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调整事项归纳.doc
23页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调整事项归纳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可能涉及的主要纳税调整事项和调整所依据的相关政策条文归纳整理,便大家参考一、职工工资计提的职工工资本年度未实际发放的局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做纳税调增处理政策依据:〔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根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国有企业计提的工资超过上级核定额度的,超过局部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局部,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二、职工福利费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局部,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局部,准予扣除。
企业以前年度累计职工福利费有余额的,本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未先冲减余额,在本钱费用中列支的,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缺乏局部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扣除〞企业列支的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各种福利性质的支出,应在"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科目核算,否则,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三、工会经费计提的工会经费未实际拨缴的,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局部,准予扣除列支的工会经费未取得"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等合法有效凭据的,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2010年第24号:"自2010年7月1日起,企业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局部,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2011年第30号:"自2010年1月1日起,在委托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的地区,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也可凭合法、有效的工会经费代收凭据依法在税前扣除〞四、职工教育经费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超过工资总额2.5%的局部,不得在当期扣除〔软件生产企业除外〕,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局部,准予扣除;超过局部,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执行中假设干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02号〕规定:"四、软件生产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问题 软件生产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用,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假设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规定,可以全额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软件生产企业应准确划分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支出,对于不能准确划分的,以及准确划分后职工教育经费中扣除职工培训费用的余额,一律按照"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比例扣除。
〞企业以前年度累计职工教育经费有余额的,本年度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未先冲减余额,在费用中列支的,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假设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对于在2008年以前已经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新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先从余额中冲减仍有余额的,留在以后年度继续使用〞五、业务招待费发生的业务招待费60%局部未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的,调增发生额的40%;发生额的60%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的,超过局部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限额确实定:首先计算出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5‰的数额和实际发生额的60%的数额,然后以这两个数作比较,依孰低数确定扣除限额业务招待费纳税调增数=实际发生数﹣孰低数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对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企业〔包括集团公司总部、创业投资企业等〕,其从被投资企业所分配的股息、红利以及股权转让收入,可以按规定的比例计算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
六、捐赠支出根据财税【2018】15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结转扣除有关政策的通知"的规定:1、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局部,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局部,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本条所称公益性社会组织,应当依法取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本条所称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大于零的数额2、企业当年发生及以前年度结转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准予在当年税前扣除的局部,不能超过企业当年年度利润总额的12%3、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未在当年税前扣除的局部,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扣除,但结转年限自捐赠发生年度的次年起计算最长不得超过三年4、企业在对公益性捐赠支出计算扣除时,应先扣除以前年度结转的捐赠支出,再扣除当年发生的捐赠支出5、本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起执行2016年9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未在2016年税前扣除的局部,可按本通知执行企业列支的直接向受赠单位的捐赠,不得在税前扣除,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七、个人商业保险列支的个人商业保险,不得在税前扣除,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平安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企业职工因公出差乘坐交通工具发生的人身意外保险费支出,准予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八、超标准列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超标准列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超过局部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根本养老保险费、根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根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九、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支付的利息超出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局部,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政策依据: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以下利息支出,准予扣除: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局部支付给关联方的借款利息超过规定的关联方借款额度标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企业从其关联方承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比例和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计算的局部,准予扣除,超过的局部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年度扣除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符合本通知第二条规定外,其承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为:〔1〕金融企业,为5:1;〔2〕其他企业,为2:1〞税前允许扣除的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权益性投资额×标准比例×借款利率〔其他企业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不得扣除利息支出=年度实际支付的全部关联方利息×〔1-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企业实际执行利率〕×〔1-标准比例/关联债资比例〕.关联债资比例=年度各月平均关联债权投资之和/年度各月平均权益投资之和用借款购置固定资产发生的利息支出一次性在财务费用中列支的,不得在税前扣除,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到达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本钱,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扣除支付利息没有取得发票,不得在税前扣除,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十、支付的跨年度费用支付的跨年度租金等费用一次性在支付年度扣除或者属于以前年度费用在本年度扣除的,对不属本年度的局部,做纳税调增处理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管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十一、计提的各种费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各种费用本年度未实际支付的,企业所得税前不允许扣除,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本钱、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十二、暂估入库材料、商品估价入库材料、商品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仍未取得合法票据的,已结转本钱的局部税前不允许扣除,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假设干问题的公告"2011年34号第六条企业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本钱、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本钱、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展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本钱、费用的有效凭证十三、固定资产折旧会计与税法差异局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短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多计提的折旧不得在税前扣除,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符合税法规定的加速折旧允许扣除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投入的房屋、建筑物及局部机器设备按评估价值入账并计提折旧,未能提供合法有效票据,其折旧不得在税前扣除,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十四、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资产用财政专项资金购置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其折旧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暂行条例"第二十八条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