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石油地质学考研资料.docx

31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16191609
  • 上传时间:2023-12-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9.88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名词解释绪论1石油地质学是矿床学的一个分支,是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及开采的大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门新兴 学科,它是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勘探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第一章 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1石油沥青类天然气、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统称为石油沥青类它们同煤类、油页岩、一部分硫, 都是自然界常见的可燃矿产2可燃有机矿产或可燃有机岩天然气、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统称为石油沥青类它们同煤类、油页岩、一部分硫, 都是自然界常见的可燃矿产因为这些矿产多由古代的动物、植物遗体演变而来,属有机成 因,又具有燃烧能力,所以常被人们总称为可燃有机矿产或可燃有机岩3石油(又称原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 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4气藏气系指基本上不与石油伴生,单独聚集成纯气藏的天然气5气顶气系指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的天然气6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称为凝析气一旦采 出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降低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7固态气体水合物在洋底特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甲烷气体分子天然地被封闭在水分子的扩大晶格中,形 成固态气体水合物,或冰冻甲烷或水化甲烷。

      8油田水所谓油田水,从广义上理解,是指油田区域(含油构造)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 层水狭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9底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范围以内直接与油(气)相接触,并从底下托着油气的油层水10边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以外的油层水,实际上是底水的外延11重质油是指用常规原油开采技术难于开采的具有较大的粘度和密度的原油与常规油相比,包 含了数量较多的高分子烃和杂原子化合物,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密度大、粘度大、含胶量高、 含蜡量低、凝固点低的特点第二章油气显示1油气显示石油、天然气以及石油衍生物在地表的天然露头2油苗液态原油由地下渗出到地面叫油苗3气苗气苗是天然气的地面露头第三章 现代油气成因理论1 干酪根(Kerogen)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2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 界限称门限温度与门限温度相对应的深度称门限深度3生物成因气指成岩作用阶段早期,在浅层生物化学作用带内,沉积有机质经微生物的群体发酵和合 成作用形成的天然气,主要是甲烷气及部分CO2和少量N2。

      有时也混有早期低温降解形成 的烃气4油型气是指成油有机质在热力作用下以及油热裂解形成的各种天然气5煤型气煤系地层中分散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6天然气分步捕获原理天然气生成及圈闭的形成具有阶段性,使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圈闭捕获源岩不同演化阶 段的天然气这种不同时期形成的圈闭捕获源岩不同演化阶段生成天然气的过程,称天然气 分步捕获原理7低熟油(immature oil,亦译为未熟油)系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类低温早熟的非常规石油即源岩中某些有机质 在埋藏升温达到干酪根生烃高峰阶段以前(相应的镜质组反射率Ro值大体上在0.3%~0.7%范 围内),经由不同生烃机制的生物化学反应或低温化学反应,生成并释放的液态烃类,包括 重油、原油、轻质油和凝析油,有时还伴生有低熟天然气8二次生烃是指烃源岩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的受热温度降低以后,导致生烃作用中止(一次生烃作用 或初次生烃作用),当受热温度再次升高,并达到适合的热动力条件时,烃源岩有机质再次 活化生烃的过程引起烃源岩二次生烃的因素有多种可能,但归根到底是由于沉积盆地后期 叠加的热力作用引起的9烃源岩指富含有机质能生成并提供工业数量石油的岩石。

      如果只提供工业数量的天然气,称生 气母岩或气源岩10生油层与生油层系由生油岩组成的地层叫生油层在相同的地质背景下和一定的地史阶段中形成的生油岩 与非生油岩的组合称为生油层系第四章 储集层和盖层1储集层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石(层)称为储集岩(层) 储集层中储集了油气称含油气层投入开采后称产层2盖层覆盖在储集层之上能够阻止油气向上运动的细粒、致密岩层3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是衡量岩石孔隙的发育程度 Pt=Vp/Vt*100%4有效孔隙度指彼此连通的,且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液体在其中流动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 管孔隙体积之和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Pe=Ve/Vt*100%5绝对渗透率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单相)存在,而且这种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和化学反应, 在这种条件下所反映的渗透率6有效渗透率或相渗透率在多相流体存在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7孔隙结构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第五章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1初次运移一一油气从烃源岩向储集层的排出(或运移)2二次运移一一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

      二次运移包括了成藏前油气在储层或输 导层内的运移,也包括了油气藏破坏以后的运移3地层压力地下储层(或油层)内流体所承受的压力,称为地层压力,亦可称为地层流体压力或孔 隙流体压力,Pa为直观反映地层压力的大小,工程上常使用水压头的概念,水压头相当于 地层压力所能促使地层水上升的高度,表达式为: h=P /(pwg)第六章石油与天然气的聚集与成藏1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由二部分组成,即储集层和封闭条件封闭条件 包括盖层及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的遮挡物2溢出点是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点位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3闭合度是指圈闭顶点到溢出点的等势面垂直的最大高度4闭合面积在静水条件下是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定的封闭区的面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 通过溢出点的水平面与储集层顶面及其他封闭面(如断层面、不整合面、尖灭带等)所交切 构成的封闭区(面积)在动水条件下,是通过溢出点的油气等势面与储集层顶面非渗透性 盖层联合封闭的闭合油气低势区5油气藏高度:是指油气藏顶到油气水界面的最大高差6油气柱高度:是指油气的最高点到最低点的海拨高度油气柱高度则更多地反应盖层的 封闭能力及水动力的条件。

      7含油边界和含油面积油(气)水界面与储集层顶、底面的交线称为含油边界其中与顶面的交线称为外含油(气)边界,与底面的交界称为内含油(气)边界若储集层厚且油水界面较高,与其底面 不相交时,只有外含油边界由相应含油边界所圈定的面积分别称为内含油面积和外含油面 积8构造圈闭(油气藏)由于储集层顶面发生局部变形、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油气在其中聚集, 就形成了构造油气藏它是最重要的一类油气藏它进一步可分为背斜、断层、裂缝及岩体 刺穿构造油气藏9背斜圈闭(油气藏)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褶皱弯曲变形,形成向周围倾伏的背斜,称为背斜圈闭, 油气在其中的聚集称为背斜油气藏10断层圈闭(油气藏)指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圈闭,聚集油气后即成为断层油气藏11裂缝性背斜圈闭(油气藏)在背斜构造控制下,致密而脆性的非渗透性岩层,由于各种原因可以出现裂缝特别发育 而使孔隙度和渗透性变好的局部地区,周围则为非渗透性围岩和高油气势面联合封闭形成的 油气低势区,称为裂缝性背斜圈闭聚集了油气之后即形成裂缝性背斜油气藏12刺穿圈闭(油气藏)地下岩体(包括软泥、泥膏岩、盐岩及各种侵入岩浆岩)侵入沉积岩层,使储集层上方 发生变形,其上倾方向被侵入岩体封闭而形成的圈闭称为刺穿圈闭。

      聚集油气后称为刺穿油 气藏13岩性圈闭(油气藏)储集层的岩性在横向上发生变化,四周或上倾方向为非渗透性岩层遮挡而形成的圈闭称 岩性圈闭聚集油气之后形成岩性油气藏14不整合圈闭(油气藏)指储集层的上倾方向直接与不整合面相切封闭而形成的圈闭,储层可位于不整合面之上 或之下,其中聚集油气形成不整合油气藏15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由水动力或与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条件下不能形成圈闭的地方形成聚油气圈 闭,称为水动力圈闭其中的油气聚集称为水动力油气藏16复合圈闭在自然地质条件中,由单一因素控制的圈闭是很少见的,而较多的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控 制,我们将储集层上方或上倾方向由构造、地层和水动力因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共同封 闭而形成的圈闭称为复合圈闭第七章 地温场、地压场、地应力场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1地温梯度在地壳上层(深约20~130m)之下,温度随埋藏深度每增加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 地温梯度,以°C/100m表示,地温梯度又称地热增温率2地层压力孔隙介质中流体所承受的压力,也称为孔隙流体压力,对油气层而言又分别称为油层压 力或气层压力3地层压力梯度即地层压力随深度的变化率两种压力梯度:静水压力梯度,方向垂直,一般为定值0.01Mpa/m。

      另一种为动水压力梯度4异常地层压力实际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不等前者>后者为异常高地层压力;前者〈后者为异常低压 力5压力系数地层压力/静水柱压力、实际地层一般>16流体压力封存箱将沉积盆地内封闭层分割的异常压力系统称为流体压力封存箱,箱内生储盖齐全它分 为主箱和次箱,水平封闭划分为主箱,垂直封闭层进一步划分为次箱7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液体能维持液相的最高温度称为物质的临界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不论压力多大,它 也不能凝结为液体在临界温度时,该物质气体液化所需的最低压力,称为临界压力8深盆气藏指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圈闭机理和分布规律的非常规天然气藏,因分布 在盆地深部或构造底部,故称为深盆气藏它不是一种特殊天然气,也不是赋存于盆地某一 深度线以下的天然气第八章油气聚集单元1油气田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所有油藏、油气藏、气藏的总和如果这个 局部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仅有气藏称为气田2 —级构造隆起、坳陷和斜坡,是底盘起伏而形成的构造,盆地内最高一级的构造3隆起盆地内大面积的相对上升部份,底盘埋藏浅,其沉积表层常发育不全,厚度薄,沉积物 粗甚至,底盘露出水面而成为剥蚀区。

      隆起翼部常有地层超覆和岩层尖灭出现,它是捕捉 油气的场所,在形态上,隆起略呈椭圆形及长条形,它的形成多与基岩块断升起有关4坳陷是盆地在地质历史上大面积相对下降占优势的负向单元,底盘埋藏深、沉积表层厚,地 层发育全而连续,沉积物细,与隆起常以大断裂为界,是盆地内有利生油区隆起与坳陷常 相伴而生,对应而存在,两者紧相毗邻,隆起起着分割拗陷的作用5斜坡是坳陷向盆地周边抬升的部份斜坡与隆起的翼部相似,常存在地层超覆和岩性尖灭等 圈闭,是油气运移聚集的良好场所6三级构造盆地内沉积地层因褶皱和断裂活动而形成的构造,如背斜、向斜、断层等,这是盆地最 低一级的构造,是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7油气聚集带是在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8含油气区属于同一大地构造单元(一级构造单元),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和油气生成、聚集条 件的沉积坳陷,称为含油气区9沉积盆地在漫长地质历史上曾经长期下降(保持地貌盆地)接受沉积的区域10含油气盆地凡是地壳上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发育着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及圈闭,并已发现了 油气田的沉积盆地,称为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