在这些大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基础上,把自己推向了更为灿烂辉煌的文明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杰出代表金字塔是古埃及最古老、最恢宏的纪念性建筑,现今已知的金字塔有80多座以距离孟斐斯不远、位于吉萨高地的胡夫、哈夫拉、门卡乌尔三大金字塔最具代表性,它们是约公元前三千年之初第四王朝法老的陵墓古埃及人从发明木乃伊防腐技术,到重视陵墓建筑,从国王崇拜到金字塔型制的宏伟纪念性建筑风格形成,有漫长的发展过程金字塔是角锥体建筑如胡夫金字塔,底边长230.35米,高146.6米,到19世纪末一直是人类建造的最高建筑物。

      它用浅黄色石灰石块砌建,外贴磨光的灰白色石灰石板,其几何精确性和正方位朝向几乎没有误差当时只有木制、石制、铜制工具,只能利用斜面、杠杆等物理条件,把230万块平均重约2.5吨的石块堆成一个像40层楼那么高的角锥体,表现了金字塔建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高超成就,成为人类建筑的奇迹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反映了古埃及的自然和社会特色金字塔和尼罗河三角洲的风光十分协调,矗立在尼罗河西岸,背靠浩瀚沙漠的三大金字塔,与自然景色相映而构成气概宏伟的画面,大大加强了其纪念性建筑的表现力金字塔有着种种现今还没有被解开的奥秘,它与各种数据和天文现象的关系,它的建造目的、建造时间、建造方法等,都还没有确切的解释,一直是金字塔研究的重要课题应该相信,金字塔是古埃及人聪明智慧的象征,是他们艰苦劳动的结晶认识金字塔建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和意义,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相信会有所帮助3.埃及努比亚地区的拉美西斯二世遗迹埃及中王国时期以后,因首都底比斯所在地的尼罗河中游峡谷地带,两侧大都为峭壁悬崖,在此,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失去了表现力,神庙则取代金字塔成为主要建筑形式公元前16世纪以后的古埃及,国王崇拜与太阳神崇拜结合起来,国王的纪念物也与太阳神庙(又叫阿蒙庙)结合起来。

      这些神庙仍保持了古埃及建筑高大雄伟、气派恢宏的风格,许多雕刻华丽的大圆柱至今留存金字塔等建筑以外部表现力为主,神庙建筑的艺术表现力主要在内部雕刻、绘画和建筑的和谐融合,大大加强了古埃及建筑的艺术感染力在埃及的努比亚地区,留存了许多拉美西斯二世遗迹拉美西斯二世是公元前13世纪新王国时期极有作为的法老,一生之中建造神庙、战争征伐,事迹广见于众多的神庙壁画这些历史遗迹也是古埃及文明的杰出代表,反映了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繁荣与成就,成为讲述古埃及文明的凝固而又生动的教科书拉美西斯二世修建的神庙宏大精美,阿布辛拜勒太阳神庙可见一斑神庙塑造了拉美西斯二世和古代埃及众神的形象,神庙正面守护在两侧的四座拉美西斯二世及王后的雕像雄伟壮观,堪称古埃及艺术中最绚丽的珍宝春分和秋分之日,早晨第一缕阳光直射神庙深处,其建筑设计的计算精妙更为世人惊叹4.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和保护世界珍贵遗产的活动阿布辛拜勒太阳神庙的搬迁成为人类拯救世界文化遗产的经典之作而被载入史册这一范例也是促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保护世界遗产概念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对于我国长江三峡库区和其他地区在经济建设之中,如何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借鉴的作用。

      通过这一学习内容,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1960年代初埃及决定建设阿斯旺水坝工程,蓄水发电和灌溉农田水坝建成将使上游纳赛尔湖水位提高几十米,努比亚地区的文化遗产将淹没于坝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阿布辛拜勒神庙于是,阿斯旺水坝的建造就涉及到一个普遍问题:如何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着通过国际援助和协调保护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的宗旨,发起拯救世界珍贵遗产、搬迁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活动这一项活动发生在世界遗产公约缔结以前,得到50多个国家的经费资助和各国科学家、考古学家、工程师通力合作工程复杂艰巨,神庙被精密测量后切割分解编号,再用先进技术在比原址高64米的高地上重新组装经过4年多努力,1969年神庙完成搬迁,重放异彩,它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力量以及人们为拯救人类文化遗产的不懈努力返回目录[1] [2] [3] [4] [5] 下一页 第 4 页 共 4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