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应急预案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99题).doc
20页2024年应急预案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99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B)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2月31日2、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D)、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A.检查与预防B.监测与预防C.监测与预报D.监测与预警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原则是(B)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 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 D.处置与预防并重4、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C)和社会安全事件A.地质灾害 B.森林火灾 C.公共卫生事件 D.群体性事件5、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C)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A.巨大、重大、较大、一般 B.特大、重大、较大、一般C.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D.特大、重大、一般重大、较大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一级为最高级。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7、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C)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A.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B.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剧毒物品C.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D.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8、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A.信息报告 B.预测预警 C.信息发布 D.评估9、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D)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经济责任 D.刑事责任10、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A)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经济责任11、“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B)。
A.法规 B.法制 C.体系 D.制度12、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分为综合预案、(B)、现场处置方案A.单位预案 B.专项预案 C.个体预案 D.部门预案13、应急处置与救援,是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核心环节,应当坚持(C)的原则开展工作A、先抢险、后避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B、先避险、后抢险,先救物、再救人,先救灾、再恢复;C、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D、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恢复、再救灾;14、应急知识“四进”指的是哪“四进”?(D)A.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B.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厂、进乡村;C.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镇;D.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15、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3年)修订一次16、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导致事故发生的(B)A、潜藏着的祸患B、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C、各种危险物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D、人、机、环境的危险性17、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D)四个阶段A、准备、预防、响应和恢复 B、准备、响应、恢复和预防C、准备、响应、预防和恢复 D、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18、以下哪个系统(体系)不属于应急支持保障系统?(A)。
A、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B、宣传、教育和培训体系C、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D、通讯系统19、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A)A、评审 B、论证 C、检查 D、监督20、应急行动级别与企业性质的内在危险性有关大多数企业采用三级分类系统,这三级分类系统中不包括(D)A、预警 B、现场应急 C、全体应急 D、应急待命21、作业场所空气中一般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为(B)毫克/立方米A、5 B、10 C、20 D、2522、事故应急预案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个层次,应急行动指导书属于(B)层次A、综合预案 B、现场处置方案 C、专项预案 D、都不是23、防空警报信号中解除警报的鸣声为(C)A、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间为3分钟B、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为3分钟C、连续长鸣3分钟24、发现有人触电如呼吸停止,应采用(C)抢救A、停止 B、人工呼吸法 C、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法25、事故应急预案中,泄漏物控制属于(A)级要素A、应急响应B、现场恢复C、应急策划D、应急准备26、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D)。
A、物质的理化性质及其数量 B、危险物质的数量C、物质的理化性质 D、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27、《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A)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28、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在(C)上下真功夫,这是关键的关键A、健全、完善B、分工明确C、贯彻落实2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B)A、安全标语B、警示标志C、安全口号30、新《安全生产法》规定,除矿山、建设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之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B)人的,应该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A、200 B、100 C、30031、伤亡事故是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B)A、人身伤害 B、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C、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32、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清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A)的责任A、单位主要负责人B、安全生产副厂长(副经理)C、总工程师33、危险物品,是指 (A)A、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B、危险化学品、放射物品C、易燃易爆物品34、安装的防雷装置应当符合(A)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并按照国家和本省防雷技术规范和标准设计、施工。
A.国务院 B.省级 C.市级 D.县级35、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A)负责审核和竣工验收,并出具核准证明和合格证书A.当地气象主管机构B.当地规划主管机构C.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36、按照《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规定,防雷装置应当每年定期检测,对爆炸危险环境的防雷装置可以(C)检测一次A.每两年 B.每一年 C.每半年37、防雷装置的施工单位应当按审核同意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施工中确需变更设计方案的,应当(B)A.提交原设计单位修改后施工 B.按照原申请程序重新申请审核C.征求业主意见后可以不按设计方案施工D.设计方案只需到原审核机构进行备案38、事故统计报告四性要求是:(A)A、及时、如实、准确、完整 B、全面、及时、准确、科学C、安全、方便、科学的原则3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C)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A、三年 B、二年 C、一年40、安全隐患整改“五落实”指(A)A、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的五落实B、人、财、物、地点、时间五落实41、应急保障的内容是(A)。
A、技术保障、资金和物资保障、人员保障B、组织保障、时间保障、人员保障42、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A)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A、半年 B、一年 C、二年43、我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是从哪年开始的?( )A、1992 B、1990 C、199144、安全色黄色表示什么:(A)A、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B、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C、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45、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 B C D)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B.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C.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D.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46、某公民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有权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 B C )A.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不变;B.可以获得政府的表彰;C.可以获得政府的奖励;D.可以对其他公民发布命令4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单位应当为单位内部的专业应急救援人员(A B C )A.购买人身意外保险;B.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C.配备必要的器材;D.解决子女就业和生活问题;48、雷电交加时以下哪些行为是危险禁止的?(B C D )A、切断一切电源,拔掉插头 B、用喷头沐浴C、看电视 D、接打49、(ACE)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A.生产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 B.易燃易爆气体充装站C.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专用车站、码头 D.易燃易爆液体供应站E.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库50、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履行下列(ABC)消防安全职责A.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B.组织防火检查C.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D.建立防火档案E.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方案51、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违法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A C )A.警告 B.罚款 C.行政处分 D.拘留 E.刑事处罚52、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流程包括:(ABCD)A、问题确认 B、环境分析 C、拟定和选择方案 D、实施及反馈5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54、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55、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56、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57、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58、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不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