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陌上桑》与《咏上总末》中女性形象塑造.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382287
  • 上传时间:2021-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陌上桑》与《咏上总末》中女性形象塑造《陌上桑》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名作,取自《乐府诗集》自古就 有一曲《陌上桑》,千秋乐府诗的说法它以流畅的文笔,华丽的辞藻犁 造了 “罗敷”这位女性形象,为广大民众所喜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典 型形象《咏上总末 珠名娘子一首并短歌》是高桥虫麻吕所做的一首和歌, 取自H本最古老的和歌集《刀叶集》,高桥虫麻吕是“万叶诗人”中极具 个性的一位,他擅长以传说故事为题材创作和歌《咏上总末珠名娘子一 首并短歌》中的“珠名娘子”也是一位貌美如花的经典文学形象口本古典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深刻渊源例如《万叶 集》的编纂就深受中国《诗经》的影响仅从《万叶集》卷头歌《御?歌》 来看,它与《诗经》卷首的《关雎》-1 •分相似,一个在浅山冈上采野菜, 一个在河流溪畔采摘荐菜,都表现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情愫,又 带有一种“发乎情,止乎礼义”,“乐而不淫”的韵味而作为“万叶诗人” 中的高桥虫麻吕,其自身就深受汉魏乐府诗的影响下文将浅谈一下《咏 上总末 珠名娘子一首并短歌》与《陌上桑》中女性形象的塑造的异同《陌上桑》口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细绮 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 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跚蹦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儿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二.《咏上总末珠名娘子一首并短歌》上?(7)周淮◎珠名娘子总?tr歌一首、并它疋短歌①4- 安房梓弓周淮①珠名怎 胸?①?色我妹腰?育甘娘子花①如?族疋立疋鮎才玉?道往 < 人肚拊①力讨亍< 道行力V疋 召(壬卞 < (二?(二至 O g (i予的 己妻? n •C乞u -奉召人皆①力Y迷-n Jj: d L 寄r妹总 z: (i n r it反歌金?人人①来立疋瓜夜中V右身出lYW逢◊疗召附译文:《咏上总末珠名娘子一首并短歌》上总国周淮,毗连安房地。

      周淮有一女,珠名人人知宽胸深丰满,封妖如赢细女有丰姿好,端庄胜花丽伫立面含笑,过路人不去忘行已行路,停步自止息不经召呼换,却来女门际更有邻家主,事先别已妻不须女张手,捧钥来献递众人迷若此,容艳娇柔意阿妹以自恃,纵情事嬉戏反歌人来门前立,金门紧紧闭夜半身不顾,出外得相遇罗敷与珠名娘子人物塑造中的异同点从对主人公的直接描写来看罗敷是通过其艳丽高雅的服饰,亮丽的配饰,雅致的采桑器物等方面 勾画罗敷的美丽,而珠名娘子则通过丰乳细腰来展现其卓越风姿相比较 而言,珠名娘子的刻画更加大胆开放,借助对女性肉体的描述展现其美丽, 而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却较为少见,中国古典文学多采用委婉的表现手 法,体现“乐而不淫”的韵味从对主人公的间接描写来看 首先从环境描写来看,罗敷的出场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她透过点点滴滴的阳光在林间采桑,环境铺垫丰富,烘托形象鲜明而相比而言, 珠名娘子就较为简洁,仅涉及其所在住址其次两者都通过他人的反应侧面揭示了两位绝代佳人而不同在于珠名娘子到了令他人抛妻献家的地步,这与中国的传统道德观相违背,最典 型的算是《孔雀东南飞》中的对抛妻行为的批判,这违背了中国人的传统 道德观念从表达情感来看罗敷勤劳,机智,勇敢,不畏权贵。

      如果说前文对其美貌的称赞是勾 勒了罗敷的形象,那点睛之笔就在与罗敷的夸夫,这种表里如一的“美”, 正是作者想想读者传达的正能量,也塑造了罗敷“好女”的形象相反, 珠名娘子纵情嬉戏,夜半私会,塑造了一个迷惑人心,“妖妇”的形象从反歌与“夸夫诗”来看反歌内容与和歌一致,旨在强化珠名娘了纵情嬉戏,放荡不羁的形象, 其表现形式不遵循严格的诗律而罗敷的夸夫诗则是与前文内容承接,通 过高贵的夫君与低劣的使君的对比,使得使君无地自容,表现形式为严格 的五言律诗出现异同点的原因分析罗敷与珠名娘子的人物刻画中多处相同点,不难看出高桥虫麻吕汉诗 造诣颇高,深受汉魏乐府诗的影响,这也是其时代的日本诗人具有的普遍 特色而不同点的出现,笔者粗认为有一下两点首先,从编纂机关來看,《乐府诗集》本身由掌管音乐的机关收集,“乐 府”这一本音乐的机关最甲设立于汉武帝时期,歌词的来源有二种:一部 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无论是哪一种来源,都不可 能收录肉欲描写,纵情淫欲的诗歌在里面而《万叶集》主要由大伴家持 编纂,其对和歌开放宽容的态度促使了和歌的多样性其次,从中国文学和口本文学本质上來看,中国文学也深受儒教礼仪的影响,偏于理性,主流向上,民歌也多采用“乐而不淫”的原则。

      而日 本文学注重现实的性情,细腻温和,逐渐走向艺术之上的道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