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一建市政精讲班第21讲道路21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讲义.pdf
3页四)接缝 (1)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胀缝应设置胀缝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 壁必须垂直;缝宽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中不得连浆缝上部灌填缝料,下部安装胀缝板和传力杆 (2)传力杆的固定安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端头木模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传力杆的固定安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端头木模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 时设置的胀缝时设置的胀缝传力杆长度的一半应穿过端头挡板,固定于外侧定位模板中 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前应检查传力杆位置, 浇筑时应先摊铺下层混凝土拌合物并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 且 应校正传力杆位置后,再浇筑上层混凝土拌合物 另一种是支架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另一种是支架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 传力杆长度的一半应穿过胀缝板和端头挡板,并应采用钢筋支架固定就位浇筑时应先检查传力杆位 置, 再在胀缝两侧前置摊铺混凝土拌合物至板面, 振捣密实后, 抽出端头挡板, 空隙部分填补混凝土拌合物, 并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胀缝板应连续贯通整个路面板宽度 (3)缩缝应垂直板面,采用切缝机施工,宽度宜为采用切缝机施工,宽度宜为 4 4- -6mm6mm。
切缝深度切缝深度: :设传力杆时,不应小于面层厚的设传力杆时,不应小于面层厚的 1 1/ /3 3,且不得小于,且不得小于 70mm70mm; 不设传力杆时不应小于面层厚的不设传力杆时不应小于面层厚的 1/41/4,且不应小于,且不应小于 6060mmmm 当混凝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达到设计强度的 25%25%- -30%30%时,采用切缝机进行切割时,采用切缝机进行切割切割用水冷却时,应防止切缝水渗入基层 和土层 (4)纵缝施工缝有平缝、企口缝等形式平缝纵缝,对已浇筑混凝土板的缝隙涂刷沥青,避免涂在拉杆 上浇筑邻板时缝的上部压成规定深度的缝槽纵缝设置拉杆时,拉杆应设置在板厚中间拉杆应设置在板厚中间,设置拉杆的纵缝 模板,预先根据拉杆的设计位置放样打眼 (5)混凝土板养护期满后,缝槽应及时填缝灌填缝料前,缝中清除砂石、凝结的泥浆、杂物等,冲洗 干净浇筑填缝料时缝壁必须干燥、清洁浇筑填缝料时缝壁必须干燥、清洁填缝料的充实度根据施工季节而定,常温施工与路面平,冬期施 下宜略低于板面填缝料应与混凝土缝壁粘附紧密,不渗水在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填缝 完成前,不得开放交通 (五)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可采取喷洒养护剂或保湿覆盖可采取喷洒养护剂或保湿覆盖等方式;在雨天或养护用水充足的 情况下,可采用保湿膜、土工毡、麻袋、草袋、草帘等覆盖物洒水湿养护方式,不宜使用围水养护;养护时不宜使用围水养护;养护时 间间应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 80%80%,一般宜为,一般宜为 141421d21d。
应特别注重前 7d 的保湿(温)养护 (六)开放交通 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弯拉强度 40%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且填缝完成后,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且填缝完成后, 方可开放交通方可开放交通 总体工序: 模板传力杆(拉杆、角隅钢筋) 混凝土浇筑振捣拉毛切缝养护填缝开放交通 1K420093 1K420093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一、材料与配合比 (一)原材料控制 (1)重交通以上等级道路、 城市快速路、 主干路应采用城市快速路、 主干路应采用 42.542.5 级及以上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级及以上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轻交通等级道路可采用矿渣水泥,其强度等级宜不低于 32.5 级水泥应有出厂合格水泥应有出厂合格 证证 (含化学成分、 物理指标) 并经复验合格, 方可使用 不同并经复验合格, 方可使用 不同等级、 厂牌、 品种、 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的水泥不得混存、 混用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常规施工 (三)做面与养护 (2)做面时宜分两次进行严禁在面板上洒水、撒水泥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