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上蒜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21页
  • 卖家[上传人]:zh****71
  • 文档编号:222518238
  • 上传时间:2021-12-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5.71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上蒜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 ) A.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则①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B.若X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可能代表甲状腺激素 C.若X表示人体排出的尿量,则②可能代表抗利尿激素 D.若X表示血糖含量,则②可能代表胰高血糖素参考答案:A2. 如图所示的四个遗传图谱中,不可能是伴性遗传的一组是( )A B C D参考答案:A3. 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条件下,C02释放量和0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浓度为c时,厌氧呼吸最弱B.氧浓度为d时,需氧呼吸强度与厌氧呼吸强度相等C.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D.氧浓度为b时,厌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需氧呼吸的5倍参考答案:D在氧气浓度为d时,吸收的氧气和释放的CO2相等,此时只进行需氧呼吸,在氧气浓度为a时,完全无氧的条件下,厌氧呼吸很旺盛,分解有机物很多,不适合贮存植物,应在低氧条件下贮存4. 植物细胞中,C6H12O6的生成和彻底分解依次发生在( )A.叶绿体、线粒体 B.线粒体、内质网C.叶绿体、细胞溶胶 D.叶绿体、细胞溶胶与线粒体参考答案:D5. 寒冷的冬天,同学们早晨走出家门,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 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减少机体能量需求B. 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D. 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参考答案:A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以增加产热量来维持体温,A错误;低温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B正确;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以增加产热量,C正确;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等现象,使得机体减少散热量,D正确考点定位】体温调节【名师点睛】寒冷环境中→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量(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量(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6.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可以分解图中的1、2和3三种细胞的细胞壁B.水绵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一般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C.蓝藻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是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图4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参考答案:B7. 要将从土壤中提取的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开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A.含五大类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B.加入某种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C.含蛋白胨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D.无氮的选择培养基上参考答案:D8.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A.剪取5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 B.右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M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L细胞的一半参考答案:B9.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狗的长毛和卷毛 B. 猫的白毛和黑毛C. 水稻的高茎和玉米的矮茎 D. 人的身高和体重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故B正确。

      A和D中的性状是不同的性状,C中属于不同的生物,故AC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相对性状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 下图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图解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在强光下同一叶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才直接供自身光合作用利用B.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只来自水,而呼吸作用产生的[H]只来自有机物C.耗氧量相同的情况下,同一植株的绿色细胞和非绿色细胞产生ATP的量可能相同D.在强光下一株植物叶片上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上图中所示的全部过程参考答案:C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健那绿是一种活体染色剂 B.健那绿具有专一性 C.健那绿可以把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D.健那绿无法通过生物膜参考答案:D12. 如果人体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全部是葡萄糖,那么当人体剧烈运动时,O2的消耗量和CO2的释放量之比为( )A.O2:CO2 =1:1 B.O2:CO2﹥1:1 C.O2:CO2﹤1:1 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A13. 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 )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B.在酵母菌体内获得干扰素C.在青霉菌体内获取青霉素D.在大肠杆菌体内获取胰岛素参考答案:C14. 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有几项( ) ①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②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③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香料等 ④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参考答案:C15.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参考答案:D16. 下图表示限制酶切割某DNA的过程,从图中可知,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点是 ( ) A.CTTAAG,切点在C和T之间 B.CTTAAG,切点在G和A之间 C.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 D.CTTAAC,切点在C和T之间参考答案:C17.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复性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其简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PCR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A.PCR技术是在实验室中以少量DNA制备大量DNA的技术B.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C.PCR技术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指数方式扩增D.应用PCR技术与探针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参考答案:C【考点】L3: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分析】PCR技术的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条件包括: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PCR技术使DNA以指数的方式扩增,即约2n.【解答】解:A、PCR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A正确;B、PCR技术需要模板DNA,且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B正确;C、PCR的原理就是DNA的复制,原料应该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C错误;D、应用PCR技术与探针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PCR过程图,考查PCR技术和DNA复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PCR技术的概念、原理、条件和扩增方式等知识,并注意与体内DNA复制进行区分,能分析题图,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8. 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鲸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 A.1 kg B.10 kg C.125 kg D.1000 kg 参考答案:C19.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一条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中含有的羧基数目和氧原子数目至少为1和nB. 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16个肽键C. n条由m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中,完全水解共需要(m-n)个水分子D. 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水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氢参考答案:A20. 如图为哺乳动物(羊)的生殖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个体2为克隆动物,c为高度分化的体细胞B.个体2的遗传性状与提供c细胞的羊不完全相同C.产生动物个体1与动物个体2的生殖方式是不同的D.e细胞为完成减数分裂的卵细胞参考答案:D21.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外界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B22. 下图表示改造哺乳动物遗传特性的三种途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获得动物1的受体细胞通常是受精卵 B.动物2体内各体细胞的基因种类相同C.获得动物3的重组细胞具有全能性 D.上述动物的获得均需运用胚胎移植参考答案:B23. 现有基因型为Rr的豌豆植株若干,取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这些幼苗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参考答案:B2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D.草本阶段在灌木阶段之后参考答案:A【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群落演替的过程可人为划分为三个阶段:(1)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入侵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2)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3)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总的来说,是从简单到复杂,由脆弱到稳定,碳积累与消耗最终趋于平衡.【解答】解:A、草本阶段逐渐发展到灌木阶段,其中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A正确;B、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高于草本阶段,B错误;C、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错误;C、草本阶段在灌木阶段之前,D错误.故选:A.25. 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细胞的多样性和细胞的作用C.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艰难曲折的过程参考答案:C26. Ⅰ型、Ⅱ型糖尿病的比较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受体Ⅰ型糖尿病患者不足正常Ⅱ型糖尿病患者正常不足A.胰岛β细胞以胞吐方式分泌胰岛素 B.胰岛素可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C.注射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