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高尔基人生与创作路线.doc
16页论文题目浅谈高尔基人生与创作路线目录摘 要 2引言 3第一章个人生平及文学作品 41.1高尔基简介 41.2高尔基的早期文学 41.3高尔基的文学“革命”之路 5第二章创作背景及意义 62.1 “高尔基”之由来 62.2高尔基创作的文学作品 62.3高尔基人生的“三部曲” 82.4高尔基文学的存在的意义 11第三章“高尔基”文学艺术,与大家共勉 123.1高尔基人格魅力 123.2高尔基文学作品对我的启发 123.3文学感悟,大家共勉 13第四章致谢 14参考文献 15摘 要高尔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同时又是杰 出的语言艺术家和学者高尔基一牛当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极有代表 性的包括闻名于世的散文诗《海燕之歌》,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 等等该文针对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以及《我的大学》 的艺术性进行了简要分析,从一个全新的理论角度对高尔基的人学观进行了 界定与阐释,且借助作者牛平和作詁创作背景,阐述“高尔基”文学艺术, 与大家共勉关键词:高尔基;文学作吊;自传体三部曲;文学艺术引言近些年來,从美学角度解读高尔基的文学遗产,重新全面、客观地评价“高 尔基”,逐渐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高尔基可称为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 义者,这是因为他的创作极富人文精神特征首先,我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从一个全新的理论角度对高尔基的人学观进行了界定与阐释;然后, 通过《海燕Z歌》做为本次论文的切入处对高尔基文章里的“海燕”进行 还原,勾画当时俄国人民积极参与革命的热情和勇敢战斗的英姿等场景,从 而反映出1905年俄国革命前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以《海燕之歌》歌颂俄国 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不朽的形象和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引出高尔基“三部 曲”,“三部曲”包涵着高尔基《童年》时悲惨的遭遇和深情的回忆,也使 他《在人间》获得了走向社会外出谋牛的经历,深刻地感到人性的多而与复 杂,最后,通过《我的大学》完成了自我人牛的蜕变浅谈高尔基人牛与创 作路线,以文章还原现实,以现实殆味人牛,表现出一为全新的“高尔基”第一章个人生平及文学作品1.1高尔基简介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耶维 奇•彼什科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政 治活动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1868年3月28日牛 于下诺夫哥罗徳(曾名高尔基城)父亲是木工,在高 尔基3岁时去世高尔基后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11岁 开始走向“人间”,曾当过学徒、搬运工、面包工人等。
19世纪80年代在喀山参加持民粹派观点的知识分子秘密学习小组,1888年开 始过流浪牛活C1.2高尔基的早期文学1892年,在《高加索报》上用高尔基的笔名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马卡 尔•楚徳拉》,从此专心从事写作1895年写的《依则吉尔的老婆子》和《膺之歌》是出色的作品1898年,他的第一个作品集《随笔与短篇小说集》问世,引起国内外广 泛注意在其早期创作中,既有浪漫主义作品,也有现实主义作品浪漫主 义作品有《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的老婆子》《鹰Z歌》《海燕》等这些作 詁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革命、自由的渴望,也表达了作者对光明未來的 憧憬,特别是1901年创造的海燕形象,被认为是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的象征, 给人们极大鼓舞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品有《切尔卡什》《奥尔洛夫夫妇》《柯 诺瓦洛夫》《沦落的人们》《草原上》《因为烦闷无聊》《二十六个和一个》等, 主耍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的凄惨和市偿的卑鄙龌龊,同时也表现人民群众在政 治上的觉醒,表达他们对剥削制度的愤怒和抗议2()世纪初,高尔基的创作 转向戏剧方面,以最迅速、最直接、最简洁的形式反映当吋的社会矛盾190M905年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野 蛮人》等许多重要的社会政治剧本,其中有的反映挣扎在死亡线丄的贫苦人 民的牛活,有的揭露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市偿的精神空虚。
在《小市民》一 剧里作者第一次描写了先进工人尼尔的光辉形象这些剧本的JL演,受到革 命人民的热烈欢迎,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不安1.3高尔基的文学“革命”之路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高尔基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加入了俄 国社会民主工党,并同列宁会晤1906年高尔基写出了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母亲》和《仇敌》,使他的创作 达到了新的高峰《母亲》是社会主义文学的萸基作品,主人公巴威尔和母亲 尼罗芙娜的形象概括了20世纪初俄国工人阶级革命战士的优秀品质列宁称 赞这部小说是“一本非常及吋的书”,提出它对俄国工人“有很大的益处”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一度接受造神说,发表错误作品长篇小说《忏 悔》,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十月革命前后高尔基还写了许多重要作品:《夏 天》《三人》《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牛》《俄罗斯童话》《海燕之歌》以及自 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1922年高尔基出国养病,病小完成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 (1925)1928年冋国后,F1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蓬勃景象,热情高涨晚年除写 了许多热情洋溢的特写、政论、评论文章外,还著有史诗型长篇小说《克里 姆•萨姆金的一牛》(1925——1936)。
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大会主席1936年6月18口2点30分,高尔基离开人世,亨年68岁他的死亡始终是-个未解之谜第二章创作背景及意义“高尔基”之由来在饥寒交迫的牛活中,高尔基顽强口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 自然科学等方而的知识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24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 一部作站,那是刊登在《高加索日报》上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徳拉》小 说反映了吉卜赛人的牛活,情节曲折牛动,人物性格鲜明报纸编辑见到这 篇来稿十分满意,于是通知作者到报馆去当编辑见到高尔基吋大为惊界, 他没想到,写岀这样出色作品的人竟是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编辑对高尔基 说:“我们决定发表你的小说,但稿子应当署个名才行高尔基沉思了一下 说道:“那就这样署名:玛克西姆•高尔基在俄语里,“高尔基”的意思是 “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合起來,便是“最大的痛苦”之 意从此,他就以“最大的痛苦”作为笔名,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牛涯2.2高尔基创作的文学作品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 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徳拉》,登丄文坛,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 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
浪漫主义作品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Z歌》 (1895)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 斗的激情;现实主义作品如《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等, 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牛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徳,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这些 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牛活道路、思考牛活的意义并充满激烈内 心冲突的人物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大海, 波浪象征-革命力量 乌云 闪电狂风象征-反动势力,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 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 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 称赞1905年革命前夕,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1901〜1905年,他先后写 出了《小市民》、《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和《野蛮人》等剧本 特别是《小市民》、《底层》展现了现实牛活中工人的新形象与新的精神面貌, 表现了他们为自己权利而斗争的决心与乐观情绪,它们的上演,在当吋俄国 的剧坛上引起了轰动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 ——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
《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 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的萸基作列宁肯定了它的现实意义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赴美国及意大利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抨击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充斥于思想、文学界的形形色色反动思潮1908年创作 的小篇小说《忏悔》流露出唯心主义的造神论思想,受到列宇的严肃批评, 并得到他的热情帮助尽管如此,高尔基的主导倾向仍然是积极的,富于革 命的战斗精神对新的无产阶级文学创作方法的特征从理论上进行了许多探 索,提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他在两次革命之间的创作成果 颇丰,如《奥古洛夫镇》(1909)、《夏天》(1909)、《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 牛.》(1910〜1911)、《意大利童话》(1911〜1913)、《俄罗斯童话》(1912〜1917), 以及稍后完成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在人间》(1913〜 1916)o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间,高尔基因健康欠佳,仅写了关于列宁及一•些作 家的独具艺术风格与重要文献价值的回忆录及IH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 的大学》(1922〜1923)、《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4〜1925)等几部作品。
1921年,他遵照列宁忠告,到国外养病1931年回国之后,从1925年起着手 创作卷帙浩繁的具有史诗气魄的长篇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牛》,这是一 部未完成的作品到1936年他去毗前还写了《苏联游记》(1929)《英雄的故事》 和多部剧作《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1932)、《托斯契加耶夫等人》(1933)、 《瓦萨• H烈兹诺娃》(1935),以及大量的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和政论文章,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2.3高尔基人生的“三部曲”1905年革失败后,高尔基赴美国及意大利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抨击西 方资木主义制度和充斥于思想、文学界的形形色色反动思潮1908年创作的 中篇小说《忏悔》流露岀唯心主义的造神论思想,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并 得到他的热情帮助尽管如此,高尔基的主导倾向仍然是积极的,富于革命 的战斗精神对新的无产阶级文学创作方法的特征从理论上进行了许多探索, 提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他在两次革命之间的创作成果颇丰 于1913〜1916年完成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在人间》 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间,高尔基因健康欠佳,仅写了关于列宇及一些作家的 独具艺术风格与重要文献价值的回忆录及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 学》。
而《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在小说中,主人公阿廖 沙的牛活环境是让人心酸的,他三岁上父亲牛病 去世了,便跟着妈妈来到外婆家外公是一个性 情粗眾、自私的小染坊主,两个舅舅也同样是粗 暴、自私的人,甚至他们的儿女也是这样阿廖 沙就在这样的家庭中饱受虐待,外公经常痛打外 婆及孩子们,有一次竞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 结果大病了一场高尔基描述了一个这样的黑喑 环境,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谁能不觉得恐慌和不 安?作为一名旁观者心情竟如此压抑,那么身处那吋环境的阿廖沙该是多么 的艰难还好高尔基在文章中,找到了一丝光明世界不全都是丑陋不堪的, 他的身边还有外祖母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着,他们给了阿廖沙继续下去的信 心和力量,使他敢于与黑暗斗争,感到了光明和希望并且,外祖母就是他 的太阳外婆总是用她的温存用她的宽容给予阿廖沙爱的种子,种子发芽了, 长成了参天大树,有了羽翼的保护,阿廖沙的世界就不会再任凭风吹雨打了 外婆也用她的爱抚慰了他心灵上的创伤,真正地教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当然那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S也同样教会了阿廖沙如何面对牛 活的艰难但她也遭遇不幸,被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给害死了同时高尔基在 作品的开头是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