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成型(2)..ppt
37页授 课 人:刘东雷(博士) 单 位: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系 所:材料成型系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缠绕成型工艺及应用 目 录 v概述 v芯模 v缠绕规律 v缠绕成型工艺 v课后作业 学习内容 3.1 概述 3.2 螺旋缠绕线型 3.3 转速比 3 缠绕规律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3.1 概述 1. 缠绕规律的内容 2. 缠绕线型分类 描述纱片均匀、稳定、 连续、排布在芯模表面 ,以及芯模与导丝头间 运动关系的规律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1) (1) 纤维既不重叠又纤维既不重叠又 不离缝,均匀连续不离缝,均匀连续 布满芯模表面布满芯模表面 (2) (2) 纤维在芯模表纤维在芯模表 面位置稳定,不面位置稳定,不 打滑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2. 缠绕线型分类 环向缠绕 纵向缠绕 螺旋缠绕 芯模绕自轴匀速转动,导丝头 在筒身区间作平行于轴线方向 运动芯模自转一周,导丝头 近似移动一个纱片宽度的缠绕 该法只能缠绕直筒段,相邻 纱片之间相接而不相交,其缠 绕角在85°~90°之间。
环向缠绕 缠绕角通常 为85-90° 封头 纱带筒身 b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纱片螺距:纱片螺距: W=πDctgα 纱片宽:纱片宽: b=Wsinα = πDctgαsinα =πDcosα 环向缠绕参数关系图 D πD α b W D α W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2) 螺旋缠绕 螺旋缠绕 又称测地线缠绕,芯模绕自身轴线匀速转动,导丝头按 一定的速比要求沿轴线方向往复运动芯模的筒身和封 头上就实现了交叉缠绕其缠绕角一般为45°-70° 每条纤维都对应于极孔圆周上的 一个切点,相同方向邻近纱片之 间相接而不相交,不同方向的纤 维则相交当纤维均匀缠满芯模 表面时实际以构成了双层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芯模绕自轴匀速转动,导丝头依特 定速度沿芯模轴线方向往复运动 可以缠绕圆筒段,也 可缠绕端头(封头) 纤维缠绕轨迹: 由圆筒上的螺旋线和 封头上与极孔相切的 空间曲线组成 螺旋缠绕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3)纵向缠绕 (又称平面缠绕) 导丝头在固定平面内 做匀速圆周运动,芯模绕 自轴慢速旋转,导丝头转 一周,芯模转动微小角度 ,反映在芯模表面上近似 一个纱片宽度。
平面缠绕 纱片与芯模轴线间成0°~ 25°交角,纤 维轨迹是一条单圆平面封闭曲线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平面缠绕、缠绕角的正切值 : 平面缠绕参数关系图 纱片与芯 模的交角 r1、r2—两封头极孔半径; lc—筒身段长度; le1、le2—两封头高度 lc le1 le2 2r1 2r2 b a D △θs πD lc b α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平面缠绕的速比: 单位时间内,芯模旋转周数与导丝头绕芯模旋转的圈数比 或绕丝头转一圈时导丝头绕芯模旋转的圈数 纱片宽度 缠绕角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证明 : 因为芯模转一周时,恰好纱片在芯模上布满一 层设此时导丝头转了n圈,由速比定义有: 在芯模筒段,纱片的有效宽度 b b’ lc le1 le2 2r1 2r2 b a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缠满整个筒体的必要条件: = 则: b b’ 作业:1、什么是螺旋缠绕? 2、写出平面缠绕速比的表达式并加以证明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3.2 螺旋缠绕线型 3.2.1 纤维在芯模表面均匀布满的条件 (1)一个完整循环的概念 螺旋缠绕时,由导丝头引入的纤维自芯模上 某点开始(空间点),导丝头经过若干次往返运动 后,又缠回到原来的起始点上(空间点)。
这样在 芯模上所完成的一次(不重复)布线称为“标准线” 完成一个标准线缠绕称为一个完整循环 “标准线”是反映缠绕规律的基本线型 连续纤维缠绕 在芯模表面上 的排布型式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机器缠绕芯模数个 来回后的纤维分布 弯管芯模,灰色为圆 环面,绿色为柱面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复合材料弯管成品 导丝头缠绕芯模一 层后的纤维分布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2)一个完整循环的切点数及分布规律 a、切点位置“时序相邻”和“位置相邻”的概念 在极孔圆周上按时间顺序相继出现的两个切点称 为时序相邻的两切点 时序相邻的切点的位置只能有两种情况: 1) 两切点紧密排布,中间不能再加入其他切点, 称为两切点“位置相邻” 2) 两切点之间还可以加入其他切点,称两切点位 置不相邻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b、单切点与多切点的概念 多切点缠绕 单切点缠绕 完成一个完整循环缠 绕,极孔圆周上只有 一个切点的情况 完成一个完整循环 缠绕,极孔圆周上 有多个切点的情况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缠绕有两种情况: 1) 时序相邻的两切点位置也相邻。
即在出现 与初始切点位置相邻的切点以前,极孔上只 有一个切点,这种缠绕线形称单切点线型 2) 在出现与起始切点位置相邻的切点以前,极孔上 已经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切点,即时序相邻切点 位置不相邻,这种缠绕线形称为多切点线型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在极孔上的切点线型排布 单切点与双切点排布图 1 23 3 1 2 4 单切点线型 双切点线型 纤维从切点1绕到 与它时序相邻的切 点2时,芯模转过 中心角为360o/2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多切点的排布图 n=3 n=4 n=5 1 2 3 1 2 3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5 1 4 2 5 3 1 3 5 2 4 1 5 4 3 2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c、一个完整循环的n个切点必将等分极孔圆周 由于芯模匀速转动,丝嘴每往返一次的时间又相同 因此,一个完整循环的n点切点必将等分极孔圆周 3)纤维在芯模表面均匀布满的条件 a、一个完整循环的诸切点均布在极孔圆周上。
b、位置相邻的两切点所对应的纱片在筒身 段错开的距离等于一个纱片宽度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3.2.2 纤维缠绕芯模转角(即缠绕中心角)与线型的关系 设完成一个n切点的完整循环缠绕,芯模转角 为θ,导丝头每往返一次芯模转角为θn,则: θn=θ/n θn的推导: 单切点: θ1=(1+N)360°±Δθ (N=0,1 ,2,······) 其中Δθ是使位置相邻的两切点对应 的纱片在筒身段错开一个纱片的距离 1 23 当从切点1绕到切点2或从切点2绕到切 点3时,芯模转过中心角将是360°土 Δθ,或者再加上360 °的整数倍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两切点:一个完整循环导丝头 往返2次才错过一个Δθ,导丝 头往返一次时应错开Δθ/2 3 1 2 4 θ2=[(1+N)360°±Δθ]/2 =(1/2+N) 360°±Δθ/2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三切点: n个切点: n=3 1 2 3 1 2 3 θ3=[(1+N)360°±Δθ]/3 =(1/3+N) 360°±Δθ/3 θn=[(1+N)360°±Δθ]/n =(1/n+N) 360°±Δθ/n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则对于θn有:θn=(K/n +N)360°±△θ/n K值需要使K/n为最简真分数。
但是,n≥3时各切点的排序与时间顺序不一定一致,例 如θ3有2个值: θ3-1=(1/3+N)360°±Δθ/3 θ3-2=(2/3+N)360°±Δθ/3 θ5有4个值: θ5-1=(1/5+N)360°±Δθ/5 θ5-2=(2/5+N)360°±Δθ/5 θ5-3=(3/5+N)360°±Δθ/5 θ5-4=(4/5+N)360°±Δθ/5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在一个完整循环中,切点数不同,纤维缠绕的线 型不同,导丝头往返一次芯模转角不同;如果在一个 完整的循环中,切点数相同而切点排布顺序不同,则 线型也不相同,导丝头往返一次的芯模转角也不同 1 n=3 n=4 n=5 1 2 3 1 2 3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5 1 4 2 5 3 3 5 2 4 1 5 4 3 2 导丝头往返一次 的转数可作为缠 绕线型的“代号”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线型”以导丝头往返一次芯模旋转的转数来表示: S0= θn /360° M=K + nN S0-表示线型;M——一个完整循环芯模转数; n——切点数,也是一个完整循环导丝头往返次数 。
不考虑芯模 转角微调量 θn=(K/n +N)360°±△θ/n S0= K/n + N=M/n 连续纤维缠 绕在芯模表 面上的排布 型式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3.3 螺旋缠绕的转速比 单位时间内,芯模转数与导丝头往返次数之比,完 成一个完整循环,芯模转数与导丝头往返次数之比 一个完整循环的芯模转数 一个完整循环中导丝头往返数 不同的线型严格对应 着不同的转速比 定义线型在数值 上等于转速比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考虑到速比微调部分(即纱片宽度对应角度)的影响, 实际转速比: θn=(K/n+N)360°±Δθ/n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3.4 缠绕工艺设计 缠绕工艺设计包含内容: (1) 根据产品使用和设计要求、技术质量指标,进行结 构造型、缠绕线型和芯模设计; (2) 选择原材料; (3) 根据产品强度要求、原材料性能及缠绕线型进行缠 绕层数计算; (4) 根据选定的原材料和工艺方法,确定工艺流程及工 艺参数; (5) 根据缠绕线型选定缠绕设备,或为缠绕设备设计提 供参数。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3.5 缠绕类型的选择 缠绕类型选择考虑因素 制品的结构形 状和几何尺寸 强度要求 载荷特性 缠绕设备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1) 制品的结构形状和几何尺寸 平面缠绕适合于球形、扁椭球形、长径比小于4的 筒形制品也适用于两封头不等极孔容器的缠绕 长形管状制品一般采用螺旋缠绕 为防止纤维打滑,平面缠绕通常采用预浸纱缠绕, 同时,极孔直径一般不超过筒体直径的30%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纤维在筒身上交叉程度相当大, 从强度观点看是不利的 螺旋缠绕 因为交叉点处的纤维在承载状态下有被拉 直的趋势,纤维交叉程度大就容易产生分层和 损坏;其次,由于纤维交叉孔隙率偏高,而孔 隙率是使制品剪切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纤维在筒体是不交叉的,而以完整的缠绕 层依次逐层重叠,排列较好因此,平面缠绕 可望获得高强度,并因而减轻制品质量 平面缠绕 (2) 强度要求 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技术及模具CAD/CAE/KBE研究室 (3) 载荷特性 当制品受到内压以外的荷载,设计灵活 性较大只要改变各方向玻璃纤维的数量就 能独立和方便地调变纵向和环向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