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泉州市2017届高考理综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三).doc
21页泉州市2017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三)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Si 28 S 32 Ni 59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分子组成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B.酵母菌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tRNA和蛋白质 C.蓝藻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D.果蝇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2.在低温条件下,将黑藻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用差速离心法进行分离第一次分离成沉淀P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清液S1;随后又将S1分离成沉淀P2(含叶绿体)和上清液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成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清液S3;最后一次离心将S3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清液S4。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黑藻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P1 B.若要分离得到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应选取P2部分 C.黑藻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的不只是P3 D.若要研究加工糖蛋白质的细胞器,应选取P4部分3.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 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与机体免疫无关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4.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2 B.正常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8条 C.白眼雌果蝇(XrXr Y)产生的Xr、XrXr、XrY、Y四种配子比值为2︰1︰2︰1 D.白眼雌果蝇(XrXr Y)与红眼雄果蝇(XR 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 5.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B.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可产生三倍体,说明二者之间无生殖隔离 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必须在有性生殖前提下才能发生 D.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6.切叶蚁切割收集的植物叶片,将含有消化酶的排泄物排在碎叶上,用来培养真菌,然后以真菌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切叶蚁“培养”的真菌是分解者,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碳、氮循环 B.探路的切叶蚁发现合适植物后会留下“气味”,这属于化学信息 C.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之间存在种内互助和互利共生的关系 D.切叶蚁及与其培养的真菌之间的关系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7.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B.《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C.《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D.《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乙烷、乙烯、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B.属于苯的同系物 C.分子式为C5H10O2且能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的有机物(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4种D.全降解塑料,降解得到的有机物与CH3CH2CH2OH互为同分异构体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g 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B.常温常压下,3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5NAC.2 mol 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2NA个SO3分子D.电解法精炼铜时,若转移的电子数为NA个,则阳极质量减小32g10.下列关于应用套管实验装置(部分装置未画出)进行的实验,叙述错误的A.利用甲装置可以制取少量H2B.利用乙装置可以验证Na2O2与水反应既生成氧气,又放出热量C.利用丙装置验证KHCO3和K2CO3的热稳定性,X中应放的物质是K2CO3D.利用丁装置制取SO2,并检验其还原性,小试管中的试剂可为酸性KMnO4溶液11.以下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A.HCl →Cl2→HClO→NaClO B.Na→Na2O2→Na2CO3→NaHCO3C.Al→NaAlO2 →Al(OH)3→Al2O3 D.Si→SiO2→H2SiO3→Na2SiO312.下列装置图及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A.装置①中K键闭合时,片刻后CuSO4溶液中c(Cl-)增大 B.装置①中K键闭合时,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a点变红色C.装置②中铁腐蚀的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只闭合K1>只闭合K3>只闭合K2>都断开D.装置③中当铁制品上析出1.6g铜时,电源负极输出的电子数为0.025NA13.常温下用0.1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mol·L-1CH3COOH(Ka=1.75×10-5)溶液和HCN(Ka=4.9×10-10)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I和曲线II分别代表的是CH3COOH和HCN B.点③和点⑤所示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⑤>③C.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 D.在点②和③之间(不包括端点)存在关系: (A-代表溶液中的酸根离子)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选项中符合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的是A.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B.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力越大则速度就越大C.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D.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松开油门后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SAREAKV15.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频率为ν的光源照射阴极K产生了光电效应,已知逸出功为W,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电量为e调节变阻器滑动片,使光电流逐渐减小;当电流表示数恰好减小到零时,电压表的示数U可能是下列的A.U= - B.U= - C.U= 2hν- WD.U= - 16.如图,闭合铜制线框用细线悬挂,静止时其下半部分位于与线框平面垂直的磁场中。
若将细线剪断后线框仍能静止在原处,则磁场的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规律可能的是ACDBtBOBOtBOBOtt17.如图,半径为R、质量为m的半圆轨道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将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距A点正上方h高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自由落体后由A点经过半圆轨道后从B冲出,在空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则A.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RC.小球离开小车后做斜上抛运动D.小球第二次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h<hVR0MNRCABLhABR18.如图,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上连接着在水平面内的长直平行金属导轨,导轨之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一金属杆MN在导轨上左右来回运动,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其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为v=v0sint,两灯A、B均发光线圈L的直流电阻、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均忽略不计则A.只增大T,则灯A变暗、灯B变亮B.当时间t=T时,两灯都亮着,电压表的示数恰好为零C.只将变阻器R的滑片下滑时,通过副线圈的电流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只增大v0,两灯都变亮,杆MN来回运动的最大距离变小19.卫星在抢险救灾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第一代、第二代海事卫星只使用静止轨道卫星,不能覆盖地球上的高纬度地区。
第三代海事卫星采用同步和中轨道卫星结合的方案,它由4颗同步卫星与12颗中轨道卫星构成中轨道卫星高度为10354公里,分布在几个轨道平面上(与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在这个高度上,卫星沿轨道旋转一周的时间为四分之一天则A.中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B.4颗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一定相同,而且在同一平面内C.在中轨道卫星经过地面某点的正上方的一天后,该卫星还在地面该点的正上方D.若某时刻中轨道卫星、同步卫星与地心在同一直线上,那么6小时后它们仍在同一直线上20.如图,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管与水平面成30°角,在管的右上方P点固定一个点电荷+Q,P点与细管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管的顶端A与P点连线水平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管内径)从管中A处由静止开始沿管向下运动,在A处时小球的加速度为a,图中PB⊥AC,B是AC的中点,不考虑小球电荷量及管对+Q形成的电场的影响则在电场中 A.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B.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是A点的2倍C.小球运动到C点的加速度为-aD.小球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AB-q30°C+QP甲θFABvtv1t1t2BAv2乙021.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上端与质量为m的物块A连接,A的右侧紧靠一质量为m的物块B,但B与A不粘连。
初始时两物块均静止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B,使B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两物块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t1时刻A、B的图线相切,t2时刻对应A图线的最高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A.t1 = B.t2时刻,弹簧形变量为C.t2时刻弹簧恢复到原长,物块A达到速度最大值D.从开始到t1时刻,拉力F做的功比弹簧释放的势能少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k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毫米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指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的指示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砝码时,指针的指示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砝码时,指针的指示值记作L2 ……;挂七个砝码时,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指针的指示值记作L7已知每个砝码的质量均为50g,测量记录表:代表符号L0L1L2L3L4L5L6L7刻度数值/cm1.70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