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学2016届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件导学案(无答案)文.doc
4页1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第 2 课时 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件 【学习目标】1.理解命题的概念.2.了解“若 p,则 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预 习 案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 的陈述句叫做命题.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1)原命题为“若 p 则 q”,则它的逆 命题为 ;否命题为 ;逆否命题为 . (2)原命题与它的 等价;逆命题与它的 等价.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若 ,则 p 是 q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2)若 ,则 p 是 q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3)若 ,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4)若 ,则 p 是 q 的非充分非必要条件.【预习自测】1.以下命题:①“若 f(x)是奇函数,则 f(- x)也是奇函数”的逆命题;②“若 x, y 是偶数,则 x+ y 也是偶数”的否命题;③“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为 60°”的否命题;④“若 a+ b+ c=3,则 a2+ b2+ c2≥3”的逆否命题;真命题的序号是 .2.(2013·安徽)“(2 x-1) x=0”是“ x=0”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0< x<2 是不等式| x+1|<3 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等比数列{ an}中, “a1AC,则∠ C>∠ B;(3)若 x2-2 x-3>0,则 x3.探究 1. 分别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2)若 qb, q: a>b-1;(2)p: a>b, q:lg a>lgb;(3)p: a>b, q:2 a>2b;(4)p: a>b, q: a2>b2.探究 2. 判断下列各题中 p 是 q 的什么条件?(1)p: x2-2 x-3≥0, q: x≤1 或 x≥2;(2)p:△ ABC 中,∠ A≠60°, q:sin A≠ ;32(3)在△ ABC 中, p:∠ A=∠ B, q:sin A=sin B;(4)非空集合 A、 B 中, p: x∈ A∪ B, q: x∈ B;(5)对于实数 x、 y, p: x+ y≠8, q: x≠2 或 y≠6.- 3 -题型三 充要条件的应用例 3.设 p:实数 x 满足 x2-4 ax+3 a20; q: 实数 x 满足Error!若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探究 3. (1)已知 p:-40,若 p 是 q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求 m 的取值范围.【本课总结】1.命题真假的判断(1)对于一些简单命题,若判断其为真命题需推理证明.若判断其为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2)对于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应利用真值表.(3)也可以利用“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2.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 (2)传递法.(3)集合法:若 p 以集合 A 的形式出现, q 以集合 B 的形式出现,即 A={ x|p(x)}, B={ x|q(x)},则①若 A⊆B,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②若 B⊆A,则 p 是 q 的必要条件;③若 A= B,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4)等价命题法: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是等价的这个结论,有时可以准确快捷地得出结果,是反证法的理论基础.训 练 案1.(2013·陕西)设 z 是复数,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若 z2≥0,则 z 是实数 B.若 z2b 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 ( )A. a>b+1 B. a>b-1C. a2>b2 D. a3>b3我的学习总结:(1)我对知识的总结 .(2)我对数学思想及方法的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