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道的使用方法.doc
4页茶道的使用方法置茶器① 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② 茶匙: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③ 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④ 茶荷: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 多寡、闻干香⑤ 茶擂:用于将茶荷中的长条形茶叶压断,方便投入壶中⑥ 茶仓:分装茶叶的小茶罐理茶器① 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② 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③ 茶针:用于通壶内网④ 茶桨(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于通壶嘴⑤ 茶刀:取、倒茶叶分茶器① 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可倒入茶海, 然后依人数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数少时则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 而产生苦涩味茶海上放滤网可滤去倒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品茗器① 茶杯(品茗杯):用于品啜茶汤② 闻香杯:借以保留茶香用来嗅闻鉴别③ 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避免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涤洁器① 茶盘: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② 茶船(茶池、茶洗、壶承):盛放茶壶的器具,也用于盛接溢水 及淋壶茶汤,是养壶的必须器具③ 渣方:用以盛装茶渣④ 水方(茶盂、水盂):用于盛接弃置茶水⑤ 涤方:用于放置用过后待洗的杯、盘。
⑥ 茶巾:主要用于干壶,可将茶壶、茶海底部残留的杂水擦干; 其次用于抹净桌面水滴⑦ 容则:摆放茶则、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其它① 煮水器:种类繁多主要有炭炉(潮汕炉)+玉书碨、酒精炉+玻璃 水壶、电热水壶、电磁炉等选用要点为茶具配套和谐、煮水无异 味② 壶垫:纺织品用于隔开壶与茶船,避免因碰撞而发出响声影 响气氛③ 盖置:用来放置茶壶盖、水壶盖的小盘(一般以茶托代替)④ 奉茶盘:奉茶用的托盘⑤ 茶拂:置茶后用于拂去茶荷中的残存茶末⑥ 温度计:用来学习判断水温⑦ 茶巾盘:用以放置茶巾、茶拂、温度计等⑧ 香炉:喝茶焚香可增茶趣分为中日两种中国铁壶保养使用铁壶原因:具有陶瓷不容易破碎,导热速度快,保养目标是 养壶如新需要去掉铁壶中的沉淀物和铁锈操作方法:1:利用丝瓜瓤加水,将壶内的锈斑剥落,反复多次直到再无铁 锈脱落2:发酵程度低的茶类为主例如:高山茶、绿茶、普洱新茶等 将 5-10 克茶叶放入铁壶,加水蒸煮约 10 分钟茶叶中所含的丹宁 和铁壶中溶解出的铁份,会在铁壶表面形成一层丹宁铁的皮膜,将更 不容意生绣;同时可去除新壶的异味烧开后将壶内水倒掉,每天重 复 2-3 次,持续 15 天左右直至水质清澈即可使用。
日本铁壶保养使用铁壶原因:虽然铁壶很早传入日本但是一直没有广泛传播 到 18 世纪中期日本茶道开始形成统一的意识,他们发现煮茶最好的 水源的河床都有大量铁砂成分,用铁壶煮水可以提高茶味品质因 此 18 世纪开始大量仿造唐代铁壶,并且形成自己的风格操作方法:1:10 克御守塩调和200 克醋(白醋为佳),放入壶中小火煮,不 能干烧御守塩与醋混合加热时产生次氯酸消除壶中细菌群落,御 守塩没有海塩那样的强腐蚀性所以日本茶道多用)2:5克御守塩配合200 克清水与15 克裙带菜(或海带),放入壶 文火中煮在御守塩促进下海藻会释放岩藻多糖成分和褐藻酸塩钠 这个本身可以在壶内形成包浆,而且岩藻多糖成分在现代医学中发 现是抑制和预防癌细胞生长的)3:放入竹节、竹根、竹叶混合250 克入清水,放入壶里煮30 分 钟4:擦干后下次就可以煮水泡茶饮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