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双钻孔冲洗与持续导管引流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21例.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l****6
  • 文档编号:39129391
  • 上传时间:2018-05-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双钻孔冲洗与持续导管引流治疗老年人 慢性硬膜下血肿 21 例【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式方法 分析 21 例经双钻孔冲洗与持续导管引流的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均行双钻孔冲洗与持续导管引流术,术后 10 天头颅 CT检查,5 例血肿完全消失,16 例血肿腔内有少许低密度硬膜下积液;无再出血及气颅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双钻孔冲洗与持续导管引流术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关键词】 老年人;血肿,硬膜下,慢性;引流术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及 CT 检查的普遍应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我院 1995~2005 年采用双钻孔冲洗与持续导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21 例术后并发症少,无死亡病例,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1 例中男 15 例,女 6 例;发病年龄 42~75 岁,平均 54 岁17 例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4 例否认外伤史外伤至出现临床症状时间为 4 周~1年,平均 4 个月头痛、呕吐 3 例半身无力 11 例,右侧轻瘫 2 例,左侧 4 例,均以下肢重。

      精神意识障碍(呆滞、记忆障碍、人格改变、定向力和判断力丧失)6 例;瘫痫小发作 1 例CT 检查:21 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均位于大脑半球表面,均为 CT所发现;19 例为单侧,2 例为双侧;额颞顶部 10 例,额顶部 5 例,额颞顶枕部 4 例,额颞部 2 例;其中血肿为低密度者 15 例,等密度和混合密度各 3 例21.2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于床边局麻或手术室全麻后在血肿的两端,即额部和顶枕部分别钻两孔,双极电烧灼硬脑膜后十字切开,将两支引流管分别由前后孔插入血肿腔内,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至囊液变清;本组囊液最少 40ml,最多 200ml,平均 84ml缝合伤口且固定引流管,引流管末端接无菌橡胶手套1.3 术后处理 术后去枕平卧位,每天输入等渗液体≥3000ml,使颅内压维持较高水平,以利于塌陷的脑组织复张禁用脱水利尿药,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改善微循环药物,防止各种并发症术后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持续引流2~5 天,最长达 7 天复查头颅 CT,若颅内占位效应消失,中线结构复位,血肿腔残留液体 CT 值接近脑脊液 CT 值,引流液20ml/d,即可拔出引流管 2 结果3 例头痛呕吐等症状当日消失;术后 7~10 天,11 例半身无力完全恢复,患侧肌力达 5 级;6 例精神意识障碍在术后 15 天~2 个月基本恢复正常;1 例癫痫发作术后症状消失。

      术后 10 天头颅 CT 检查,5 例血肿完全消失,16 例血肿腔内有少许低密度硬膜下积液;本组无再出血及气颅等并发症3 讨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占颅内血肿的10%,为硬膜下血肿的 25%[1]绝大多数患者有头部外伤史出血来源常因大脑表面汇入矢状窦的桥静脉撕裂或静脉窦破损渗血[2]血肿后期体积增大是由于包膜外层新生血管网反复少量出血,并使其纤维蛋白变性产物高度溶解的结果大多数患者以半身无力及精神意识障碍为并发症状CT 检查多有阳性发现,可分为低、高、等、混杂和分层等 5 种不同密度的新月形或棱形影像3目前,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意见已基本一致,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即应施行手术治疗,分为钻孔冲洗引流(双钻孔和单钻孔)和骨瓣开颅血肿切除术[3]有文献报道认为单纯钻孔引流血肿易复发骨瓣开颅血肿切除术适用于包膜较肥厚或已有钙化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本组 21 例患者均采用双钻冲洗与持续导管引流取得良好效果笔者认为:(1)引流管的直径应在 4mm 以上,并且扩大侧孔,以防血块堵塞、引流不畅如血块堵塞、引流不畅时,可在无菌操作下多次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至引流液澄清 (2)切开硬脑膜后应先插入额部引流管,因为如果先插入顶部或枕部引流管,血肿腔内的囊液会迅速流失,血肿腔变小而增加插入额部引流管的难度。

      (3)应证实 2 条引流管均在血肿腔内,即从一端引流注入生理盐水,另一端引流管应有液体流出4)术中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与排液应在密闭下进行,以防空气逸入形成张力性气颅Mori 等[4]认为术中使用生理盐水充分置换硬膜下血肿腔内液体是防止气颅及硬膜下血肿的主要措施 (5)术后患者去枕平卧位,卧向患侧,多饮水,不用脱水利尿剂,每天输液量≥3000ml,以利于脑膨胀,促进引流液排空 (6)当引流量<20ml/d 时可考虑拔出引流管 (7)术后复查 CT,如有少许低密度硬膜下积液无需特别处理,一般积液 2 个月内可完全吸收参考文献】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6-337.2 陈建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某些进展.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分册,1987,4:182-185.43 孙柏松.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2,11(3):158-160.4 Mori K,Maeda M.Surgical treatment of chronic subdural he matoma in 500 cosecutive case:clinical characteristics.Surgical outcome,complications,and recurrence rate.Neul Med Chir(Tokyo),2001,41:37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