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品 3c1剩余价值的生产.ppt
37页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本讲教学要求:•识记:资本的定义、劳动力商品价值与使 用价值的特点•领会: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故事一则兄弟两人从父亲那里分别得到了10万 元的遗产老大用这10万元购置了一整套 家具,不久就把钱花完了;老二则用这10 万元租了一个店面,从温州批发了一批皮 鞋进行经营,不久,10万变成了20万、40 万······同样是10万元钱,为什么会有如此 大的差别?一、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1)用货币买回商品之后,将它用到不能 用为止,即:消费(老大的做法)G-W (2)用货币买回商品之后,不是消费,而 是生产(加工、运输、包装)成新的商品 ,然后卖出去,换回更多的货币老二 的做法)G-W-G货G经过G-W-G这一流通过程之后, 收回了更多的货币(即赚钱),(后一个G 在数量上应该大于前一个G),也就是说, 通过流通,货币发生了价值增殖,变多了 这时,生产经营者手中的货币就转 化为了资本1、资本及资本总公式(1)资本——能够增殖的价值(或者说是能 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资本流通公式(资本总公式):G-W-G′( )马克思把△G称为剩余价值(用字母m 表示)。
这个公式反映了所有的资本主义生产 的目的和动机(追求剩余价值),因此,称 为资本总公式1)货币最初是不是资本,它在 什么情况下才转化为资本? (2)是不是一切商品都有可能成 为资本,Why?思考?资本主义——一种以资本为中心, 即一切都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不管是G-W(买),还是W-G’(卖 ),都是商品交换过程,因此,都应该遵 循价值规律的要求——等价交换,但是仅 从资本总公式G-W-G′的形式来看,货币在 流通中却发生了增殖,这就与价值规律的 要求相矛盾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 公式在形式上的增殖与价值规律等价交换 的要求相矛盾思考?剩余价值到底是从那里来的?从买进到卖出,中间还有一个什么过程 ?从资本总公式G-W-G+△G来看,它分 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买进商品(G-W) ,这时的商品,其价值是G;第二阶段卖出 商品( W-G+△G ) ,这时的商品,其价 值则应该是G+△G可见,第二阶段卖出的 商品与第一阶段的商品是不一样的因此,资本流通公式实际上应该改写 为G-W…W’-G’由于G’>G,所以W’>W,从W 到W’,发生了增殖,也就是说,剩余价值应 该是在W…W’(把一种商品变成另一种商品 )的过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如果说,这个过程存在,那么,资本 总公式的矛盾也就得到了解决因为G-W和 W’-G’这两个交换过程都是等价交换因此 ,要解决矛盾就要能够进行生产而要进 行生产,又必须具备那些条件呢?提问?生产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是什么?人的劳动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结论:剩余价值来自于生产领域,但又 离不开流通领域流通过程即买和卖的过程都应该是等价交 换过程,所以不可能产生多余的价值,只有经过 生产才能创造新的价值,但是,没有买的过程, 就没有东西拿来生产,没有卖的过程,生产者生 产出来的产品就不能换成货币,成本都捞不回来 ,也就谈不上赚钱了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 化为资本的前提当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一样成为商品后 ,资本流通的公式就可以改写为:当商品生产者用手中的货币G等价买回生产 资料Pm以及最重要的劳动力A后,让A与Pm结合( 即进行生产),生产出包含有剩余价值的新的商 品W’,剩余价值被生产出来(但还没有实现), 然后,他只需要把W’等价卖出,就可以获得G’ (即成本G加剩余价值),整个过程结束后,G变 成了G’,货币转化为资本,实现了增殖,同时买 和卖的过程都是等价交换,完全符合价值规律的 要求,矛盾消失。
但如果没有A,公式就将终止! G-G’就无法实现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 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 前提1、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 脑力的总和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并在进行 生产劳动时就能运用人的劳动过程,无非就是运用脑力 和体力的过程,即使用劳动力的过程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1)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者)必须 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 力;(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 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 有,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劳动力才 成为商品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一个历史的范畴(1)劳动力不是从来就是商品:在原始社会(原始共产主义),劳动者共 同占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用出卖劳动力;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的奴隶和农奴,都 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劳动力也不可能成为 商品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开始, 具有人身自由的农民、小生产者丧失了一切生产 资料和生活资料,只有出卖劳动力为生,劳动力 成为商品2)劳动力也不会永远都是商品: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劳动者成为社会 财富的主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劳动 成为一种享受,不再是维持生活的手段。
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作为商品,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 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但 与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使 用价值又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具有两个特点:特点一: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 定量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特点二:劳动力的价值包含有历史 和道德的因素特点一: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量 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 资料的价值; (劳动力的恢复——再生产)②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 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延续)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必须的费 用 (满足复杂劳动的需求)特点二:劳动力的价值包含有历史 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受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历史传统习惯以 及自然条件的制约一个硕士,在沿海地区年薪5-10万,而 在西部地区只有2-5万;有的企业,支付员工的学习培训费用; 有的企业却不支付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 能够满足人们进行劳动的需要)对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 能够创造价值,因此,对劳动力的使用 能够创造价值。
而且,劳动时间越长, 创造的价值就越多,当劳动超过一定时 间(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之后,就会创造比劳动力自身价值 更多的价值,超出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因此,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 殊性就在于它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对劳动力的使用,能创造出比自 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老板给员工每天发20元的工资(即劳动 力价值为20元/天,那员工每天创造的价 值应该是多少?•如果员工每天为老板创造20元的价值, 那老板每天给员工发的工资会是多少?•什么情况下员工创造的价值会大于自身 价值(即工资)?思考?对衣服、食品等使用 价值的使用会出现什么结果?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 为资本的前提?(1)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只有在它能够带 来剩余价值的时候,它才转化为资本 (2)而只有在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后,货币 才能够买到这种商品,并利用这种商品带 来剩余价值 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 本的前提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 被使用时•A 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B 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 •C 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 •D 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答案:D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有一个重要特 点,即劳动力的价值 •A 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的•B 取决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 由一系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决 定•D 包含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D资本流通的总公式是•A G—W—Gˊ •B G—W—G •C G—Gˊ •D W—G—Wˊ答案:A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A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C 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D 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 矛盾 答案:D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A 商品的不等价交换 •B 劳动成为商品 •C 资本的原始积累 •D 劳动力成为商品 答案:D劳动力成为商品需要一定的社会 经济条件,这些条件是•A 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 •B 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即法律上的自 由人•C 劳动能自由买卖和等价交换 •D 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E 必须有成熟完备的生产要素市场 答案:B、D劳动力价值的构成要素包括•A 劳动者在生产中耗费的各种生产资料 的价值 •B 劳动者个人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 价值 •C 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新价值 •D 劳动者接受教育、训练所必须的费用 •E 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 价值答案:B、D、E雇佣劳动者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卖 给资本家•A 放弃了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 •B 没有放弃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C 一定时期内放弃了自己劳动力的使用 权•D 永远放弃自己劳动力的使用权•E 没有放弃自己劳动力的使用权 答案:B、C本讲的重点1、什么是资本,货币最初是不是资本,一 切商品是不是都有可能成为资本? 2、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分别是什么? 3、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 资本的前提? 4、什么是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 用价值各有什么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