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doc
4页2013 春 语文 高二 四校 5 1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一,贾谊《过秦论》 探讨一个政权为什么会灭亡为政者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一词,即出自本篇 二,司马迁《报任安书》 探讨生命的价值,提出一个做人的标准:“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成语“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即出自本篇三,诸葛亮《出师表》 提出忠心耿耿的为臣之道和勤恳不怠的敬业精神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亲贤臣,远小人”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广为流传四,陶渊明《桃花源记》 以文学的手法描绘出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从中可以看出老庄哲学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子西方的政治名著《乌托邦》 、 《太阳城》与其相类 “桃花源中人”、 “只知秦汉,不识晋魏” ,已成后人常用的成语而“桃花源”已经是理想社会和优美风景的代名词五,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探讨政权怎样才能巩固,并塑造了一个较理想的君臣关系样板提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提出“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这就是 1945 年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谈的政权周期律。
后人常说的“居安思危” 、 “善始善终” 、 “水可载舟覆舟” ,主要出于此六,范仲淹《岳阳楼记》 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人、为政理念这句名言几乎成了范之后所有进步政治家的信条范的这篇文章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做到了形美、情美、理美,是用文学来诠译政治的典范七,文天祥《正气歌序》 提出为人要有正气的气节观,鼓舞了历代民族英雄,成为中国的做人标准 “正气”成了战胜一切邪恶、腐败势力的旗帜八,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反对保守,提倡革新提出抛弃老朽的中国,创造一个少年中国,振兴中华几乎通篇都是美言美句九,林觉民《与妻书》 呼唤共和,敲响了数千年封建王朝的丧钟再次响亮地喊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牺牲个人,报效祖国十,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提出为人民服务思想,成为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宗旨,并已是检验一个政权成败、好坏的标准…….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sǔn)试翼,风尘翕(xī)张;奇花初胎,矞(yù)矞皇皇;干将发硎(xíng) ,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张天潘:“简爱时代”的“江南”症候最近骑马舞成为风行世界的招牌动作,而这源头正是因为韩国歌曲《江南 style》 ,MV2013 春 语文 高二 四校 5 2中形象滑稽的“鸟叔”PSY(朴载相)扭动着更滑稽的舞姿,以欢快而简单的旋律,快马加鞭地征服了全世界,惊为“神曲” 11 月 8 日,还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认证,成为 YouTube历史上最受欢迎视频《江南 Style》里的“江南”指的韩国首都首尔的汉江以南地区,许多有钱人和社会名流在此居住,并且象征着“时尚”和“富裕” 歌曲描述了一个生活在该地区的有钱人“我”正在向性感的姑娘发出邀约;整首歌的 MV 大部分都在江南地区取景——游艇、沙滩、桑拿房、旅游巴士等,充斥着庸俗的上流奢华生活的标志性图景虽然歌词里把“我”塑造成一个“高帅富” ,口口声声强调“偶吧 Gangnam Style”(哥就是江南范儿!) ,但在 MV 里, “我”的表现与举止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屌丝” ,做着成为江南名流、左拥右抱的黄粱美梦,讽刺意味十足。
而在很多韩国人心目中,以经济奇迹姿态出现的江南地区正像一个抛弃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暴发户,成为韩国大众“仇富”的对象(如同中国人对镶着金牙、挥金如土的煤老板的态度一样) “鸟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 “我知道自己不是帅哥,但我像韩式拌饭,口味大众化其实我的外表土里土气,一点都没有江南范儿(象征“高富帅”),所以我唱这首歌就有了亮点 ”当然,对于韩国或者懂得韩语的人之外,对这种讽刺的深刻则并不在意,甚至毫无意识也正如英国《卫报》在《江南 Style 搞笑在哪里?》一文中指出的:西方观众喜欢《江南 Style》 ,不可能是因其背后隐含的政治信息,文章认为,这无非就是一个肥男跳着滑稽搞笑的舞蹈,唱着重复无意义歌词罢了在我看来中国人同样如此,MV 中的讽刺意味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存在隔阂的其内涵着很大程度上,与《最炫民族风》没有太多差异,百搭旋律与简单舞蹈而且这种潮流,只不过是《忐忑》与《最炫民族风》等神曲的韩国版罢了但尽管如此,如果从文化批评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象,以及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意义神曲”背后的文化特性对于《江南 style》 ,现在已经有各种各样的解读了,有的分析了“韩流”的文化特征,以及背后的政府推手,还有分析认为是平民文化通过互联网病毒式营销的又一次爆发,甚至有人从乐理说、心理说、生理说等角度进行了全方面的分析。
但这些似乎并没有深入到社会肌理中 《江南 style》并非第一个也非最一个能够火遍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神曲进入到 21 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的信息化,全球化的地球村在网络上真正实现了美国的一首歌、一集电视剧、一部新电影,通过网络几乎可以同时间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全球文化一体化已经实现了而这正是《江南 style》快速地风行世界的技术基础但在这种技术支持外,更重要的是这个神曲有着当下畅通传播的共性它和中国的神曲,比如电影《大话西游》中的《Only you》 、 《嘻唰唰》 、 《忐忑》 、 《爱情买卖》 、 《最炫民族风》 ,还有之前流行的《No body》 、 《甩葱歌》等一样,都是旋律动感,动作(或舞蹈)易学、情节简单平淡,歌曲朗朗上口、不用太多技巧,总体上歌曲夸张、无厘头,适合恶搞、随意剪辑,具备了很高的传播度另外,它们的走红模式都是相似的:作者或演唱者不经意间推出,然后在网络上,偶然走火,在这走火过程中,必然有各种狂欢式的解构与恶搞,这种解构与恶搞,推波助澜地造就其成为“神曲” 不过,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它们的这些表现之下,都有着“审丑”的特征俗,俗不可耐,或怪,见怪不怪,也就成为了神曲或者现象。
在世界范围都是如此,在中国尤为明显这些并不是葛兰西所谓的“文化霸权”或意识形态上所谓的“文化渗透” 在流行文化上,全世界再也没有任何一个领域能够如此的殊途同归2013 春 语文 高二 四校 5 32004 年初,美籍华裔孔庆翔(威廉·孔) ,参加“美国偶像”电视频道的歌舞表演比赛,以唱歌走音、行为笨拙、没有专业常识,而走后成为了“美国偶像” 这可以说是 21世纪以后审丑文化下走红的滥觞与代表性事件与在这种风气遥相呼应的是,中国的芙蓉姐姐从 2003 年底开始芙蓉姐姐以游学清华、北大的边缘人身份在北大未名论坛、水木清华 BBS 发贴和发大量照片、视频镜头前的她身材臃肿、相貌普通,却摆出各种夸张造型,芙蓉式 S 曲线滑稽可笑,再加上极度自恋的语言与厚脸皮的自我吹捧,网友们纷纷好奇围观,视为妖孽下凡, “世界上最丑最胖最不正常的人” 她也由此在网络迅速走红,进而被各路媒体相互报道,成为红极一时的草根明星随后凤姐、犀利哥、小月月等网络人物基本上也以同样的怪异特征而走红,加上周星驰电影中的“如花”姑娘、伪娘、小沈阳等,构成了一幅蔚为壮观的后现代“小丑”图景,以满足在网络上寻找热点与打发时间的众多网民的好奇之心,带来欢乐。
这种现象,笔者曾经将之描述为愚乐时代的“社会癫痫症” 愚乐也即傻乐,这种快乐,可能是下意识的跟风,也可能是被快乐,乃至是有些病态或消费病态的娱乐但当现代大众在娱乐时对传统审美观念进行反叛,打破了几千年来欣赏美表现美的心理定式,出现了强烈的审丑倾向时,这个社会就像患上了癫痫症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少年尤为多见而这一切要素,都吻合了当下这些事件的参与构成:参与者为青年群体为主,是一种突发性、短暂性与间歇性,这些都是社会癫痫症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像一场熊熊燃烧的烈火,然后就是之后的筋疲力尽,转入停歇休息之态,开始养足精力,迎接新的一次次癫痫,重复着那种反叛似的审丑狂欢正如一网友点评《娱乐至死》所说的:“莺歌燕舞中的芸芸众生只是为了娱乐而娱乐,而对于如何生成一套解释和认知世界的理论,娱乐无能为力,早已缴械的人们更是无所适从,当世界在黑暗的语境中难得地安静下来时,焦虑和无力感将如鼠疫一样蔓延,只有当下一次娱乐狂欢降临,人群才会告别墓地般的安静,这种恶性循环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机制,也是我们时代病灶所在 ”而这些都并非中国的特有,它们已经成为这个世界文化中的共性。
当然,现在我要对以上的分析做一些修正其实这些并非简单的“愚乐” ,其实其中还存在一些解构式的戏谑与反叛存在,从而能更大程度地实现审丑的快感审丑是对审美的反叛,恶搞是对严肃的解构,在后现代社会来说,解构是一个通行的方式人们在捧红孔庆翔、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鸟叔的时候,也说明,从审美到审丑的价值的裂变,正好应和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发展路径审丑观的社会背景,就在于时势造“呕像” , 、这个时代那些高大全的偶像,已经早已丧失了榜样力量,相反有的只是无尽的审美疲劳,于是,人们宁愿将偶像颠覆成“呕像” ,把审美逆转为审丑,塑造自己的平民英雄或非正常的“呕像” ,以实现对严肃、正经文化的反叛,以获得随之而来的快感不过,这也只有一定程度的反叛了,而且反叛还不是主要的目的最本质的原因还有归咎于这个时代最核心的文化潮流简爱时代”的来临审美与审丑的二元发展,已经成为这个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代表,但这种二元,本质上却是一致的,就是符合“简爱”的特征,拒绝复杂化、严肃化、过程化,转向标准化、单向度化、傻瓜化、肤浅化、快速化、单向度比如从审美的角度,越来越多的美女,仿佛都是一条流水线出来的,撞脸的风险并不亚于撞衫同时,这样的审美也充满着各种解构性,今年内我们从新闻上就看到“湖北高校选校花要求两乳间距大于 20 厘米” 、挂名着“国际小姐” 、 “环球小姐” 、 “环球比基尼小姐”的选美活动中,各地区选出三甲却惨不忍睹等,让审美与审丑在终结价值上归于一致:一切都是为了娱乐而生,简单、肤浅、刺激感官,就是最大的成功。
因此才有人认为现在是美丑不分的时代,这也正是因为审丑与审2013 春 语文 高二 四校 5 4美都殊途同归,都归于这种后现代文化:简简单单,可消费、可娱乐、可速朽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书中,詹明信写到:“表面、缺乏内涵、无深度这几乎可说是一切后现代主义文化形式最基本的特征 ”而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也毫不客气地指出:“然而在文化领域,人们对奇思怪想却毫不节制传播媒介的任务就是要为大众提供新的形象,颠复老的习俗,大肆宣扬畸变和离奇行为,以促使别人群起模仿过去三十年里,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已经帮助竖立起流行时尚的庸俗统治:文化大众的人数倍增,中产阶级的享乐主义盛行,民众对色情的追求十分普遍时尚本身的这种性质,已使文化日趋粗鄙无聊 ”这些理论大师们的批评,真是指向了当下这种流行文化的本质回到音乐上,正如上文分析的,从《忐忑》 《最炫民族风》到《江南 style》 ,这些口水神曲它们的共同特征了简单、易学、适合恶搞,具有极强的传播度其实,在笔者看来,这种现象背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