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字博物馆解说词完整版本.docx

32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56697745
  • 上传时间:2022-0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6.50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字博物馆解说词完整版本 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词完整版本中国文字博物馆语音导览讲解词〔1〕各位挚友,大家好,欢送您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立足于甲骨文的家乡——安阳,是一座面对国内、国际开放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您此时此刻走进的是前厅,这是入馆参观的过渡空间你必须会留意到我们的馆名这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题写背景上的文字随机选自《康熙字典》,表达汉字的博大精深〔〕接下来请您走进序厅序厅共有四面浮雕北面表现中国文字载体开展史最上面的是史前陶文往下依次是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最下方是书写在纸张上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反映了汉字从陶器刻画、甲骨契镂、到铸于铜、勒于石,最终开展到纸张书写的历程东面浮雕表现汉字字体演化的一个轮廓,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书法史的缩影南面浮雕表现的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我们安阳是甲骨文的家乡西面浮雕集中表现各少数民族文字,选择的是主要少数民族的比拟典型的祥瑞话语有蒙文、藏文、维文、壮文还有一些此时此刻不再运用的少数民族文字四块浮雕的内容浓缩了中国文字的概况,表现了中国文字的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浮雕旁边的自然石材有竖向的凹槽,远远看去,好像古代的竹简。

      黑白灰的颜色搭配也象征着中国的水墨书法房顶上的苍穹代表了天空,四周的灯饰象征着天空中闪耀的星星接下来,请您走进专题展厅《一片甲骨惊天下》专题展厅:一片甲骨惊天下〔〕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原始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共同形成了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唯有中国的甲骨文穿越时空,至今仍在运用并且充溢活力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并最早被考古开掘所证明的商代都城遗址这里迄今为止已经发觉了约13万片刻辞甲骨,记录了商王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方: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科学等多方面的信息,为探究商代社会供应了特别宝贵的历史资料甲骨文记录了这个王朝很多早已被时间湮没的故事,已经成为古今安阳的符号甲骨文到底是怎么被发觉的呢?早在清朝末年,安阳殷墟小屯还是一片农田,小屯村民在这里耕种的时侯,经常能从泥土中刨出一些骨片,被人们当作中药“龙骨”卖到药店里18101年,闻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时,发觉中药“龙骨”上有些惊奇的刻划符号经过细致的探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划符号是商王朝的文字他的发觉后来得到学术界确认由于这些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因而被称为甲骨文。

      王懿荣先生因此被为“甲骨文之父”甲骨文的发觉,可谓是“一片甲骨惊天下”1908年,学术界获知刻有文字的甲骨出自安阳小屯消息付出,许多人纷纷来到小屯收购甲骨,私人挖掘成风,因此大量的甲骨片流散到了海外,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呼吁科学开掘小屯〔〕1928年——1937年,中心探究院历史语言探究所先后对殷墟进展了大规模科学开掘此后,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小屯村北地、南地和花园庄东地开掘了大量的刻辞甲骨,为全面深化的解读殷商社会供应了更加丰富的信息先后开掘15 次,共得甲骨约二万五千片〔〕有关甲骨的最重要的一次发觉,发生在1936年您此时此刻看到的照片是1936年考古工作者对殷墟进展第十三次开掘时发觉的一个甲骨坑这个坑是一个甲骨窖穴,编号为YH127这是殷墟考古至今出土甲骨最多的一坑,共出土甲骨17096片在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上,被专家誉为“世界最早的图书馆”、“中国最早的档案库”考虑到平安性,当时的开掘者确定将整坑甲骨搬到室内清理但这坑甲骨过重,如何搬运就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问题经过探究,考古工作者们将整坑甲骨切割成一个灰土柱,然后让工人连夜赶制一个特制的大木箱套在上面,加底封盖,然后用绳索沿着简易的马道拖到地面。

      当时没有起重设备,大家采纳了当年为袁世凯抬灵柩的做法,用众多共同抬棚杠,以锣为号,经过两天两夜,最终将甲骨坑抬到火车站,最终由火车运往南京抗日斗争期间,这坑甲骨又被辗转运到昆明此后,胡厚宣、高去寻对其进展清理、编号整理工作历时半年之久〔〕您此时此刻看到的是YH127甲骨窖穴复原的原貌,它再现了这坑甲骨出土的情景这坑甲骨根本上都是龟甲,形态规整,集中堆放,并且有大块的小块的,正面的反面的,有字的无字的,大字的小字的,腹甲的背甲的,彼此叠压,相互枕籍〔〕从1950年起,中国科学院〔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探究所在小屯村设立了工作站,先后举办30屡次重要开掘其中甲骨方面有两次重大发觉:一次是1973年发觉的小屯南地甲骨,出土刻辞卜骨的13650片,这是建国以来发觉甲骨最多的一次您此时此刻看到的这片甲骨正是出土于小屯南地它可能是迄今为止知名度最大的甲骨片之一它的图像经常作为教科书彩图甚至封面出现我国还曾用它作为邮票图案〔〕另外一次重要甲骨发觉是11011年开掘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坑这坑甲骨共发觉1583片这一发觉被评为11011年全国考古十大发觉之一出土甲骨的内容主要是商代的“非王卜辞”,即不是由商代国王自己占卜的甲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您此时此刻看到是依据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甲骨所复原的在骨片上都能够看到清楚的钻、凿痕迹,这都是商王占卜过程中留下的印记他们在占卜的时候有非常严格的程序:首先,占卜一般由特地的神职人员进展,这些人被称为“贞人”他们在选好的龟甲或是牛胛骨的反面凿出一排排整齐的长槽,再在长槽边钻一些小圆孔,再把燃烧的木炭在圆孔旁边灼烧甲骨受热以后,正面就会出现裂纹,并发出“卜、卜”的声音占卜者依据裂纹的走素来判定吉凶最终由贞人负责把占卜的过程和内容锲刻在骨片上,这样就形成了甲骨文〔〕商人为什么要占卜呢?商朝时,人们难以抗拒自然界的灾难,他们就要求助神灵的护佑因此商王的占卜活动特殊的频繁,几乎是无日不占,无事不卜当时的甲骨文可分为两局部:一类是占卜性刻辞,另一类是记事刻辞在甲骨文尚未发觉之前,人们对商代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一些古文献比方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殷本纪》《史记·殷本纪》中对商代的描写特别简单,最主要的内容是商王世系谱记载了从商代的祖先到商代最终一位国王帝辛闻名学者王国维通过对甲骨卜辞的考释,胜利释读了商王朝历代商王及其先公的庙号他将这些庙号按称谓的先后排列起来,从而得到一份商王世系订正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当中的一些错误,印证了商代是的确存在的。

      甲骨文有占卜性刻辞和记事性刻辞,其中大局部为占卜性刻辞记录,主要是“问”,所记事情未必都要发生这些都已经是残片了,不能整句的释读,我们也只能理解其中的个别单字比方占卜下雨的状况,占卜关于妇人分娩的状况他们的占卜很频繁还有少局部是记事刻辞,所记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主要是一些有关卜用甲骨贡纳、征取、整治和收存手续的记录〔〕百年甲骨史,国内外探究甲骨的专家到达3000多人,发表著作万种以上不同阶段都有为甲骨学探究作出突出成果的学者,数一数二的当属“四堂一宣”所谓“四堂一宣”是指五位甲骨学家1.罗振玉罗振玉〔1866~1940〕,号雪堂,早期重要的甲骨保藏者和探究者罗振玉将甲骨文的出土地考订为河南安阳小屯村,并确定小屯村即为商代晚期都城这是他对甲骨学和殷商考古探究的重大奉献之一仅其个人破译的甲骨文字就有561个他以一人之力共征集甲骨30000余片,先后编印出《殷虚书契》等多种著录书,为甲骨文的搜集、拓印、流传和探究做出了重要奉献2.王国维王国维〔1877-1927 〕,号观堂近代中国国学大师他用甲骨文材料探究商代历史和典章制度,不仅考释文字,更重要的是考证商代历史他最重要的奉献是从甲骨文中辑出了商王朝的王位世系。

      3.董作宾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董作宾先生是甲骨文科学开掘的倡议者和屡次开掘的主持者他写过一篇《甲骨断代探究例》,对出土于安阳殷墟二百余年历史中遗留下来的甲骨进展了分期断代他还写过《殷历谱》一书,对商代的天文历法作了开创性的探究4.郭沫假设郭沫假设〔1892-1878〕,号鼎堂〔一号尚武〕,闻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文学家是以历史唯物主义探究商史的第一人,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奠基者他利用甲骨材料论证商王朝的社会制度,做出了开创性奉献5.胡厚宣胡厚宣,甲骨学家、史学家在集中、整理和刊布甲骨文资料方面,胡厚宣先生作出了超越前人的成果,推动了甲骨学的开展胡厚宣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是甲骨学史上的里程碑根本陈设:中国文字开展史 第一局部 汉字源流释古今 第一单元 字法自然〔〕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中国正是因为有了朝夕相伴的汉字,才为中华文明保存了火种,它忠实的记录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接下来就请您跟随我进入《字法自然》单元来了解一下汉字的起源关于汉字的起源在中国有两种讲解系统,一种是古代神话传闻,另一种是关于文字起源的科学描述右侧展示的是仓颉像关于文字的起源,在中国古代流传最广泛的就是仓颉造字的传闻了。

      仓颉奉皇帝之命缔造汉字大家可以看到图中的仓颉长了四只眼睛,说明他具备了超出常人的视察力!他看到鸟兽的蹄印各不一样,于是很受启发,造出很多象形文字,流传人间事实上,仓颉只是一个传闻人物,他是否存在,学界亦有争辩我们还须要借助于考古挖掘来揭开它的神奇面纱〔)左侧您看到的是一个典型的考古地层剖面这是从黄河中游地区的考古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一组志向中的地层关系每一层地层代表不同的文化时期,由上往下,年头越久,埋得越深底下棕红色的土层是生土层,生土层的意思是指地层没有受到人工干预,是自然积累,说明人类还没有到达这里从生土层往上看,第一层是裴里岗文化时期,距今约有七、八千年请留意,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刻画符号,随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文物裴李岗文化层的上面一层是仰韶文化时期的地层距今约五、六千年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增加,留下的遗址分布更加广泛黄河上、中游已经发觉了许多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仰韶彩陶,其中有的陶片上有刻划符号再往上面的地层是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四千余年很多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文字已经产生龙山文化地层的上面,我们看到一个地层标有“下七垣文化”,这支古文化是分布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的古文化它的年头相当于文献中的夏王朝。

      距今约3600年至4000年前这一时期应当已经到了文字应用阶段,但惋惜没有证据保存下来再往上一个地层是商文化地层代表商王朝留下来的遗迹甲骨文正是属于这个时代商代地层以上,积累的西周、东周、秦汉地层,直到最上面的耕土层,也就是我们今日所生活的地层考古学家们正是依据考古地层以及地层内出土的古代文物,特殊是文物上的文字或符号来探究文字的起源 )史前时期是文字的酝酿阶段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史前遗址中发觉了许多刻划在陶器上的符号它们有的可能与文字起源有关展柜中展示的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陶缸,大家可以看到在陶缸的外表有一个彩绘图案,这说明我们的先民们已经起先用图画表现自己的想法 )这就是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刻划符号,发觉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这是目前我国发觉的时代最早的刻划符号之一您看到的这片龟腹甲上面有一个刻划符号,看上去象现代记数符号“八”,有的学者认为它与汉字起源有某种联系接下来,就请走进下一个展厅,《甲骨纪事》,了解一下中国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其次单元 甲骨纪事(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是我国已发觉的时代最早并且成系统的文字也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表意文字最早的甲骨文出现于商代早期和中期,发觉于卜辞上。

      但101%以上的甲骨文属于商代晚期安阳殷墟是甲骨文最集中的出土地殷墟是商代中晚期的都城遗址,商代12位国王在此建都近300年之久,留下了丰富的甲骨遗存在殷墟3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发觉了13万片刻辞甲骨商朝人几乎每天都要在龟甲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