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云南傣族园导游词(19篇).docx

47页
  • 卖家[上传人]:办****家
  • 文档编号:597100436
  • 上传时间:2025-01-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59K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云南傣族园导游词(19篇)关于云南傣族园导游词(精选19篇) 关于云南傣族园导游词 篇1   傣族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橄榄坝,景区内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占地面积3.36平方公里,预计投资1.5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完成第一期投资4200万元,已完成土地征用,道路修建,旅游购物区地下水管、电线的埋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旅游景区大门楼、迎宾广场、老景区的包装、村寨旅游线路、江边活动区、旅游购物区、烧烤场、泼水广场、大型露天剧场 已于99年8月1日开门迎客  迎宾广场:对游客进入傣族园进行傣家礼仪欢迎  曼松满古佛寺: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佛寺之一,主要向游客展示佛教文化活动,如赕佛、颂经、拜佛等活动  傣家村寨参观:主要向旅客展示傣家民居、庭院风光,体验傣家生活习俗,感受做一天傣家人的生 活乐趣江边活动区:村民大规模的节庆活动区,用于放高升、燃发孔明灯、斗鸡等民俗活动 赶摆购物区:卖傣家烧烤、织绵、民间工艺品、傣包、木雕艺术品等,品茗版纳名茶的茶道欣赏,品尝傣家特色的风味餐厅  泼水广场:景区主要活动区,每天举行上100人专业泼水队伍的大型露天剧场。

        园内傣族自然村:大型泼水活动,让游客直接参与,体验天天泼水节的乐趣,感受傣家泼水节的热烈场面  露天剧场:以歌舞的形式真实准确地反映傣族传统文化精粹,再现傣王招亲的历史渊源,反映傣家生活习俗,100余名演员,规模宏大,场面壮观 关于云南傣族园导游词 篇2   西双版纳傣族园,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风景区,属国家4A级景区傣族园并不完全是一个人造景区,而是在原来5个保存较好的傣族村寨,曼将、曼春满、曼听、曼乍、曼嘎的基础上建成的景区面积336公顷,南傍澜沧江,北依龙得湖,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傣族的历史文化和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也可以体验傣家的生活习俗,还可以观赏传统手工艺制作、民间歌舞等文化艺术各位朋友,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村寨叫曼将在傣语中,曼是寨子之意,将是指篾圈或篾套,专用来搬石头的,曼将即“篾套寨”  傣族的传统民居就是傣家竹楼,属于干栏式建筑,分上下两层,下层用于堆放杂物、停放车辆和关牲口,上层用来居住,这儿以前常有野兽出入,住在楼上不但可以防止野兽侵犯,还可以防潮防震现在我就带大家去傣家做客,在新中国建立之前,竹楼的楼梯级数越多代表房东地位越高,土司家的楼梯一般在9级以上。

      大家请注意,进屋之前要拖鞋,傣家的楼上可分为三个部分,阳台、客厅和卧室阳台上放着装水的器皿,专供家人洗澡用;客厅里这根吉祥柱,据说摸一下可以带来好运,和客厅一墙之隔的就是卧室,卧室是不准外人进入的,因为傣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相信人有灵魂,一家人的灵魂就关在卧室内,如果外人进了卧室,就会惊动了灵魂  傣家人向来“男善建筑,女善耕织”,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纺车和织机就是傣族妇女用来织锦的,织出的就叫“傣锦”,在历史上中国名锦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家人世代用纺车纺成线,织成布,她们织出来的图案可分为几何图形、花草树木图案和象征吉祥如意的飞禽走兽图案,不同的图案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五颜六色的筒裙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象征吉祥,大象图案象征五谷丰登  一般傣族村寨的寨与寨之间,只有一条马路和一道门就能隔开,我们现在出了这道门,过了这条马路,就是第二个村寨了,这个村寨叫做曼春满,春满的意思是花蕊园,曼春满就是花蕊园寨  我们在曼春满重点参观的是曼春满佛寺,它距今已有千年,曼春满佛寺是橄榄坝的中心佛地,重大的佛教活动日,坝子里的信徒和各个佛寺里的和尚都要来此朝拜  佛寺大门里面的两座供台,专门用来摆放施舍给飞禽的食物,以示佛教的恩德。

      金塔是佛寺的标志,金塔对面的阁楼称为诵经阁,是和尚传授经文的地方,其他人不准出入寺内高大塑像是佛主释迦牟尼,在佛像后面有一棵菩提树,菩提树在佛教里意义重大,当年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成佛的佛像左边的曼春满佛寺著名的20幅壁画,讲述“召爹米转世”和“释迦牟尼的故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中靠右的一幅讲述“勐罕来历”,勐,指“地方”,罕,指“卷起”,即卷起来的坝子传说,佛主释迦牟尼到这个地方来传教时,当地的让人们用白布铺地迎接,因为路太长而白布不够用,人们就将白布铺了又卷,卷了又铺直到曼春满,释迦牟尼感动至极,赐名勐罕佛寺内还悬挂着长白布条,是傣家人用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下面我们参观一下傣家的贝叶经贝叶经是傣族园内七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傣族的文字都是刻在贝叶经上的,用贝叶来记载傣族的诗经、传说等  贝叶经可保存上千年,时间越长,字迹越清晰,一直流传至今  现在我们就进入曼乍,意为“厨师寨”,这个寨子因为过去是专门为土司衙门培养做饭菜的人而得名傣家人农闲时分,常常自得其乐的表演民族舞蹈,大家既是演员又是观众请听,现在正是赞哈为大家献歌,赞哈在傣语里是歌手的意思,赞哈调较稳定,歌词是即兴的,她现在唱的大意是:欢迎远方的客人来的傣族园,希望各位朋友玩的开心,旅途平安。

      现在奏的管乐叫做“必”,也就是竹笛,是赞哈演唱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乐器  各位请看,那边表演的是傣族民间舞蹈,拳舞傣族民间舞蹈的特点是:以膝部柔美起伏,身体和手臂的三道弯造型,小腿的敏捷运用,加上眼神的巧妙配合,使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在这里,你还可以欣赏到葫芦丝表演和纹身舞等节目  接下来请大家和我坐上电瓶车前往第四个村寨,曼听曼听的意思是种花人居住的寨子,另一种说法“听”是停留的意思曼听大白塔建于唐朝,它的造型像一个串起来的葫芦寺内释迦牟尼佛像为橄榄坝之最,院内的诵经阁是一位泰国华侨捐资修建的离白塔不远处有一口井,这就是公主井相传,修建白塔时,曾得到老挝公主的资助,公主亲自到曼听视察,很快挖掘了这口水井,可惜公主的生命太短暂,大白塔刚建好,她就离开了人世公主井旁有一奇观,就是塔包树,这其实就是一棵菩提树长在塔里面,是一种植物寄生现象,先有塔,后有树,傣族的村民一直把它视为神圣之树  旁边这棵古树叫“将军树”,在树上栓一根红线,可保佑您一生平安  各位朋友,游览完曼听后,我给大家的讲解就结束了,接下来的时间留给各位自由参观,你们可以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看傣族园内的七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去孟巴拉纳西剧场观看精彩的歌舞表演,还可以去泼水广场参加泼水节。

      今天和大家的相伴非常开心,在讲解中有很多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谢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大家接下来有一个愉快的旅程 关于云南傣族园导游词 篇3   今天我们去了傣园,傣园是几个傣族村落合在一起的大型村寨,非常大  我们一到傣园便发现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旅游景区而是傣族人民居住的一个超大型村子我和爸爸租了台电动车,驶去前面打探一下情报……  这个傣园果真和我预料的一样,其实就是一个加大版的沙岗墟,但是物资种类比沙岗墟多多啦大家在里面东走走西逛逛,体验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咦?”我和爸爸一路根据路牌指引,来到了泼水广场,发现今天有泼水节的活动,我仔细想了想,不对啊,今天不是泼水节啊上网查了查资料,原来傣园天天欢度泼水节,是个招揽游客的项目  到了泼水时间,啊——好“黑”啊!一套泼水服就要60元(租借的),而且楼上的雅座一人就要30元,楼下的每一个座位都要买他们店里的东西才能坐除了参加泼水活动的人,我们本着节约的精神,就在免费的大棚里休息  哇,主持人坐在大象上主持的呀!泼水时间到了,只见主持人让那些傣族姑娘进场做一些仪式,接着让我们跟着传统习俗一起歌舞,再接着就到了激动万分的泼水时刻了参加泼水节的人们分为左右两方对峙,气氛十分凝重,主持人的一声令下打破了这份凝重。

      双方二话不说先就是一顿乱泼,后来根本都分不清敌我了,乱成一团但是所有人都不示弱,看着乱泼并不能损对方的士气,有人便进行一对一的公平对战,当然,也有多人混战  接着我们将视角转向小伙伴们,他们对战的是本地的几位傣族姑娘,只见我们中最小的一员“虎将”——元宝哥用力地舀起一大盆水,举过头顶,然后手一晃全部倒在自己的头上,大家哈哈大笑,元宝自己也笑了小詹小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了对方一阵倾盆大雨,傣族姑娘也不是吃素的,毕竟泼过那么多场水,懂得配合一人泼完另一人上,泼给小伙伴的水密集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就这样大家你泼我一下,我泼你一下的交替着泼水  开心的时候时间总是过的很快,泼水时间结束之后大家都显得意犹未尽,小伙伴们约好泳池再战之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傣园 关于云南傣族园导游词 篇4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来到着名的傣族聚居区,橄榄坝,我就是大家今天行程的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颇具少数民族特色的着名旅游景区——西双版纳傣族园,希望我能让大家满意  傣族园并不就是一个人造的景区,而就是在原来的曼将、曼春满、曼听、曼乍、曼噶5个保存最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组成的基础上,兴建的人与自然文景区景区面积339公顷,南临澜沧江,北依龙得湖。

      这5个村寨现有居民326户1536人,他们世世代代都就是以农耕为业,创造和传承了灿烂的本民族优秀文化在这里可以充分了解傣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接触神秘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可以体验浓郁的傣家生活习俗,观赏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民间歌舞等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也可以尽情去参与到欢乐的泼水节中  曼将寨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村寨叫曼将傣语曼,即寨子之意;将,就是指篾圈或篾套,专用于搬抬大石头,曼将即“篾套寨”大家看这些原滋原味的傣家竹楼就就是传统的傣族民居,属于干栏式建筑,分上下两层,下层用于堆放杂物、停放车辆和关牲口,上层就是住人的从前这儿还就是一片森林,常有野兽出没,住在楼上可以防止野兽侵犯,并且可以防潮防震  现在,我带大家去傣家参观做客,大家注意,进屋之前要脱鞋;傣家人行礼之后,各位要在胸前双掌合十,微微弯腰,答礼致谢  大家看着楼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是房东地位的象征,级数越多地位越高,土司家的楼梯一般在9级以上楼上分为三个部分:阳台、客厅、和卧室客厅和厨房就是一个大的通间,这根柱子就是吉祥柱,据说摸一下可以带来好运!柱子加工成多面体,就是为了防止毒蛇顺着柱子爬入房内和客厅一墙之隔的就就是卧室,这就是不允许外人参观的。

      因为傣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相信人有灵魂,一家人的灵魂就关在卧室里,如果外人打开了门,就惊动了灵魂进入卧室有两扇门,靠里面的门就是供老年人出入的,靠楼梯的门就是供年轻人出入的卧室里面就是一个通间,傣家人隔帐不隔墙,代表全家人的心永远相通,没有隔阂,只就是以颜色来区分:老年人用黑色蚊帐,新婚夫妇用红色蚊帐,年轻人用白色蚊帐卧室里有根大柱就是升天柱,平时家里人不得随便靠在上面,也不能挂杂物,只有当家中的老人死后才能将遗体靠在这根柱旁沐浴、更衣,让死者的灵魂通过木柱升天  傣家人以“男善建筑,女善耕织”而闻名各位现在看到这纺车和织机就是傣族妇女用来织锦的,织出的锦叫“傣锦”,在历史上就是中国名锦之一,史称“五彩娑罗布”傣家的织锦历史悠久,就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史料记载,唐代时傣族先民就用攀枝花纺纱织布傣家的女孩长到12岁时就开始学习织布绣花,她们织出来的图案可分为几何图形和花草树木图案,造型抽象、夸张、变形,十分神秘,尤其象征吉祥和睦的图案更加美妙如织五颜六色的筒裙就是为了纪念祖先,织成孔雀图案象征吉祥,织成大象图案象征五谷丰登  曼春满  一般傣族村寨的寨与寨之间,只有一条马路和一道门就能隔开了。

      我们现在出了这道门,过了这条马路,就属于第二个村寨了,这个村寨叫做曼春满  春满的意思就是花沁园,曼春满就就是花沁园寨西双版纳的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村村有佛寺,寺寺有佛缘待会参观佛寺时大家要注意一些禁忌,不该说的话不要乱说;拜佛一定要诚心不能摸和尚的头和袈裟,不能拍打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