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高温环氧树脂.ppt
21页耐高温环氧耐高温环氧树脂树脂 目录目录研究背景及研究目标研究背景及研究目标1实验部分实验部分2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与讨论3结论结论4第一章第一章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引入耐高温基引入耐高温基团或耐热杂原团或耐热杂原子提高耐温性子提高耐温性固化剂提高固化剂提高耐高温性耐高温性耐高温环氧树脂的改性耐高温环氧树脂的改性第一章第一章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vF 核外电子结构:核外电子结构:1S22S22P5 v含氟树脂特征含氟树脂特征 ((1)低表面自由能)低表面自由能 ((2)超常的耐候性)超常的耐候性 ((3)突出的耐盐雾性)突出的耐盐雾性 ((4)优异的耐污性)优异的耐污性 研究目标研究目标v通过双酚通过双酚AF与环氧氯丙烷反应,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研究不同反应条件下所合成树脂研究不同反应条件下所合成树脂的环氧值高低的环氧值高低v研究氟元素引入后环氧树脂各项研究氟元素引入后环氧树脂各项性能的变化性能的变化实验部分实验部分—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实验部分实验部分—流程图流程图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与讨论v第一节第一节 双酚双酚AF环氧树脂的表征测试环氧树脂的表征测试 1.1环氧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环氧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1.2红外光谱红外光谱v第二节第二节 双酚双酚AF环氧树脂固化产物的表征测试环氧树脂固化产物的表征测试 2.1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 2.2热重分析(热重分析(TG)) 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第一节第一节 双酚双酚AF环氧树脂表征测试环氧树脂表征测试1.1环氧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环氧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1.1环氧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环氧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vNaOH-EtOH溶液的浓度计算公式为溶液的浓度计算公式为其中:其中:m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V1 —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所用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所用 NaOH的体积,的体积,ml V2 —滴定空白组所用的滴定空白组所用的NaOH的体积,的体积,ml1.1环氧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环氧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1.1环氧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环氧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v环氧值环氧值E E按下式计算按下式计算: :V V1 1’—’—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V V2 2’—’—试样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试样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N-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W-W-树脂试样重量,克树脂试样重量,克; ;1.1环氧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环氧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1.1环氧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环氧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1.1环氧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环氧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v((3)在反应过程中,由于反应放热,导致体)在反应过程中,由于反应放热,导致体系温度上升过快,一方面出现暴沸现象,另系温度上升过快,一方面出现暴沸现象,另一方面增加了环氧氯丙烷的水解速度,破坏一方面增加了环氧氯丙烷的水解速度,破坏了原料的摩尔比,使得产品的环氧值下降。
了原料的摩尔比,使得产品的环氧值下降1.2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第二节第二节 双酚双酚AF环氧树脂固化环氧树脂固化 产物的表征测试产物的表征测试v将所的环氧树脂与一定量的酸将所的环氧树脂与一定量的酸酐类固化剂混合均匀酐类固化剂混合均匀v并在配胶完成的同时将产物浇并在配胶完成的同时将产物浇铸成型铸成型2.1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v将将15mg分析样品放入小坩埚中,在分析样品放入小坩埚中,在NETZSCH STA 409 PG/PC热分析仪上,以热分析仪上,以10℃/min的速度逐渐升温,观察曲线的变化的速度逐渐升温,观察曲线的变化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结论结论((1)双酚)双酚AF:环氧氯丙烷环氧氯丙烷=1:10, NaOH的质量分数为的质量分数为28.157% 反应温度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反应时间4.5h 得到双酚得到双酚AF环氧树脂环氧值为最高环氧树脂环氧值为最高 ((2) 引入氟原子后,环氧树脂的分解温度达引入氟原子后,环氧树脂的分解温度达340℃左右,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
左右,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致谢致谢 感谢所有关心我帮助过我的感谢所有关心我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老师、同学和朋友在此对他们表示最由衷的在此对他们表示最由衷的谢意!谢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