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学科让习作在生命互动中起航.doc
10页语文论文之让习作在生命互动中起航 温岭市太平小学 金彩娇 王灵平 【摘要】: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他们往往会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老师不仅要注重指导学生“写什么”、“如何写”,更要关注学生的习作心理从小孩的心理需要出发,多渠道、多方式地在老师、学生、家长之间搭建互动平台让学生在生命的互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表达的热情,提升习作的质量 关键词:习作起步 心理需要 互动 人有学步时,写有起步期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习作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特别多学生便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感受无从下手如何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遭到习作的精彩,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来个总发动吧,老师、同学还有家长,在生命的互动中迎风起航 一、老师--点灯的人 习作是师生生命的对话和交流在习作的指导与评改中,老师不但要注重写作技能的指导,更要关注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1.留心生活,处理无米之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起步的学生更为无话可写而苦恼因而,在教学生“如何写”之前,依然先得协助学生处理“写什么”的难题。
平常,我们经常提示学生要留心生活,细心观察,积累写作素材事实上,作为老师的我们,更要领先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擅长捕捉点点滴滴,协助学生丰富写作素材如此,在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才会有的放矢比方,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学生课前先去调查理解有关家乡环境遭到哪些污染,以及人们为了改善环境做了哪些工作等,并以此为主题进展相关的习作训练在布置任务时,学生只明白除了地上有垃圾,河水受污染,别的就觉得没啥可调查的了如今,老师及时加以点拨,让学生去看看小区楼梯两旁、电梯里是否贴着、写着什么;闻闻街道上是否有臭气熏天的地点;听听是否有令你难以静心休息的喧哗声;咨询咨询大人为清理小河、整顿市容等人们都有过哪些举措……老师有了本人的亲眼所见、切身感受,才能指引学生多角度的去观察、去理解、去感受 再者,关于一些突发事件,老师也要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引领学生去观察,去捕捉,将它化为学生笔下的写作素材正如一位作家所说:“把每一个瞬间拉长,确实是一个个故事”如校园里的桂花树花满枝头,尽管桂花不会“稍纵即逝”,但假如老师不组织学生去赏花,估计等到花谢几何,也可能难有学生《校园桂花遍地开》如此美妙的描绘;去年初秋的某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假如没提示学生及时记录感受,《初秋之风也疯狂》也许就永远消失在经历力,却不会在日记本上留下永久的足迹;《2012年的第一场雪》尽管小得难饱眼福,却也在学生的笔下留下了不少的欢欣和期盼……生活中总会有那么多令人心动的瞬间,老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引领着学生去发觉,去珍惜,更要让学生明白,习作源于生活,做到为生活而写,为真情而写。
只要留心生活,在生活的大舞台上积极寻找、积累,总能够找到良好的写作素材 2.借助教材,促进学以致用 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没有段落、篇章的概念,更不明白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晰、写详细为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老师要结合阅读课文找准训练点进展片段练习,或仿写,或补白,或续写……尤其是仿写,最有利于学生习得方法,由于课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写作范例如三年级下册的《燕子》一课中,对燕子外形描写的方法比拟特别,“一身……一对……加上……凑成……”,上课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加以模拟尝试,学生一点即通无独有偶,《翠鸟》一课中,也是对鸟类外形的描写,写法却和《燕子》不甚一样如今,我们不妨先让学生将这两段加以比照,继而也来一个新的尝试再如《绝招》一课中,二福的绝招--空翻事实上是特别绝的,课文却只用了一句简单的话“站起身,刚来一个空翻”,就没了,太不过瘾了再看三胖的绝招,用了“鼓着、瞪着”这两个动词写出了他的神情,使得这个绝招表演就特别形象、生动假如我们也让学生加上一些动词写出他的分解动作,那他的绝招就会更详细、更绝如今,老师出示二福空翻的图片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想象,并给二福空翻的过程加上几个动作,也让他的空翻更生动形象。
有了“三胖”的范例,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二福的空翻便有了慢镜头式的详细描绘,学生写起来也就不费吹灰之力 3.鼓舞评价,树立习作决心 老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鼓舞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尽管学生的语言制造是稚嫩的,难免存在着或这或那的缺乏之处,但为了开展学生的制造才能,老师应该带着欣赏的目光去看,只要习作切题了就能够让学生来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沙里淘金,尊重劳动成果 作文是学生思维的果实,劳动的成果老师真诚的鼓舞,是协助学生树立写作决心的源泉,更是老师与学生心灵互动对话的根基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心理学家威廉姆斯也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质量,是被人欣赏的渴望老师要擅长用一双慧眼去发觉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再差的作文,也要“沙里淘金”,挖掘闪光点也许只是一句描写形象细腻的语句,一个表达生动贴切的词语,甚至是一个精确的标点符号,都应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来确信他们的成绩,加强他们不懈努力的决心然后再中肯地提出存在的咨询题及修正方法,指明他们尚需努力的方向赏识是一个人无形生命的阳光,让这温馨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小孩前进的方向 (2)奖扣并举,减轻畏难情绪 学生习作,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综合性作业。
为了减轻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让小孩们爱在起跑线,除了平时修正习作时要多些赏识性的评价、适当的指正之外,改卷时,更要手下留情,不但少扣分,而且依照亮点给予适当的加分奖励,(或标题出得好,或开头结尾新颖独特,或片段比拟精彩等)尽管扣了分,也许也会由于亮点加了分,学生的内心总会得到不少的抚慰所以,优秀的文章,不但不扣分,反而会加分,从几分到几十分不等如此的举措,使学生认识到作文并不可怕,反而还能够为本人加分从而在完成作文一题时,会使出浑身解数,搜肠刮肚,千方百计的把文章描写细腻、精彩,为本人的成绩加分 (3)减免作业,激发求好之心 “态度决定一切学生用认确实态度对待学习时,就能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许多学生习作情况不佳,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习作的动力通过反复地实践和研究,运用“作业减免”来鼓舞学生,是一种可取的作业评价策略我经常告诉学生做作业不在量,而在于质习作也不例外只要平时每一篇写的时候用心肠写,老师给予五角星的评价,累积总数到达某个标准,你就会减掉相应的假期作业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入平等的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减轻他们的作业负担,使学生享遭到习作乐趣。
减免作业,功在平时,利在假期 二、同学--共济的水手 新课程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而学生是写作中的主体,因而要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互动在写作与修正中的作用相信集体的力量是不可无视的 1.添砖加瓦,点燃思维火花 尽管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不管是选材依然语言组织的才能,总是存在着千差万别有的老师一点即通,有的可能冥思苦想也憋不出半点思绪因而,动笔之前,我们有时依然少不了学生间的互动人们常说,语文学习无非是学会表达,表达分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因而,在习作指导课上,老师可有侧重点的组织学生口头表达,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到达“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尤其是表达有困难的小孩,更要积极鼓舞他们转变观念,化“要我出丑”为“我也要得到协助”适当的奖励和学生间互相攀比的心理,会促使小孩们热情高涨,积极发挥“一个好汉三个帮”的精神 2.分步评改,降低修正难度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但是,关于刚刚学习写作的小孩而言,如何改呢?大到构局谋篇,小到标点符号,每一次都要求面面俱到,那是不现实的不过,我们能够逐步有侧重地教会学生进展修正比方对话为主的文章,先前虽已强化过说的几种句式及标点的运用,但学生往往在习作里又顾此失彼,破绽百出。
我们能够就“说的句式是否单一、标点是否正确运用、说前面的‘地’用对了没”开展专项纠错活动再如写《我喜爱的小动物》时,可针对动物的外形描写是否抓住主要特征按一定的顺序,是先整体后部分,依然从头到尾?是面面俱到,依然有侧重的选择?全班例文示范,学生明白如何改了,接下来就可试着交给学生先自改再互相评改或同桌交换,或在小组里读,然后修正经常开展“消灭错别字”、“找茬”、“标点小卫士”、“锦上添花”等专项竞赛活动,也能大大激发小孩们的评改兴趣,提高评改才能 3.赏学共存,共享成长喜悦 好文章不能只躺在习作本上休息我们组织学生进展佳文共赏,不仅能够让佳作的主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更为其他同学创立了一个特别好的学习时机如何在这分享时刻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学到更多?适当奖励会更有效地促成在学生高声朗读本人的佳作时,老师组织学生细心倾听、用心捕捉同学的闪光点,让他们说说“哪句话”写得好或哪个词用得妙,给予一分积分卡奖励要是能听出小缺点,甚至还能提出更恰当的建议,就奖励两分朗读者也能得到相应的积分奖励,特别好的语句还能够教大家学说经历力大比拼”,谁当场记住了就要予以更多的积分奖励尤其是在原有根底上有点滴进步的同学,让老师和同学的确信为他树立写作的决心,更让别人真诚细致的协助鼓舞他不断进步。
4.循环日记,激发写作热情 新课程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它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认识,把这一方式运用到“循环日记”的活动中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日记质量我们班共64人,按座位前后划分,每组四人,方便交流,也刚好安排周一至周四每天轮番写一篇日记第二天早读课开展小组“读评改”活动后再交给老师老师每天及时修正,给予星级评定每周每组中的四篇日记的五角星加以累积,各小组中评出五角星总数占前三名的为“优胜小组”如此,为了实现“优胜小组”这个目的,小孩们积极寻找材料,尽力地捕捉生活中的精彩镜头,有的更是提早打好草稿,以便借助组内力量早早做好修正日记本在学生间传递,习作的灵感在互动中萌发此间,小孩们也逐步学会了合作的学习方式,同一个组的同学聚在一起或是想方法,出点子,找习作材料,或是对同伴的习作进展修正,或是共同协助习作有困难的同伴当他们互相倾听伙伴们的意见时,当他们共同讨论一篇习作时,他们的习作才能在提高,合作的认识在加强每周获得“优胜小组”的同学,接过老师手中的表扬信,在同学们钦佩的目光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他们习作的热情 三、家长--扬帆的风 1.家长评改,细中也带精 作为小孩的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们,能够说关于小孩的一切了如指掌。
父母和小孩在情感上更容易交流,假如方法得当,相信小孩特别乐意把本人刚刚完成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这时,父母能够不失时机地对小孩的习作进展点评,真正成为小孩习作起步的“带路人”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家长素养普遍提高的今天,让家长参与习作评改,是完全行得通并深受欢迎的假如说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小孩得到的只是粗线条的指导;那么让家长参与评价、,就有粗有细,细中带精,多元纷呈了因而,每当小孩本人修正正习作后,我常请他们先带回家,让家长欣赏欣赏、点评点评家长看到小孩习作中精彩的语句,及时加以确信,使小孩树立习作决心;发觉文中缺乏之处,适时给予指点,又让小孩提升习作水平如此也就弥补了老师无法实行一对一、面对面地评改的遗憾能够说,面对家庭教育的日趋笃厚,相信这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有力补充 2.参与活动,润物细无声 网络是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它发挥的效力依然不能少看的在写话起步训练中,网络就在我的习作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数字校园网上建立班级网站,发动家长一起参与,由于关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在班级网站里活动的才能特别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