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苏教版.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G***
  • 文档编号:559124139
  • 上传时间:2024-06-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27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苏教版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出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四点: 兴趣点:列宁生平的搜集 困惑点: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神态领会人物的心理 兴奋点:引导耐心、得体的劝孩子放回灰雀 发展点:教育学生保护鸟类等动物年个 准备:挂图 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话实说,兴趣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做错了什么事,家长会怎么对你呢?请大家实话实说,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是伟大领袖列宁和一个男孩的故事通过学习课文,看看名人是怎么处理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的,你从他们身上能感受到怎样的不平凡 二、导学: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2-10)那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一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巧妙结尾,设置悬念 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要写的字中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写字,老师巡视指导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苏教版2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老实的小朋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维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具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齐读说一说自身对灰雀的了解也可从文中找有关句子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同学交流对列宁的了解 四、指名接读课文,要读准确下列字词,并用“——”标出表示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郊外散步昂望胸脯一定肯定惹人喜爱 或者坚定面包渣白桦树自言自语欢蹦乱跳 五、引导同学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2、用“~”标出写灰雀的句子,引导同学从颜色及叫声体会它的可爱指导朗读,体会“惹人喜爱”一词 3、找出表示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读一读,讨论体会:抓住哪些词可深入理解。

      通过朗读,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4、再读,引导同学考虑、讨论: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试着说一说列宁的心里话 5、指导同学有感情朗读 六、引导同学学习三——十自然段 1、同桌分读合作,体会列宁的心情、小男孩矛盾的心理 2、再读,讨论: 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那个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他是怎么说的?这是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一下他的动作、表情 3、同学分角色朗读,体会列宁、男孩的不同心情,讨论: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一、二自然段 二、引导同学学习十一、十二自然段 1、自读,说一说自身读懂了什么 2、考虑、讨论: 灰雀这几天到哪里去了?列宁为什么不再问那个男孩? 3、分小组讨论: 为什么说男孩十个老实的小朋友? 三、自由读全文,深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老实小朋友的喜爱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全文。

      分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五、指导同学自身学习生字词 六、处置课后练习题 七、安排课下扩展联系: 1、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2、开展爱鸟周活动,举办一期鸟的图片、图画展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苏教版3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学会运用诗文对照的方法学习古诗,明白古诗的意思,体悟古诗的情感 3、初步了解“对比”的写作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课堂小练笔 1、学会用韵诗文对照的方法学习古诗 2、初步了解“对比”的写作方法,读写结合 教学过程: 自评:课前预习,完成小练习:佳节就是怎样的节日呢?(交流课前复习) 一、复习导入,引出古诗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谁来读课题) 2、这句千古名句出自唐代大诗人谁的诗呢? 3、农历的九月初九,你们知道是我国的什么传统节日呢?(重阳节)对,也就是课文题目中的——佳节。

      如此重阳佳节,诗人王维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为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呢?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去一探究竟吧! 二、读题质疑自主释疑 王维为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呢?读读这句话,你一定就会明白了 出示: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1、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紧扣“15岁”“两年”来体会诗人独在异乡的感受 2、利用板画理解异乡和异客 3、句式练习:一个15岁的孩子,独居异乡,高兴时多么希望(),可是他只能(),伤心时多么渴望(),可是他只能() 4、独自一人,异乡求学,这就是诗里面所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 过渡:天天思念亲人的王维,为何"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三、诗文对照,理解诗意 师:让我们去读读课文了解一下王维看到的重阳热闹景象是什么样的,是什么触动了他思亲的这根心弦呢? 出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1、指名学生读感受大街上的热闹 2、师:看到这些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你想到了哪些词?(欢天喜地热闹非凡) 3、而此时,王维的心情怎样呢? 出示: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指名读你感受到了什么?理解“倍”是什么意思——更加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谁能来说一说呢? 4、师:课文学到这里,同学们你们知道,王维诗因为什么才会更加思念亲人的呢? 5、体会这样的心情读这句诗,感受心情读课文 四、披文入境领悟诗情 1、师:看着这样的情景,王维真的是思绪万千阿!他都想了些什么呢? 默读课文第三段,圈圈画画,王维想到了什么时候的情景? 2、交流 3、同学们看看这些词,你有什么发现吗啊?(对比)读读句子 4、互评:小练笔:同桌写出一句得一颗星 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只能();不能(),只能();不能(),只能()…… 5、让我们再次走进王维的内心深处,感受那刻骨铭心的思亲之情出示整节文字)配乐齐诵这正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师:多么巧妙的写法呀!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又到了重阳佳节,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王维想了很多很多:他想到了过去——(引读),想到了现在——(引读),想到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引读),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上哪个词来表达呢?(思绪万千) 7、王维将无限的思念,凝聚笔端,挥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屏幕出示古诗,悠扬的音乐声起)师引读这首诗 五、拓展延伸引用诗句 千百年来,除了王维,还有无数的游子们吟诵了许多思乡的歌:窗外那轮皎洁的明月,勾起了李白的思乡之情……(引背《静夜思》)慈母亲手缝补的衣裳,唤起了孟郊的思母情怀(游子吟)同学们,让我们试着在特定的情境中来引用这些千古名句吧!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苏教版4 一、复习,回顾前文 灰雀是那样的惹人喜爱,我们再来读读灰雀惹人喜爱的句子吧“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二、抓住重点,深悟导练 多么惹人喜爱的灰雀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学习第(3-10)段 1、自由读课文(3-10)段,找找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句话是男孩说的,用“~~~~~”画出列宁说的话,男孩说的话用“____”画出来,列宁说的话读一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 2、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哪里去了?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男孩说的话),自由读读这些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4、男孩的话有三次,先说没看见,后来说灰雀会回来,还说一定会飞回来,为什么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受到了列宁的感染) 5、男孩为什么要捉这只灰雀呢?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三、感情升华,评价导思(学习11-13) 1、指导看图,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学习第(11-13)段,读读想想,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 2、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 (列宁见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