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曲电子琴伴奏各调常用和弦.docx
6页歌曲电子琴伴奏各调常用和弦一、音乐作品的分析是电子琴即兴伴奏的首要步骤而在分析的内容中,明确歌曲的调式和 主音又是首先步骤 1、明确调式和主音的意义:在音乐中,所有使用的和弦无论是共鸣音 程还是分解和弦、无论是三和弦还是七和弦、无论是协和和弦还是不协和和弦,都是要依附 于某一个调式的,不可能单独存在并且在调式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发挥着它应有的功能和 表现作用在调式的不同音阶上形成的和弦,其调式功能有着各不相同的功能属性和作用; 同一个和弦在不同的调式中,其作用与功能也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一定要先找准调性,无 论是大调还是小调,是西洋调式还是民族调式,都不能含糊只有明确了调式,调性才能找 到主音,才能为伴奏织体的写作提供一个前提性的条件,进而确定与其调式相匹配的主和弦, 属和弦、下属和弦,其他和弦等等2、调式的分类:①大调式:有三种:自然大调,和 声大调,律旋大调其中自然大调应用最广大调式具有明亮的色彩,适于表现明朗抒情、 响亮有力的音乐情绪十二个自然大调(用大写表示):C大调,b D大调,D大调,b E 大调,E大调,F大调,b G大调,G大调,b A大调,A大调,b B大调,B大调,②小调 式:小也有三种:自然小调,和声小调,律旋小调。
其中自然小调是小调式的基本形式,使 用非常广泛小调式具有暗淡的色彩,适于表现柔和、含蓄、忧郁、伤感的音乐情绪 十 二自然小调(用小写表示):c小调,#c小调,d小调,#d小调,f小调,#f小调,e小 调,g小调,#g小调,#a小调,a小调,b小调③中国民族调式一一五声性调式我国 各种民族民间的音乐丰富多彩在这些民族民间音乐中,有一些不同于欧洲大、小调的调式 类别,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以五声音阶和以五声音阶为基础产生的六声、七声音阶,它的基本 特证是:在以宫、商、角、微、羽构成的五声音阶(包括六声音阶、七声音阶)中可以由不 同的音做主音,形成宫、商、角、微、羽五种调式我们将以宫、商、角、微、羽为基础所 产生的五声、六声、七声音阶统称为五声性调式这是中国民族调式的典型代表无论是五 声音阶、六声音阶、七声音阶,也无论是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调式 音级的名称与标记都与西洋大小调式中的音级名称和标记相同如果有缺少的音级(偏音), 则将其名称和标记空出来并且在民族调式中其调式音级的功能与西洋大小调式中的功能基 本一致3、判别调式和主音的基本方法:①由自然音级所组成的大调,叫做“自然大调”。
其音阶的结构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任何能构成这种结 构的音阶都一定是自然大调式,简称大调②由自然音级所组成的小调,叫做“自然小调” 其音阶结构为: “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任何能构成这种结构 的音阶都一定是自然小调式简称小调自然小调式的半音的位置出现在调式音阶的第2 音与第3音之间以及第5与第6音之间③大小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主音上方的III级音, 从主音到中音为大三度,一定属于大调从主音 到中音为小三度,一定属于小调 ④一般 大调的曲子多以135其中的某一音开始,也多以15其中的某一音结束;小调歌曲则以36 开 始,以6作结束因此,如果一首歌曲结束在主音1上,它多半是大调,结束在主音6上它 多半是小调⑤在自己较熟悉的调的和弦中经常出现135这些音,则可断定为大调;例如: 大调的C和弦及小调的Am和弦中经常出现135这些音,则可断定为大调⑥如果歌曲的 结束音不是1 也不是6,就要分析歌曲旋律中调性的倾向旋律中经常出现135这 些音, 则可断定为大调;经常出现613这些音,则可断定为小调⑦在大数情况下,乐曲的结束 音,大多是主音最后的和弦总是主和弦,而主和弦的低音总是主音,很少例外。
二、大 小调式的常用和弦: 根据乐理知道:十二个自然大调,每个大调能产生七个三和弦同样, 十二个自然小调,每个小调 也能产生七个三和弦 自然而然,这些每个大调或小调所产生 的七个和弦,便分别是每个大调或小调自身的常用和弦 1、在自然大调各音级构成的三和 弦有三种: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和减三和弦,共七个其中三个大三和弦分别产生在I级,W级和V级三个小三和弦分别产生在II级,III级和"级减三和弦只有一个,产生在⑷级 上 2、在自然小调各音级上所产生的三和弦,也是三个大三和弦,三个小三和弦和一个减 三和弦但产生这些和弦的调式音级不同其中三个大三和弦分别产生在III级,"级和⑷级 三个小三和弦分别产生在I级,W级和V级减三和弦只有一个,产生在II级上3、调式 中的和弦,根据其表现作用的不同,在三个正音级(I,W,V)上构成的和弦,叫正三和 弦在四个副音级(11,111,",^,)上构成的和弦,叫副三和弦在主音(I)上构成 的和弦,叫主和弦;在属音(V)上构成的和弦,叫属和弦在下属音(W)上构成的和弦, 叫下属和弦调式中的和弦,除主和弦为稳定和弦外,其它和弦都是不稳定和弦4、在音 乐表现中,应用最多的是协和三和弦,即大小三和弦。
不协和的增减三和弦和七和弦用的较 少 5、大三和弦具有比较明亮的色彩,这种色彩是由于根音上的大三度所造成的和大三 和弦相比,小三和弦色彩比较暗淡,这种色彩是由于根音上的小三度所造成的增三和弦具 有向外扩张的特点,减三和弦具有向内紧缩的特点6、每一个大调的分别由音阶的第I 级、第IV级和第V级上构成三个“大三和弦”是基本的和弦这三个和弦出现的频率最多 三、各大调式的常用和弦:根据基本乐理知道:十二个自然大调,每个大调都能产生七个 三和弦大调式的第I级、第III级与第V级是稳定音级,这三个音级能够组成稳定的主和 弦I、W、V级是正音级,在这三个音级上可以构成三个正三和弦11、111、"、切级 是副音级,在这四个音级上可以构成四个副三和弦 1、在自然大调各音级构成的三和弦有 三种: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和减三和弦,共七个其中三个大三和弦分别产生在I级,W级 和V级三个小三和弦分别产生在II级,111级和"级减三和弦只有一个,产生在⑷级上2、 调式中的和弦,根据其表现作用的不同,在三个正音级(I,W,V )上构成的和弦, 叫正三和弦在四个副音级(11,111,",^,)上构成的和弦,叫副三和弦在主音(I) 上构成的和弦,叫主和弦;在属音(V)上构成的和弦,叫属和弦。
在下属音(W)上构成 的和弦,叫下属和弦调式中的和弦,除主和弦为稳定和弦外,其它和弦都是不稳定和弦3、 在音乐表现中,应用最多的是协和三和弦,即大小三和弦不协和的增减三和弦和七和 弦用的较少 4、大三和弦具有比较明亮的色彩,这种色彩是由于根音上的大三度所造成 的和大三和弦相比,小三和弦色彩比较暗淡,这种色彩是由于根音上的小三度所造成的 增三和弦具有向外扩张的特点,减三和弦具有向内紧缩的特点 5、每一个大调的分别由音 阶的第I级、第IV级和第V级上构成三个是基本的和弦这三个和弦出现的频率最多6、 以下是12个自然大调的音阶及由其推算出的各自的七个三和弦:说明:①升号是#,降号 是b,都写在音符前面高音符号是(g),低音符号是(d),都写在音符后面音符与音符之 间用“-”号隔开②大调式的调式音级的名称与标记如下:音级名称:主音,上主音, 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音级标记:I II III W V " W C大调音阶: 1.2.3.4.5.6.7.1①在第I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主和弦)C: 1-3-5②在第IV级上构成 的大三和弦F: 4-6-1 o③在第V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G: 5-7-2。
④在第II级上构成的小 三和弦Dm: 2-4-6o⑤在第III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Em: 3-5-7⑥在第"级上构成的小三 和弦Am: 6-1(g)-3(g)o⑦在第⑷级上构成的一个减三和弦Bdim: 7(d)-2-4-b6D大调 音阶:2.3.#4.5.6.7.#1.2①在第I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主和弦)D: 2-#4-6②在第IV 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G: 5-7-2o③在第V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A: 6-#1(g)-3(g)④在第 II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Em: 3-5-7o⑤在第III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Fm: #4-6-#1(g)⑥ 在第"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Bm: 7(d)-2-#4⑦在第⑷级上构成的一个减三和弦#Cdim: #1-3-5-b7E大调音阶:3.#4.#5.6.7.#1.#2.3①在第I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主和弦)E:3- #5-7o②在第IV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A: 6-#1(g)-3(g)③在第V级上构成的大三和 弦B: 7(d)-#2-#4④在第II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Fm: #4-6-#1⑤在第III级上构成的小 三和弦#Gm: #5-b1(g)-b3(g)⑥在第"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Cm: #1-3-#5。
⑦在第⑷级 上构成的一个减三和弦#Ddim: #2-#4-6-7F大调音阶:4.5.6.b7.1.2.3.4①在第I级上 构成的大三和弦(主和弦)F: 4-6-1②在第IV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bB: b7(d)-2-4③ 在第V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C: 1-3-5④在第II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Gm: 5-b7-2⑤在 第III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Am: 6-1(g)-3(g)⑥在第"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Dm: 2-4-6⑦ 在第⑷级上构成的一个减三和弦Edim: 3-5-b7-#1(g)G大调音阶:5.6.7.1.2.3.#4.5① 在第I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主和弦)G: 5-7-2②在第IV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C: 1-3-5 ③在第V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D: 2-#4-6④在第II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Am: 6-1(g)-3(g) ⑤在第III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Bm: 7(d)-2-#4⑥在第"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Em: 3-5-7 ⑦在第⑷级上构成的一个减三和弦#Fdim:o A大调音阶:6.7.#1.2.3. #4.#5.6①在第I级 上构成的大三和弦(主和弦)A: 6-#1(g)-3(g)②在第IV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D: 2-#4-6o③ 在第V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E: 3-#5-7o④在第II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Bm: 7(d)-2-#4。
⑤ 在第III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Cm: #1-3-#5⑥在第“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Fm: #4-6-#1 ⑦在第⑷级上构成的一个减三和弦#Gdim: #5-7-2(g)-4(g)B大调音阶:7.#1.#2.3.#4.#5.#6.7①在第I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主和弦)B: 7(d)-#2-#4②在 第IV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E: 3-#5-7o③在第V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F: #4-#6-#1④ 在第II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Cm: #1-3-#5⑤在第III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Dm: #2-#4-#6⑥ 在第“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Gm: #5-b1(g)-b3(g)⑦在第⑷级上构成的一个减三和弦 #Adim: #6(d)-b2-3-5bD大调音阶:b2.b3.4.b5.b6.b7.1.b2①在第I级上构成的大三和 弦(主和弦)bD: #1-4(#3)-#5②在第IV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bG: b5-b7-b2③在第V 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bA: b6-1(g)-b3(g)④在第II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bEm:b3-5-b7⑤ 在第III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Fm: 4-6T⑥在第"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bBm: b7(d)-2-4。
⑦ 在第⑷级上构成的一个减三和弦Cdim: 1-b3-b5-6bE大调音阶:b3.4.5.b6.b7.1.2.b3① 在第I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主和弦)bE: b3-5-b7②在第IV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bA: b6-1(g)-b3(g)③在第V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bB: b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