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练习提能演练: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172320787
  • 上传时间:2021-03-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0.4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9 年高考地理二轮练习提能演练: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 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 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 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 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 明确考察要点, 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 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 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一】选择题(2017 江苏高考改编 ) 图甲为 2000~ 2007 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乙为2002~ 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 2 题1、 2000 年~ 2007 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① 2000 年~ 2007 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② 2000 年~ 2007 年耕地面积保持在 1.2 亿公顷以上③ 2002 年~ 2003 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④ 2003 年~ 2007 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③④2、 2002 年~ 2007 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①建设用地增加②粮食播种面积增加③退耕还林效果显著④未利用地增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第 1 题,由图甲可知, 2000年~ 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一直在减少,其中2002年~ 2003 年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最快,但总量始终保持在1.2 亿公顷以上。

      第 2题,由图乙可知,我国耕地面积的减少, 最主要是由于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显著,大量的耕地变成林地;此外,居民点及工矿等建设也占用了一部分耕地答案: 1.B2.C(2018 北京西城模拟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说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据材料回答3~ 4 题世界平均中国河西塔里准噶尔海流域河平均走廊木河盆地 t水资源开30%20%92%79%80%95%发利用率3、以下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水资源可利用量高于世界平均值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4、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A、降水总量小 B、降水年际变化大()C、浪费更严重 D、水资源需求量大解析: 第 3 题,表中数据显示, 缺水最严重的是海河流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解决用水紧张状况的核心第 4 题,塔里木河所在区域降水总量小, 但区域内经济总量也小,海河流域处于我国华北地区,该区域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这是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前者的原因。

      答案: 3.C4.D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略图,完成 5~ 6 题而5、这种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A、寒潮 B、旱灾C、台风 D、洪涝6、能快速有效地减轻上述自然灾 害的措施是 ()A、建设水利工程 B、营造海防林C、改进耕作制度 D、改进灌溉方法解析:第 5 题,该种灾害在华北、长江中下游和南部沿海最严重,西北内陆最轻,应为异常干旱引发的旱灾第 6 题,建设水利工程是抗旱最为快捷的措施答案: 5.B6.A【二】综合题7、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问题材料 1:我国政府重新审视能源长期发展战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正在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材料 2: 2004 年我国能源消费占全球能源消费的 13.34%,而耗能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的 17.4%1) 根据材料 1,简要概括我国目前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2) 简述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方向和主要解决的问题3) 据材料 2,分析我国耗能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比重高于我国能源消费占全球能源消费的比重的主要原因 4) 试对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第 (1) 题,仔细分析材料 1 可得。

      第 (2) 题,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水能、太阳能、 风能资源丰富,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可缓解能源压力, 另一方面又可减少环境污染第 (3) 题,我国煤炭消费比重大、利用率低,所以二氧化碳排放所占比例高第 (4) 题,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一是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二是提高能源利用水平答案: (1) 我国目前的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 比重不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低2) 主要开发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解决问题:缓解能源压力、减少环境污染3) 煤炭消费比重大,单位热量燃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燃烧石油、天然气大;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和运用滞后,能源利用效率低4) 降低能耗,提高技术水平;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等一】选择题 ( 每题(2018 北京东城模拟( 时间 30 分钟总分值 100 分 )5 分,共 60 分)) 读图 ( 括号内数字为该国人口总数 ) ,完成1~ 2 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人均 GDP低 于世界平均水平,且能源人均消费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2、能源消费总量高于中国的是 ()A、美国 B、俄罗斯C、印度 D、日本解析:第 1 题 ,人均 GDP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有丙和丁,人均消费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有甲、乙、丙,两条件均具备的是丙。

      第 2 题,能源消费总量等于人均消费量乘以该国人口数,通过计算可知美国高于中国答案: 1.C2.A下表是“ 2017 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 读表回答 3~ 4 题国家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费 量百分比 (%)中国369741美国13013日本资料缺失026其他513203、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 世纪 70 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 2017 年仅占 36%,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稀土资源的总储量越来越少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加大初级矿产品的出口,促进经济的发展B、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C、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D、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解析:第 3 题,由表可知,我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储量的 36%,但是产量却占了世界的97%,这说明我国对稀土资源进行了过度开采第 4 题,对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会加快其衰竭速度,今后应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答案: 3.C4.C2017 年 5 月,国 内首座完全按照低碳标准设计的城市在著名的“火炉”——新疆吐鲁番开工建设,预计 2020 年全部建成后,将可容纳6 万人生活居住,成为吐鲁番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据此回答 5~ 7 题5、低碳新 城选址吐鲁番,主要是看中当地丰富的________资源 ()①核能②风能③天然气④太阳能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②④6、下图为新城核心区效果图 ( 局部 ) ,图中多数建筑物朝向为南北方向或接近南北方向,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为了节约用地B、为了形成奇特造型,美观大方C、为了采光通风D、为了保暖7、广东具有一种与该地相同的新能源,而且储藏量异常大,广东也是利用该能源发电最早的地区之一,与该地相比,广东利用其发电独具优势和刻不容缓的主要原因是 ()①储量丰富, 开发成本低②利用其发电的经验丰富, 电力需求增长快③广东经济基础雄厚,其他能源缺乏④广东能源消费结构单一,能源利用率高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第 5 题,吐鲁番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丰富,低碳新城选址吐鲁番,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第 6 题,根据当地的风向等具体情况,建筑物朝向南偏东 3左右是最有利于采光通风的第 7 题,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该种能源是风能广东对其开发利用较早,具有一定经验; 广东经济基础雄厚, 其他常规能源较为缺乏答案: 5.D6.C7.C2017 年 1 月至 5 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严重干旱;涝区,武汉等多个城市出现内涝。

      据此回答 8~ 10 题8、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6 月起,部分旱区遭遇强降雨变为①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大②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③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A、②④ B、①④C、②③ D、①③9、以下因素与长江流域发生的洪水有关的是 () ①流域的地理位置②流域的形状③流域面积的变化④干支流分布特征⑤流域的气候特征⑥长江下游森林植被破坏严重⑦围湖造田⑧上游河道“九曲回肠”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⑦C、①②④⑤⑦ D、②④⑤⑦⑧10、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①兴建污水处理厂②疏浚河道③加强道路建设④完善排水系统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第 8 题,我国南方地区从 1 月至 5 月,由于大气环流异常,一直降水很少,气温也比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