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盐津县地质灾害防治的思考【精品】.doc
4页对盐津县地质灾害防治的思考论文关键词:地质灾害 现状与成因 防治对策 盐津县论文摘要:盐津县境内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危 岩、地面裂缝、潜在不稳定斜坡等多种地质灾害并存,其形成原因主要与大气 降水强度、河水淹没和侵蚀作用、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结构、地震 及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等相关针对该县H前地质灾害形势,提出了 “以防 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防治对策云南省盐津县是全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县,由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 害发牛频繁,成为云南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之一在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 小,盐津县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 定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进一步恶化, 人类工程活动的H益频繁,地质灾害有着发展并蔓延趋势.己成为威胁人民 牛命安全、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盐津县地质灾害现状及成因1・1盐津县地质灾害现状盐津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境内地势起伏较大最高海拔2 263m,最低海 拔330m,山势以中高山为主,呈南高北低状,地形险峻,山势陡峭,沟壑 纵横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 “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湿润偏暖。
由于人多地少,森林 覆盖率低,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环境十分复杂随着工农业牛产、 城镇建设、交通建设和其它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 工程活动日益频繁・对牛态环境与地质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特别是横江和 白水江两岸斜坡岩土体处于超荷载或重荷载状态,不合理的开挖以及沿江地带 洪水的淹没与冲刷作用,导致了多处斜坡变形、建筑物开裂等,地质灾害尤为 出* 盐津县境内共有地质灾害点有90个(条),主要分布在盐井、普洱、豆 沙、庙坝等乡镇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危岩、地而裂 缝、潜在不稳定斜坡等,多种地质灾害并存近几年来,在盐津县十个乡 镇,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298个,其中滑坡114个,不稳定斜坡123 个,危岩崩塌 们个,泥石流沟15条,地面塌陷2个,地裂缝1条其 中,具有一定规模、稳定性差、危险性高、危害程度大的重要地质灾害点 有90个(条),含滑坡30个,不稳定斜坡壮个,危岩崩塌19个,泥石 流沟8条,较为严重的有县城滑坡群、庙坝乡滑坡群、柿子乡滑坡群、中和 镇滑坡群、普洱镇滑坡群等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牛,地质环境的FI益恶化,严重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 持续健康发展,危及人民牛命财产的安全。
1987年12刀12 H,由于连降暴 雨,普洱欧家扁村发牛山体滑坡,造成6人死亡;1988年8月7日,盐井镇 由于连降暴雨产牛山体滑坡造成经济损失250万元;2001年9刀13 H, ip 和乡中堡村茶园一、三社由于连降暴雨产牛山体滑坡,并引发泥石流,造 成6. 3ha耕地及35间房屋被毁;2002年8月12 口,由于连降暴雨,庙坝 乡民政村皮匠沟产牛山体滑坡,造成7户13间房屋被毁,22人死亡,7人 失踪,4人受伤,摧毁桥梁1座,损坏省道(柿子至牛街)1 000余m,直接经 济损失达200余万元2002年8刀8日.原艾出乡仁和村高洞子社由于连降暴 雨,加之人类工程活动加剧,产牛山体滑坡,造成4间房屋被毁、5人死亡 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 849. 34万元,受威胁资 产43 116. 40万元1. 2盐津县地质灾害成因盐津县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危害大的原因主要与大气降水强度、 河水淹没和侵蚀作用、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结构、地震及人类不合理 工程活动等相关1 县境内滑坡地层为中牛代“红层”,岩性以泥岩、页岩和砂岩为主, 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遇水易软化,中一强烈风化,地层倾向大致 与坡向相反,形成逆向结构斜坡,主滑方向与岩层倾向相反属基岩切层滑 坡。
1 县境内山谷和斜坡地形绝大多数位于软岩斜坡地带,斜坡原始坡度较 陡(近45),斜坡临空条件好•为滑坡的发牛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而软 质岩体抗风化能力弱.表层岩体风化强烈,在其表部形成较厚的松散土体,其 透水性大于底部泥页岩,在接触部位易形成软弱带,而导致滑坡1 暴雨或长时间连续高强度降雨后,造成岩土体饱水,物质容重增大、 抗剪强度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发牛地质蠕变而导致滑坡1 河水对边岸淹没或冲刷,造成斜坡受浮托力和动、静水压力的严重影 响,斜坡易失稳下滑1 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使环境条件更加恶化森林的乱砍滥伐,矿山的乱开 滥采和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充分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致使地质灾害频有 发牛如庙坝乡境内5家石灰厂在牛产过程中管理松懈,监督不到位,把 石灰渣长期堆放、存储在白水江、乌撒溪和干沟等河岸最高水位线以下斜坡 地段,在2006年8月28 H和9月7 H晚,由于天降大雨,石灰厂跨 塌河水暴涨,大量石灰渣冲人河中,导致大量鱼被毒死,造成白水江水污染 事故1 盐津县是地震多发地区.2006年发牛有两次5. 1级、一次4. 7级地震以及频繁连续不断的小震今年,全县又发牛了三次较大的地震和无数次余震 加剧了岩土体的破坏.形成一系列地质构造(如大大4、/. b的裂缝),成为 诱发各类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
2盐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盐津县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牛,给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 了严重的影响.尽管政府部门己引起高度重视,有的放矢地编制了防治规划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制定防灾预案,有效地降低了地质灾害的发牛,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地质灾害的复杂多样,当地经济技术条件落后,加 之对地质灾害认识不足•地质灾害仍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牛命安全,制约当地 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不乐观,防治工作尚存在一些问 题1 对地质灾害重视不够区内地质灾害点多而广•各职能部门、部分乡镇 和基层组织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措 施不到位1 地方财力匮乏,严重缺乏治理经费由于地方财力匮乏・治理经费不足,专项治理地质灾害的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到位等1 地质灾害防治和关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由于每年的突发性地质灾害 多,加之地质灾害隐患点量多面广,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致使地 质灾害点的调查不到位,对很多隐患点无法深入调查和进行预防,致使地质灾 害仍然频繁发牛1 地质灾害防御宣传不到位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意识淡薄,人为因 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吋有发牛,如森林的乱砍滥伐,矿山的乱开滥采和基础设施 建设没有充分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按操作程序施工等不规范、不安全 牛产引起的地质灾害和工程事故频繁发牛,致使自然牛态环境遭受污染破坏 的事件屡有发生。
3盐津县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与措施针对全县地质灾害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盐津地质灾害的防 治应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期最大限 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危害3.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防治工作指导思想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量多面 广,成灾因素复杂突发性强,形势十分严峻建立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国土资 源部门承办、有关部门配合、广大群众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机制,把自然因素 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H常安全管理 把防治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乡镇长、村组干部和灾害隐患点村民切 实做到职能部门主动抓,干部群众联合抓,群防群治,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确保领导认识到位,责任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资金投入到 位 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面到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制定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建立健全隐患点的防灾责任制,健全完 善灾情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和通讯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全县地质灾害预警 预报系统,做好雨情水情、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技术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全县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引入现代技术和手段,建立全县地质灾害信息丿车,对重点地段的危险性作出判 断,采取科学的应急防范措施,作为监控现有地质灾害点的依据.有条件的 地区,对重大滑坡、崩塌隐患点设立适当的自动或几何变形监测点,做到一旦 发牛地质灾害.能在第一吋间采取应急措施。
建立医疗救护组、秩序维护组、搬迁安置组和抢险救灾调度组,分别承扌J1 灾害发牛后的伤病员施救维护灾民的正常牛活秩序.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失确 保灾害发牛后抢险救灾工作的有序进行3. 2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县地质灾害绝大 部分与人类工程活动息息相关,”天灾”难测,”人祸”可防,坚持”以防 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围绕以人为本,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普及预 防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帮助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民群众了 解地质灾害的危害,掌握地质灾害监测、撤离避灾的基本常识提高农村基层防 御地质灾害的意识和群测群防水平.减少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 害的发牛,使灾害多发区群众掌握灾害突发前的主要征兆和发牛时的紧急处置 办法及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山区和居民点建设管理,帮助 山区农村进行房屋选址、建设,避免把房屋修建在山洪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切 实减轻灾害损失3. 3规范工程开发建设行为,使其纳入法制化轨道对人为因索引发的地质 灾害,应遵循”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在工程建设中不按规划设计方案操 作不作灾害危险性评估,不作地质勘察的施工队伍或个人・违章作业,冒 险蛮干引发地质灾害的,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从严从重处理。
对破坏环境或擅 自在松散岩土体或建筑物体上增加荷重的行为,要予以制止和处罚今后城市 规划和建设中,要将地质灾害防治于其中.特别是要重点整治大关河和白水江 岸边的滥挖乱建和危岩附近的开山取石现象对矿山存在的地质灾害、安全牛产隐患、牛态环境等 问题,县国土资源 局、煤炭工业局、建设环保局等部门要相互配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检 查督促并监督采矿权人认真制定防灾减灾方案和整治措施加强对矿山地质灾 害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切实做好矿山自然牛态环境恢复工作3. 4建立群防群治网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群防群治要重点发挥乡 (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的纽带作用,做好上传下达信息反馈工作,按地质灾 害易发区防灾预案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对预报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地 质灾害隐患点、高陡斜坡、陡崖、古泥石流沟(堆积区)做好巡查、监测遇临灾 险情吋采取紧急避让措施,避免人员伤亡暴雨期间要结合当地的天气预报, 并按群防群治网络的责任区落实到乡镇、单位和监测人直接涉及到人民牛命 财产安全的要直接将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送达到受威胁人员手中,将防灾 措施落实清楚凡有地质灾害隐患的乡镇.应立足于本辖区地质灾害的实际.有 的放矢地制定出防灾减灾预案.明确辖区内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多灾区,进行分 类管理监测信息工作要做到灾害易发区日测日报,定人定岗监测.随吋洞察 灾害变化发展态势,保持上下左右的信息联系,为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栄贵的第 一手资料.便于灾害调查组及吋对辖区内险情明显的区域或已发牛灾害的范 围、成因、危害程度及发展态势展开全面的调查,以有利于产牛突发性地质 灾害时人员、物资的转移、避让及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
4结语地质男害防治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在防治灾害的过程小,要不断完善 运作机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降低因地质灾害传播 作用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的牛命财产造成损 失,改善牛存环境,促进牛存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达到地质环境与经济发 展的高度协调统一参考文献:[1] 吴志亮.牛态地质环境示警录[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2] 潘懋,李铁峰.灾害地质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