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紧迫性和关键点研究.doc
5页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紧迫性和关键点研究郭利2012-6-28 10:13:18 来源:《中国信息化》2012年第05期 主要研究领域:电子政务、数字鸿沟、两化融合、产业政策、区域信息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更高要求推进“两化”融合没有国外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顺应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现实要求,走中国特色的“两化”融合之路本文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以及“两化”融合的发展成绩和问题,对当前我国推进“两化”融合的紧迫性和关键点进行了研究 一、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当前,我国正处于全球信息化深入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加速相交汇的历史时期,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是主动顺应和积极推动这种趋势,实现信息化基础上的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选择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信息化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发展中国家也在谋求新一轮国际发展格局中赶超发展的可能途径,这些为我国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应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必然要求。
2010年下半年以来,多数发达经济体经济数据表现疲软,失业率高居不下从国内看,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运行态势,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应对国际竞争格局调整的战略举措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效途径两化”深度融合能够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牵引作用,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从而促进我国工业转型升级 二、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工业企业对“两化”融合的认识均有了实质性的提升,大型骨干企业基本实现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智能化的工业产品全面普及,先进的研发、生产、管理、经营模式不断涌现,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及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工业企业对“两化”融合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统一和提升大多数企业通过推进“两化”融合,逐步认识到“两化”深度融合是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的关键,是企业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大多数企业逐步将“两化”融合工作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智能化工业产品全面普及,产品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产品智能化是工业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标志,综合体现了工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工业企业通过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等方面的融合,支持在工程机械、汽车、家电等工业产品中融入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显著增强了工业产品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拓展其功能、提升其性能 研发设计手段不断创新普及应用,研发设计效率大为改善工业企业通过创新研发设计手段,应用产品数据管理、网络并行研发、虚拟设计、多学科协同研发等先进技术,有效整合了跨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的研发设计资源,提升了研发效率 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普遍形成,生产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普及提高,基于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支撑的新型生产管理模式,如定制化生产、精益生产、供应链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普遍形成,提升了生产管理的效率 行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企业交易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在“两化”融合环境下,工业企业加速变革企业采购、销售的方式,不仅提升了交易效率,而且使得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骨干企业逐步实现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创新发展模式,提升竞争力。
随着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一部分行业骨干企业不断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两化”融合环境下的各业务环节之间的综合集成水平,创新了企业发展模式,有效地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三、我国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关键点研究 尽管我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我国工业领域发展仍旧存在很多问题,要注重通过“两化”深度融合提升以上环节的能力,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我国工业由大变强 提升工业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是“两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工业装备是一个国家工业的脊梁,先进的装备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装备制造业企业必须不断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围绕装备产品设计、制造、检测、试验条件,快速提升研发和制造能力,降低成本,节能降耗减排,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工业装备、工业设备设施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提升我国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两化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通过“两化”融合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质性提升,提升我国工业产品的品种、质量、性能和附加值等,提高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当前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之一 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发展是制造业“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继续探索通过提升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售后维护乃至回收处理全生命周期信息跟踪和反馈能力,加强产品生命周期的管控能力,实现服务延伸,促使产品的价值由加工环节向研发、维护保养等价值链高端环节跃升。
提升工业节能减排水平是“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矛盾尤为突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尤为艰巨亟需通过“两化”融合实现对能源资源的有效调控、配置和优化,提高能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降低制造业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工业转型发展 提升工业企业IT治理水平是“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企业在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业务流程的重新梳理、优化甚至改变因此,良好的IT组织架构和体系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首先,需要企业高度重视、直接决策和强力贯彻执行,形成以两化融合促进企业制度完善从而支持“两化”融合项目实施的良性循环,从而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成功实施其次,企业组织结构要能够适应“两化”融合下的企业流程重组或企业组织结构再造,要准确定位信息技术部门在企业中的作用,将IT部门与业务部门紧密融合再次,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对职工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管理信息化的透明也会激发个性化管理和竞争意识的增强,从而有效提升人均劳动生产率、提升管理效率,以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