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的进化史.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10248827
  • 上传时间:2023-08-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1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的进化史人类进化史指人类的进化历史人与人猿存在某种亲缘关系,具 有共同的祖先约6500万年前,一颗宽度约16公里的大型陨石撞 击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造成巨大灾难,当时地球上包 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动物物种消亡灭绝(恐龙灭绝原因未定, 此种说法只占其一),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原始哺乳类动物 逃过劫难经过漫长岁月存活下来,之后迅速进化,才形成了现在的 人类人类进化过程:INFOGRAPHICS1地球史及生物的演化追溯人类的起源,就必须从地球上出现生物以及生物的演化来开始,谈到生物的演化又一定要涉及到地球的历史据宇宙学家估计,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50亿至200亿年按照现代人们所承认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在150 到200 亿年前,宇宙的物质集中在很小的范围内,密度极高,再加上重力的作用,使 这些物质的温度日趋上升,结果这一紧密的物质爆炸了宇宙大爆炸使得宇宙 中的多有物质,都向四面扩散形成了基本粒子,并开始形成原子核随着体积的不断膨胀,温度由高到低,宇宙由辐射状态变为物质状态,于是生成了上 千亿的银河系,难以统计的星体,恒星、卫星、行星等等一个银河系大约包 含一千亿的星体,太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星体,我们的地球只是太阳系的九个 行星中的一个。

      太阳系是大约50 亿年前形成的地球形成约在50到46 亿年 前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地球上大部分时间只有无生命的物质当时大地上火 山遍地,岩浆横流随着地球表面的不断冷却和水气的增加,大地开始出现了 水并逐渐汇集得越来越多约在39 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的海洋几乎 完全是淡水的原始海水中溶入了大量的有机质,如氨基酸、核苷酸等在太阳 及地球其它物理作用下,一些有机质形成了蛋白质在随后的几亿年中,这些 蛋白质越来越复杂,终于在34 或33 亿年前生命开始出现了地史学家根据古 生物的演化和地壳的运动,将地球的历史分为五大阶段,也就是五个代,即太 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太古代离我们久远,是地质发展史中最古老的时期,延续时间长达 15 亿 年(距今40-25亿年)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命的形成都发生 在这一时期大约39亿年前,地球形成最初的永久地壳,至35亿年前大气 圈、海水开始形成在太古代的最初期,地球上尚无生命出现在距今约 33 亿年前,形成了 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积岩,大气圈中已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并出现了最早的、 与生物活动相关的叠层石;到 31 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比较原始的藻类和 细菌。

      在29 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原核生物元古代早期火山活动仍相当频繁,生物界仍处于缓慢,低水平进化阶段, 但大气圈已有更多的氧气在19 亿年前,大陆地壳不断增厚,地球表面保持 着一种十分有利于生命发展的环境蓝藻和细菌继续发展,到距今13 亿年 前,已有最低等的真核生物—绿藻出现在元古代晚期,盖层沉积继续增厚, 火山活动大为减弱,并出现广泛的冰川从此地球出现了具有明显特征的的分 带性气候环境,为生物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了自然条件到距今 6 亿年前时,已 经有浮游动物、节肢动物和腔肠动物了古生代约开始于6亿年前,结束于2.3 亿年前古生代共有6个纪:寒武 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动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中 的三叶虫、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最繁盛这一时期还出现低等鱼类、古两栖类 和古爬行类动物古植物在古生代早期以海生藻类为主许多地方都布满了茂 密的森林中生代约开始于2.3 亿年前,结束于6700 万年前,分三叠纪、侏罗纪和 白垩纪3 个纪中生代曾被称为爬行类时代,而鸟类、有袋类和有胎盘的哺乳 动物也开始发生在无脊椎动物中,软体动物中的菊石类最为繁盛,因此,中 生代又被称为菊石时代植物以裸子植物的苏铁、银杏为最繁盛,所以中生代 又称为裸(luo )子植物时代。

      中生代出现了最早的哺乳动物、恐龙和最早的鸟 类——始祖鸟新生代约开始于6700 万年前,延续至今可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 纪这个时期的生物已接近现代,脊椎动物的特征是哺乳动物的兴起和繁盛 兽类大量出现,从中分化出了一支灵长类,从灵长类中又进化出了猿类第三 纪是哺乳动物繁盛时期第四纪便进入到了人类的时代灵长类也开始出现,并从中逐渐发展出了最早的猿类猿类头盖骨低平, 颅腔很小,骨壁很厚,眉嵴特别粗大,颏部后缩它具有较复杂一些的脑、 肠,较广阔的胸和扁平的胸骨生活在大约1400万年前的古代猿类(类人 猿),就是人类的远古祖先2、人类关于自身起源的认识过程:从神话宗教到科学探讨人类起源于古猿学说是怎样提出来的呢?19世纪之前,关于人类起源的解 释经历过传说、假说和学说三个阶段世界各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基本 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天地开辟传说,包括解释宇宙、天地之间各种自然现象的 起源;另一类是种族和文明起源的传说,包括人类及本族始祖起源,解释人类 文明的起源例如,神话宗教的解释女娲氏和普罗米修斯的传说泥土造人19世纪中叶,人类学和考古学家通过对世界各地区发现的原始人类化石的 研究和实地考察,提供了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科学证据,提出了从猿到人的假说 和学说。

      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对植物学很有研究他出版了《动物种志》,建立 了“双名命名制”,即把过去紊乱的植物名称,归于统一,对植物分类研究的 进展,影响很大他又根据花的雄蕊数目的位置作了认为的分类法林奈最初 认为植物的“种“是永恒不变的,但在他的另一不著作《自然系统》最后一版 中,删去了“种不会变”的这一项,因为他观察到了自然界存在着“种”的变 异的现象林奈还认为,人猿同归于灵长类最早推断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是法国学者拉马克(Jean B. Lamark ,1744—1829)他在1809年发表《动物哲学》,首次提出“人类来源于猿”的科学假说英国学者达尔文(C・Darwin,1809—1882 )在《物种起源》、《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中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说明人从“类人 猿”发展而来他认为物种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选 择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 遗传而逐渐加强反之则被淘汰,即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英 国学者赫胥黎(Tomus Henry Huxley , 1825—1895 )在《人类在自然界中 的位置》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猿同族论。

      他的观点遭到宗教界人士的攻击,说他 是“邪恶的人”他上街时就有人喊:“猴子来了但是赫胥黎始终坚持自 己的主张1876年,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发表了《劳 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提出“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 并且指出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奠定了人类起源的科学基础3、人类起源的地区人类最早起源于什么地方?历史上有五种说法第一,西欧起源说哈得里卡(Hardlicka )认为,欧洲发现的人类遗迹特 别多,自1823年到1925年的102年中,西欧发现属旧石器时代及新石器时 代的人类遗迹不下116件属旧石器之后、新石器之前的人遗骨达236件两 者合计达352件之多而在亚洲,只有1891年在爪哇发现的直立猿人遗迹 1921年北京猿人才开始被发掘,当时所得不多至于非、美、澳洲更无新发 现第二,北亚起源说国利伐( Quatrefages )于1889年发表《人类通 史》一书,认为爱斯基摩人实为北方最早出现的人种,并提出因北方冰河所迫 原始民族南迁的理论第三,中亚起源说,1857年莱底(Joseph・Leidy)和 1911年马爵(Dr・ William D・Mathew )提出这一观点。

      他们认为中亚文明发现极早的区域,西边有加尔提、小亚细亚、埃及等古文明区;东边有中国古文明区在史前时 代、古典时代以及中世纪有许多民族从这些地方涌出东北经过阿拉斯加入北 美及南美洲,东南则经马来西亚入澳洲第四,亚洲起源说奥斯本认为,人类的发展最初都在野外,后来才进入 洞穴其理由是:①天然的食物丰富,或不费力可取得食物的地方,人类发展 常呈停滞不前或倒退状态;②人类最初的智慧与最早的文明,都在旷野中养 成;③当近生代第三纪时,亚洲雨水充沛、丛林茂盛,便于人猿生存,而不利 于人类出现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则出现在气候干燥的高原第五,非洲起源说此种说法的理由是:自 20 世纪起,非洲发现了许多 不同时期的人类化石,如肯尼亚库彼弗拉KNM - ER.1470号人,坦桑尼亚的 奥都威峡谷的 OH9 号人,非洲南部的斯普灵布克人等从人类起源诸学说之争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我们认为,首先,人 类起源是多源头的,不是单源头的;是多线的,不是单线的其次,从猿到人 化石的发现和研究,进一步论证了恩格斯关于人类产生三阶段的基本观点的价 值它拨开了传说的迷雾,使人类看到了自己的祖先远古的生活与文明第 三,我们应看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发现人类的化石遗迹和最早 的文明区域看,有时间先后和文明的发达程度不平衡的现象,这与各区域的地 理环境有关。

      人类起源中心论是站不住脚的第四,人类文明产生的地区,最 早处于闭塞与孤立状态,处在地球上的零星的几个点随着生产的进步,从旧 石器到新石器,到金石并用时代,以及社会三大分工的发展和游牧畜业的活 动,人类活动才从点到线,发展成由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的文明文明的交 流促进了各个地区文明的发展4、人类起源的三个阶段恩格斯指出,在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三个发展阶段,即攀树的猿 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这三个阶段是依次递进的攀树的猿群 是指成群地生活在树上的古猿;完全形成的人是指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的人;而 正在形成中的人则是从攀树的猿群到完全形成的人的过渡期间的生物他们和 完全形成的人的不同之处是还不能制造工具,而只能使用木棒和石块等天然工 具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的发展过程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 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时期早期猿人(约380 万年至180 万年前)现已发现的化石有坦桑尼亚伽鲁 西河流域莱托利地层的人类化石,定年为距今 377 万年至 359 万年前;埃塞俄 比亚东北部的哈达尔人化石,定年为350 万年前;肯尼亚特卡纳湖库比弗拉地 方的“KNM - ER・1470号人”,定年为290万年至270万年前。

      晚期猿人(学名称直立人,中国习惯上称之为“猿人” ,约180万年至 20、30 万年前)现已发现的化石有中国的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 印度尼西亚的莫佐克托人、直立猿人;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阿特拉猿人;坦 桑尼亚的舍利人;德国的海德堡人等早期智人(古人,约20、30万年至5万年前)现已发现的化石主要有 德国的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法国的圣沙拜尔人、穆斯特人;南斯拉夫 的克拉皮纳人;非洲的布罗肯山人、沙尔纳人等;中国的广东马坝人,山西的 丁村人,湖北的长阳人、桐梓人等晚期智人(新人,约5万年至1万年前)现已发现的化石主要有法国的 克罗马农人;德国的阿伯加沙人;意大利的格利马狄人;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 卢人;中国广西的柳江人、四川资阳人、北京山顶洞人、内蒙河套人、云南丽 江人、台湾左镇人等晚期智人的体质形态已和现代人基本相同5、人种的差异在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种也开始形成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形、 鼻形等外貌特征,把世界上的人类划分黄种(或蒙古利亚人种)、白种(或欧 罗巴人种)、黑种(或尼格罗人种)等三个人种人种的形成是长期的自然和 历史条件影响的结果人种的外部差异不影响人的智力优劣。

      他们的脑容量、 骨骼情况基本一致,因此没有优劣人种之分梁启超把人类列表分类为黄种、 白种和黑种三类黄种中包括甲、乙、丙三类;白种中包括甲、乙、丙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