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平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简介.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33647301
  • 上传时间:2024-01-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01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平凉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4-2030 )简介一、规划层次及范围1. 市域:为平凉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 1.1 万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 城市规划区: 东起白水打虎村、西至市域行政边界、 南至麻武乡及大寨塬、北至白庙塬及草峰塬,总面积约 805 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编制规划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3. 中心城区: 东起马峪口河,西至后沟及颉河川区,南起高速公路及南部台塬地,北至北山根,以及外围白庙塬和精细化工组团,总面积约 142 平方千米核心内容为编制中心城区规划二、城市发展目标以循环经济示范区、 干旱山塬区现代农业示范区、 新型城镇化试点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等的建设为突破口,将平凉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示范城市三、城市性质及职能1.城市性质: 甘肃省域副中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陕甘宁结合部以文化旅游和工贸物流为主的生态宜居城市2.城市职能: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陇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西电东送重要枢纽,甘肃省东部重要的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基地,陕甘宁结合部商贸物流和交通枢纽, 甘肃省特色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四、城市规模与城镇化水平1. 市域: 2020 年,市域总人口发展到 240-242 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 47-48% ; 2030 年,市域总人口发展到 250-255 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 60-65%,与全省城镇化水平同步2. 中心城市: 2020 年,中心城区人口发展到 42 万人,建设用地面积 48.3 平方公里; 2030 年,中心城区人口发展到 55 万人,建设用地面积 63.2 平方公里五、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构建“一主三副三节点、两轴三区双通道”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其中:1. “一主”: 区域发展核心中心城区,为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甘肃省域副中心2. “三副”: 市域副中心城市华亭县城、泾川县城和静宁县城3. “三节点”: 市域节点城市崇信县城、灵台县城和庄浪县城,为各自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4. “两轴”( 1)文化生态城镇综合发展轴: 依托国道 G312、青兰高速、福银高速、平定兰铁路、西平铁路,形成沿泾河川联系静宁县城、中心城区、泾川县城等的东西向城镇综合发展轴;对外联系兰州、西安等国家西部中心城市,提升平凉的区域开放能力和区域联系强度。

      2)特色资源城镇综合发展轴: 依托国道 G566、庄静高速、平天高速、省道 S304、灵华高速 S26、华崇灵泾铁路等,形成联系静宁县城、庄浪县城、华亭县城、崇信县城、灵台县城等的东西向城镇综合发展轴;对外联系兰州、西安等国家西部中心城市5. “三区”( 1)平凉都市区: 包括崆峒区、华亭县、崇信县全部,共同打造陇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 区域交通物流枢纽、 区域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基地,建设引领全市跨越发展的核心区 2)丝路文明与现代资源特色发展区: 包括泾川县、灵台县重点以文化旅游产业、能化产业为带动,加强与平凉都市区及西安、庆阳等的联系 3)农特资源型城镇发展提升区: 包括静宁县、庄浪县重点以农副产品加工为带动,强化沿省道 S218 和庄静高速的轴线联系,加强与平凉都市区及天水、兰州等的联系6. “双通道”( 1)天 - 平 - 庆城镇互动发展通道: 依托平庆高速、彭大高速、平天高速、省道 S318、省道 S304 等,形成对外联系庆阳、天水等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东北 - 西南方向城镇发展通道 2)宝 - 平 - 固城镇互动发展通道 :依托华泾高速、宝汉高速、国道 G344 等,形成对外联系固原、 宝鸡等区域城市的西北 - 东南方向城镇发展通道。

      六、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方向及空间结构1. 中心城区发展方向: “东扩、西控、北展、南延”第一阶段: 中部更新、向东拓展、向西优化 完善中心城区职能,提升建设品质 老城区有机更新, 突出空间风貌特色 向东集聚产业,建设平凉工业园区 向西结合崆峒山大景区建设, 优化生态文化旅游配套设施第二阶段: 向北拓展结合平凉 4C 机场及机场快速路、城市外围环路等交通配套设施建设, 发展白庙组团, 拓展空港物流等新兴服务职能第三阶段(远景): 向南延伸为旅游发展和产业集聚做好战略储备,配套建设生态型旅游服务区、 生态型居住组团和教育服务组团2.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形成“一轴三区” 的总体空间结构 其中,“一轴”为沿崆峒大道的东西向城市发展轴,“三区”为“一中心、两园区”,即城市中心区、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平凉工业园区 1)崆峒大道东西发展轴: 横贯生态旅游、综合服务、产业发展三大功能区,是中心城区重要发展轴 2)城市中心区: 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承载平凉区域中心城市职能的核心片区 3)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崆峒山大景区的核心区,面向西北地区的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基地、 市域旅游服务接待中心、 平凉地域文化展示区与旅游产业集中区。

      4)平凉工业园区: 陇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要基地、 甘肃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陕甘宁结合部商贸物流枢纽,推进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 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规划形成“一主三副” 的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1)主中心: 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以行政、商业、文化、体育等综合服务为主,服务面向全市域 2)副中心: 四十里铺副中心,以工业园区配套的生活服务、科技研发等服务为主; 崆峒副中心以面向区域的旅游服务为主, 同时为生态旅游示范区提供配套生活服务;白庙副中心(远景)以空港物流、生产服务、生活服务为主七、中心城区分区发展指引1. 城市中心区发展引导 : 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和居住环境,承接新型现代服务职能,重点补充和完善文化服务、旅游服务、行政服务、社会服务、 商务服务、 教育科研等公共服务项目, 构建功能复合、彰显文化的活力城区中心组团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服务中心,以行政办公、商业服务、居住等职能为主的综合组团白庙组团为以空港物流、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服务及居住功能为主2. 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发展引导: 一是加强综合旅游服务接待能力, 重点建设面向区域旅游的市级旅游集散中心、 度假酒店等旅游接待设施,以生态文化、康体养生和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建设人文生态综合旅游服务区。

      二是打造以文化体验、养生度假、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休闲娱乐、文化展示、民俗体验、节庆旅游产品为辅的旅游产品体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