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昌江县矿区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一面课件 苏教版.ppt
15页一 面,阿 累,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作者简介,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1909年1月生,江苏涟水人他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后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被官方侦悉,迫令出境1936年返回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1937年抗战开始,他参加了此后一直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和行政工作《一面》是作者1936为纪念鲁迅逝世而作速读课文,归纳: 这“一面”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提示:找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句按时间顺序复述,讲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我”到内山书店去避雨,在书店时“我”想买《毁灭》但钱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向我推荐《铁流》一书,并把《毁灭》这本书送给了“我”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写这“一面”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跳读课文,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阅读,细心体会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3)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文章还有哪些地方写到了鲁迅先生的“瘦”呢?,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他的手多瘦啊!,这三处外貌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点: 都突出了一个字:“瘦”,思考问题:,文中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些外貌描写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从这些外貌描写中我们更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崇高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力量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对 话 心 情 我的感受,“疑惑”“不平常的人”,疑惑敬佩,“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惊异地望”,惊异、震动,“哦!您,您就是——”,“结结巴” “欢喜得快 要跳起来”,激动狂喜,“我那一本,是送给你的鼻子里陡然一阵酸”“恭敬地鞠了一躬”,感谢、崇敬,“一面”给了“我”极大鼓舞,使“我”获得了生命的支柱。
鲁迅先生对我的关心、鼓励,鲁迅先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品质,这些都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起头呢?,谈一谈:学习了《一面》后,你对鲁迅先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鲁迅有着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总结:,本文详细地叙述了作者与鲁迅先生的一次会面经过,并从不同的角度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进行了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顽强斗志和革命精神总结回顾,一 面,邂逅一面,,会面缘起,会面印象,,外貌清瘦得教人担心 语言朴素得像真理 感情深如同志、战友、师父,,不忘一面,,有了支持 添了力量,,叙—叙中有议—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