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灵隐寺导游词(精选3篇).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lj157****0132
  • 文档编号:265770221
  • 上传时间:2022-03-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57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灵隐寺导游词(精选3篇)灵隐寺导游词1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在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灵隐山麓中,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是一处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  灵隐寺历史:  它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清康熙南巡时,曾登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他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显得十分幽静,于是就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禅寺”四个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北宋时,有人品第江南诸寺,气象恢宏的灵隐寺被列为禅院五山之首灵隐寺确实深得"隐"字的意趣,整座雄伟寺宇就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浓绿之中寺前有冷泉、飞来峰诸胜  灵隐寺主要景观:  天王殿  灵隐寺山门内的第一重殿——天王殿殿门正上方挂有上下二个巨匾上匾“云林禅寺”,乃是清圣祖康熙皇帝所赐,灵隐寺曾经又名云林禅寺,即是根据于此。

      下匾“灵鹫飞来”,乃是黄元秀先生所书因为本寺对面有飞来峰,相传此峰是从印度灵鹫峰飞来东晋慧理和尚认为:此峰乃是仙灵所隐,灵隐寺之得名即是缘由于此因为本殿供有四大天王,故本殿名为天王殿  本殿正中,则供奉着是弥勒菩萨,它腆着大肚,咧着笑口当你走上前去,他似乎是在对着你笑你可知道他大肚容的是什么东西吗?你又可曾明白他为什么要如此开怀大笑吗?这答案就是: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事;开怀大笑,笑人间可笑之人  弥勒,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作慈氏,也就是慈悲之意依佛经所载,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住于兜率夭中国一般寺庙供奉之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为五代时之契此和尚,是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出家于岳林寺他圆寂前,端坐在岳林寺一块盘石上说谒道:“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知人们以为他是弥勒的化身,故塑像供奉之  在弥勒菩萨像两旁,大家可以看到四位高大、威武的大将,他们个个身穿盔甲,手持武器,怒目而视,给人一种威震四方的感觉,有点像是我国古代战场上的将军,这就是大家时有耳闻的四大金刚了不过请别怕!他们可都是护持佛法的大将,威武不能屈,去恶扬善,保护着每一位行善的人们。

      所以佛教中也有称他们为“护世四天王”  其中,手拿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拿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手臂缠绕一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右手持伞、左手握银鼠的是北方多闻天王他们四位所拿的法器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其象征的就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佛经上把众生世界,依次分为欲界、如无“三界”每一界又以禅定修行  功夫程度的高低分为若干天欲界中最高级的天是“六欲天”,为天神所居在欲界护持佛法的四位天王是指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阔天王又称四大天王、护世四天王、护世夭六欲天又分为六重,第一重在须弥山之蟹,叫“四大天王”那里耸立着一座大山,名叫犍陀罗山此山又有四个山峰,四天王及其眷属分住其上他们“各护一天下”  (1)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手持琵琶,身穿甲胄,“持国”即指天王慈悲为怀,保护众生守护东胜神洲  (2)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穿甲胄,手持宝剑,相传他因能使众生增长善根而得名守护南瞻部洲  (3)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手中缠绕一条龙,所谓“广目”,佛经上说他是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保护众生守护西牛贺洲  (4)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拿着形似雨伞的宝幡,左手持银鼠。

      多闻是指他的福德之名闻于四方他又能以宝伞、银鼠制服众魔,保护众生财产,又是财富之神守护北俱卢洲  在弥勒菩萨像的背后,大家可以看见一尊雕像——韦驮菩萨他手执降魔杵,威严无比,象征着降伏世间一切邪恶势力他曾发愿,护持佛法,永为众生服务韦驮,梵文音译为私建陀依佛经传说,此神又称韦天将军,为南方增长天王手下八将之一,也是四天王三十二将中的首将是僧团、寺院及斋供之最著名的护法神在佛陀即将涅盘时,韦将军曾得到佛陀的附嘱,以护持佛法因此,现在佛寺中,韦驮塑像一般都是面对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像,保护佛祖,驱除邪魔灵隐寺韦驮雕像是南宋初期遗物,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这尊韦驮像高  2.5米,是用一根香樟木雕刻而成,为灵隐寺中现存历史较早的佛像之一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一般简称为“大殿”,它是寺院僧众早晚诵经共修的场所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具有降服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四大魔的智慧与力量,叫做“大雄”,也即一切无畏的大力士的意思,后来就把它作为释迦牟尼的“德号”寺院因而也就把供奉释迦牟尼佛像的大殿称为大雄宝殿  本殿门前的正上方有“妙庄严域”四字,是前浙江省图书馆长张宗祥先生手笔,下方这块金碧辉煌的匾额题有“大雄宝殿”四字,是已故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于1987年第二次重写。

      大雄”是佛的德号,意思指佛有大力,能伏众魔,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尚的意思  本殿是清代所建的仿唐建筑,它采用古代建筑单层三重歇山顶的传统手法,加上高高翘起的飞檐翼角,使庞大的屋顶显得轻盈活泼殿字的瓦饰、窗花、斗栱、飞天浮雕以及天花板上的云龙绘图,均显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艺术本殿共高33.6米,面宽七间,进宽四问,气势轩昂,雄伟壮观,在国内其它佛教寺院中并不多见  本殿正中莲花台上结跏趺坐的这尊佛像,就是佛祖释迦牟尼这尊佛像是l953年重修灵隐寺时,由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邓白教授,以唐代禅宗著名雕塑佛像为蓝本,与华东民间艺人精心设计,共同创制,用二十四块樟木雕刻而成  当你进殿抬头瞻仰时,与佛像视线刚好相接,以示佛祖对众生的呵护  殿内东西两侧站立的雕像,名为二十诸天,出自《金光明经》,他们是掌管日、月、地、水、电、火、雨、风、富等天神东边十尊是:婆竭罗龙王、增长天王、坚牢地神、鬼子母神、韦驮尊天、摩醯首罗天、多阔天王、大功德天、日宫天子,大梵天王西边十尊是:阎罗天子、摩利支天、广吕天王、菩提树神、散脂大将、金刚密迹、持国天王、大辨才天、月宫天子和帝释尊天他们个个手执法器和兵器都象征着神通广大,从其所穿戴的服饰上看,可以知道它是模仿我国封建王朝文武百官的服饰。

        趺坐后面东西两侧坐像,共有十二尊,号称“十二圆觉”,圆觉意为“圆满觉悟”,相传他们是佛祖的十二位大弟子从东面排列分别是:文殊、普眼、贤首、光音、弥勒、净音;从西面排列分别是:普贤、妙觉、善慧、善见、金刚藏、威音大殿内以十二圆觉这样的布局,在全国佛教寺院中是非常少有的  大殿后壁,大家可以看到一组大型雕塑,高20余米,雕塑材料全部用黏土塑成,不掺一点水泥它以“童子拜观音”为主体,共有大小佛像150尊,个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也充分表现了佛教《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南游遍参五十三位名师而后才能正果的典故就是所谓的“五十三参”  这组群雕布局分天、地、海三层最上层那尊形容枯槁、庭骨鳞峭的雕像,是释迦牟尼成佛前在雪山茹苦修行的形态中层坐在麒麟上的金身像是地藏菩萨,最下层中间这尊手执净水瓶的是家喻户晓的观音菩萨,他脚踩鳌鱼,独占鳌头此鱼传说是海中之王,其眼一眨,都有可能引起山崩海啸,洪水地震,后被观音菩萨所驯服,所以也就成了观音菩萨的坐椅观音菩萨右侧,有一尊双手合十,身穿红肚兜童子,他便是善财,左侧是龙女,民间所传说的“金童玉女”,指了他们这两位这组涌壁群塑可以说是佛教艺术的上乘之作,充分体现了宗教艺术家们的神工技巧。

        药师殿  本寺的第三重殿——药师殿,本殿单层重檐歇山顶,面揭七间,进深三间,正门上方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题的“药师殿”三字,字体端庄,道劲有力殿中莲台座上结跏趺坐的是药师佛,左边站立的是日光菩萨,手托太阳,象征着光明;右边站立的是月光菩萨,手托月亮,象征着清凉他们合称为“东方三圣”  据《药师经》记载: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又称为“大医王佛”因为他能使众生离苦得乐,解除病痛和灾害,所以人们又称他为“消灾延寿药师佛”他曾经在行菩萨道时,发过十二大愿,每愿都是为了满众生愿、拔众生苦、医众生病  东方净琉璃世界,殊胜庄严,那里的一切,都是无比的清净光明,没有五浊恶世,也没有三恶道,是佛教徒所向往的清净国土  大殿两边的十二尊塑像,是药师佛的十二位弟子,号称“药童”,又称药叉神将,顶盔贯甲,神态威武手下各有七千神兵,供他调遣,他们按十二个时辰轮流值班,教化众生,保护众生  法堂  本寺的第四重殿——直指堂直指,意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直指堂,也就相当于其它寺院的法堂,在寺院中它主要是用于讲经说法,寺院许多大型的讲经法会,都是在这里举行  法堂中间设有一个用东阳木雕的讲台,精美异常。

      上面放有一把狮子座,是法师讲经说法时的法座寻因法师宣讲如来正法,能摧破外道邪魔,犹如狮子一吼,百兽皆服,故名狮子座座位背面悬挂着雕刻精致的,它是法堂的主要特征  文物展厅  法堂下面是灵隐寺文物展厅,厅展面积为638平方米,内设防水、防火、防潮、电子监控和空调系统厅内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四、五十个展柜,内藏有灵隐寺历代珍藏的文物,其藏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灵隐寺历代方丈所用过的法器,如拂尘、如意等;二是纯粹的文物,如南宋的瓷瓶;三是佛教方面的文物,如贝叶经、唐人写经以及出土的佛像等;最后就是丰富异常的书画珍品,如吴昌硕的篆写条幅,任伯年的所画的扇面,沙孟海手书对联、清代竹禅和尚所画的济公活佛等其中部分文物极其珍贵,经过杭州市文物局审定,分别被评为  一、二、三级保护文物文物展厅可以说是灵隐寺历史的一个缩影,它体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座真正的宝库  华严殿  本寺的最后一重殿——华严殿从华严殿往下观望,五个大殿贯穿在一个中轴线上,层层递进,殿门上挂有原国家人大委员长乔石同志的亲笔题字“华严殿”华严殿内供奉有三尊庄严雄伟的佛像,中间手结毗卢印的是毗卢遮那佛,右边手持莲花的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左边手持如意的是大行普贤菩萨。

      三尊佛像仅用一根珍贵巨大的楠木雕刻而成,佛像雕工精致,线条优美,为了和楠木本色相协调,只用金箔勾画了一些细细的花边,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整组佛像高达13米据记载:三者都是华严世界里的圣人,所以又称为“华严三圣”,华严殿即是依此而得名  毗卢遮那佛,意为遍一切处谓佛之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注平等实性:即此自性,又称法身佛普贤菩萨,以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故称普:断道之后,邻于圣位,故称贤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意为妙德以其明见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不可思议,故称妙德毗卢遮那佛理智完备,居中位:文殊菩萨主智门,立于毗卢遮那佛之左;普贤菩萨主理门,位于毗卢遮那佛之右  《华严经》上说:“文殊师利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诸佛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他在诸菩萨中号称“智慧第一”在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中,山西五台山则是文殊师利菩萨示现应化的道场  《华严经》上说:普贤菩萨以十大行愿摄持教化众生,在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中,四川峨眉山就是普贤菩萨示现应化的道场  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自明代就有,后废清初重建罗汉殿影响甚大,名播海内外,现在的罗汉堂是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总面积为3116平方米,中央高  度为25米,其平面呈“卍”字形,“卍”字为佛祖的三十二相之一,以示万法唯心、万德圆融、万缘俱息之意。

      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罗汉堂该建筑分别被省、市评为“钱江杯”、“西湖杯”优质工程奖杯  罗汉堂内供奉有500尊青铜罗汉像,每尊高为1.7米,底座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