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赠汪伦教案.docx
19页小学古诗赠汪伦教案 小学古诗赠汪伦教案 篇一:小学古诗赠汪伦教案 【教材简介】 《赠汪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这首诗主要叙述李白离开桃花潭时,他的好友汪伦来送别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全诗语言自然质朴,明白如话,感情真挚,诗意极浓 学习本课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感受友情的珍贵,懂得珍惜友情之外,还想通过其他几首送别诗的展示让学生再次领略这种诗体的风格,希望做到精读一首《赠汪伦》,拓展延伸一组送别诗,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教学理念】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诗词的教学要求“诵读儿歌、童谣、或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我的教学以“理解诗句,想象诗境,体会诗情”为主导思想,所以我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主,初读古诗,感知友情;再读课文,感受告别之情;三读诗文,体验深情厚意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活泼好动,注意的持久性较差,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优势,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外界影响比较大 2、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阅读资料进行简单分析,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3、学生对送别诗的认识还不多,对深刻的朋友体验不深,希望通过层层引导激发对友情的深入感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赠、汪、舟、欲、踏、潭”等六个生字,会写“舟、乘、汪”三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初步感知送别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三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的感悟也层层递进,真正读懂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友情的珍贵,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三个字 2、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懂得友情的珍贵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懂得友情的珍贵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资源准备: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理解诗题 1、(孩子们,请看屏幕,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古诗,快读读吧!)出示课件《静夜思》 学生齐读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2、简单介绍李白(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写过许多好诗,很多人都非常崇拜他,人称“诗仙”,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他的又一首好诗——),引出本首古诗的题目板书:赠汪伦) 3、解题:(读读课题目吧!注意汪是后鼻音,这也是本课要求写的一个字,和老师一起来写写吧,三点水写得窄,王字可以写大一些。
好了,再读读看看这个字“赠”,谁能读好它?你来,你把平舌音读准了,你也来,别忘了它是后鼻音你再试试,真好,跟着这个小老师读谁知道赠是什么意思?[送]你看看,赠的左边是宝贝的贝,意思是把自己最宝贝的东西送给别人了,我们之前有学过《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苏轼写诗送刘景文,那今天这首是谁写诗送给谁?)学生回答[板书:李白、汪伦]那我明白了,李白赠送给汪伦的宝贝就是一首诗呀! 4、介绍汪伦说到这个汪伦呀,他是当地一位有名的人,他和李白一样,性格豪爽,喜欢吟诗对对子,挺有才气,他十分崇拜李白,就邀请他到自己家乡玩,用美酒佳肴盛情款待,游山玩水,吟诗作对,因此两人成了情同手足的好朋友几天以后,李白要走了,古诗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设计意图:运用孩子很熟悉的一首古诗导入新课,将学生从对旧知识的回顾引向新内容的学习,既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通过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了进一步地了解,让他们真正地走进诗文,体验其人、其情,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感知友情 1、提读书要求,学生自由读诗请同学们打开书116页,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认清字开,读准字音,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不懂的字,请教同学或文中的小叶子,开始吧。
2、个别读你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真漂亮,谁能来展示展示?你能把古诗读通顺,不错,你的语音很标准,真行 3、齐读想读的同学一起读吧 4、认识生字 (1)投影出示带拼音生字,学生认读、组词读 课件出示:乘舟欲踏潭(带拼音的) (看,你们的动听的读书声叫生字宝宝吸引来了,你认识它们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咱给他们找个朋友吧!) (2)说说记字方法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字,这个方法好,你用部首表意法来记……)[边说方法,边解释字意,舟字穿插指导写字] (3)脱掉拼音认字词 课件出示:乘舟欲踏潭(不带拼音的) 5、写字 课件出示:乘舟(写在田字格中) (这些字中还有一个生字要求会写,乘字,举起手跟着老师写,我先写一个千字,横要尽量往上靠,再写一个扁扁的北,分布在竖的两边,撇和捺的书写位置要看好,让它乘风而上,展翅高飞下面轮到你们展示写字本领了,乘、舟、汪别写一个,看谁写得又快又好[提醒写字姿势]) (5)评价这是++同学的作品,谁来夸夸他哪儿写得好?你真会观察,是个细心的孩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多种识字的方法来学习在写字过程中,运用联系生活的方法来指导,争取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三、再读课文,感受告别之情 1、齐读古诗 课件出示: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孩子们,瞧瞧,这些生字太调皮,又跑到课文中去了,咱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读得很流利,我略略听出了一些感情 2、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放音乐](老师也想大声地,带上感情读一读,你们想听吗?轻轻闭上眼睛,听听,你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3、学生说说想象的画面你真会想象,我仿佛看到了那送别的地面 4、学习第一行诗 (1)观察插图, 课件出示:插图 (你们看,图上哪个是李白,哪个是汪伦?是从哪儿知道的?真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读读这行诗吧 (2)出示第一行诗 课件出示: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也来读一读吧) (3)理解诗句意思反复读李白乘上小船干什么?那这个将欲行就是快要走了的意思对吧,他要和好朋友分别了,心情如何?带着这种心情再读一读吧!读得怎么样?你也试试吧) 5、学习第二行诗 课件出示: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1)正当李白依依不舍乘舟欲行之时,发生了什么事?(学生说) (2)出示第二行诗,个别读。
(诗中只用了七个字写你这句话,快读读吧!你的意外) (3)理解“忽闻”、“踏歌声”这事李白之前想到了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忽就是忽然,闻字呀,在字典里有这么几个解释 课件出示:闻:①用鼻子闻②有名望的③听见 忽闻的闻是()的意思 这里的闻是什么意思呢?李白忽然听见什么?踏歌声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我设计穿插了对“闻”的理解,训练了学生品味诗句语言的能力 6、感读诗句 课件出示:返回上一张幻灯片 (忽然看到这样的场面,李白心情如何?) 7、再次感读(李白就是这么厉害,一个字,就可以把当时的心情表达出来了,两行诗就可以记下一件事来,快来再读读吧) 8、学习后两行诗(李白看着汪伦带着家人和朋友前来相送,不禁感叹——) 课件出示:桃花潭图片和文字——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理解“一千尺”(用楼层来比较理解,潭水真的有一千尺吗?作者只是想写潭水很深,板书:水深?? (2)理解“不及”(不及是什么意思?) (3)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填一填——桃花潭的水_______, 但是_____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用你们对诗句的理解,填一填这题学生填完,教师出示答案。
是呀,难怪李白会说[学生读诗句]再请一位读,李白是这样想的,在诗里也是这样写的[学生读诗句]再请一位读,所以李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学生读诗句]板书:情更深) 【设计意图:在理解了“不及”的意思后,诗句大意也就迎刃而解了在领会了诗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以后,再设计一个白话的“填一填”巩固了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名句的理解 四、三读诗文,体验深情厚意 1、听“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 课件出示:动画片《赠汪伦》 (汪伦和李白之间怎么会结下这比千尺深的潭水还要深厚的友谊呢?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呢!)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配诗文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2、接故事结尾全班齐读全诗 3、想象他们会讲什么?你就是李白,你是汪伦学生讲,教师评价:真是**的汪伦) 4、读诗:(李白赠送给汪伦的仅仅是一首诗吗?学生说把你的心声读出来吧) 5、又读:(汪伦踏歌送李白,李白写诗赠汪伦,此时,这首诗已经不是单纯的一首诗了,他代表的是两人的厚意与深情,师引读——) 课件出示:点击音频《高山流水》 6、再读:(此时你就是李白,当你登上小船准备离开,回想起汪伦每天热情款待,一起饮酒作诗,望着眼前深深的潭水,一定会感叹——齐读三、四行。
即将分别,李白正想到以后天各一方,不知何时再见此时,忽然听见汪伦在岸上踏歌为自己隆重地送行,低头看着清澈的潭水,诵道——齐读三、四行 【设计意图:利用生动的故事充实诗歌内容,让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在故事的情境之中激发了情感的共鸣,悟文而移情,读文而抒情,真正进入情动辞发、情景交融的境界 五、课外拓展,培养诗意 过渡:船渐渐远去,李白告别了汪伦,他们的友谊谱成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 1、课件出示《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是一位特别重视友情的人,他把与朋友离别的伤感都融入到诗句,一起读一读这首诗吧) 2、课件出示《送元二使之安西》(这也是一首送别诗,是谁送谁?读读吧) 3、这样的送别诗还有很多,希望大家回去收集一些,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我在课堂最后的一点时间里,展示出了其他几首送别诗让学生再次领略这种诗体的风格,希望做到精读一首《赠汪伦》,拓展延伸一组送别诗,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篇二:小学古诗赠汪伦教案 教学目标: 1、根据注释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根据喜好选择一首送别诗,自学并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在班级古诗背诵活动中表现得非常出色,你们愿意为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 1、看谁最聪明,能让动物巧进诗句笼 自在(娇)莺恰恰啼 一行(白鹭)上青天 早有(蜻蜓)立上头 两岸(猿)声啼不住 柴门闻(犬)吠 北风吹(雁)雪纷纷 2、世上颜色千般好,看你填哪种最妙?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万条垂下(绿)丝绦 千里(黄)云(白)日曛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两个(黄)鹂鸣(翠)柳 3、李白诗句垂千古,看谁马上吟得出?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二、交流资料 1、我们刚才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那些了解?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诗人;他的祖籍在今甘肃秦安附近,五岁迁居四川江。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