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截石位术后足下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8340263
  • 上传时间:2021-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3.6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截石位术后足下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截石位术后足下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例以截石位术后足下垂为主耍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双侧胫祌经F波、双侧腓总祌经和胫祌经传导、双侧胫前肌、胫后肌、腰椎旁肌肌电图检查结果3例以腓骨小头上-下段传导速度减慢大于10m/s或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超过50%及胫前肌神经源性损害为主,诊断为腓总神经损伤;1例以胫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和胫前肌、胫后肌、腰椎旁肌肌神经源性损害为主,诊断为腰骶神经根损伤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査在对截石位术后足下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提示意义关键词:截石位;足下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膀胱结石位为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常用手术卧位,由于腓总神经解剖特点及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手术体位原因,有可能造成腓总神经或腰骶神经损伤引起足下垂临床上常需进行鉴别诊断,有些病例根据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仍难以区别,常需要借助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帮助现将我科于2013年4月〜2014年8月4例以膀胱截石位后足下垂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均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报告如下,旨在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膀胱结石位术后腰骶神经根损伤与腓总神经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中男2例,女2例,年龄在24〜65岁,平均年龄48岁,其中女2例为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男2例分别为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手术及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足下垂伴感觉减退,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査均不能完全确诊为腰骶神经根损伤、腓总神经损伤或二者兼有1.2神经电生理检杳方法采用英国牛津Synergy5通道台式肌电图及配套产品所有检查均在我科电生理室进行,仪器接地,地线深埋,室温18C〜20C,相对湿度60%为便于对照观察,均在发病后2〜5d首次检査,治疗1月及6个月后复査,并采用双侧检査①双侧腓总神经和胫神经运动、感觉神经传导的检查,观察运动、感觉神经的动作电位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了解有无神经传导减慢;②双侧胫神经F波检査,观察F波出现率、潜伏期;③胫前肌、胫后肌EMG检查,观察自发电位、小力收缩时运动单位时限和波幅,多相波百分比及大力收缩时募集相情况腰旁肌EMG检查观察自发电位出现情况2结果其中3例首次检査均为腓骨小头上-下段传导速度减慢大于10m/S或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超过50%及治疗1月后复查提示不同程度胫前肌祌经源性损害,诊断为腓总神经损伤,经治疗6个月后,足下垂症状改善,小腿下外侧感觉减退好转,复査肌电图腓骨小头上-下段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波幅接近正常,胫前肌EMG大致正常;其中1例首次检查提示胫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治疗1月后复査提示胫前肌、胫后肌、腰椎旁肌肌神经源性损害为主,诊断为腰骶祌经根损伤,治疗6个月后,足下垂、小腿下外 侧感觉减明显好转,复查肌电图胫神经F波潜伏期接近正常,胫前肌、胫后肌EMG大致正常。

      3讨论4例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截石位术后出现足下垂伴感觉障碍,临床上应注意鉴别是局部卡压致腓总神经损伤还是椎管内麻醉相关的神经并发症如硬膜外穿刺损伤、局麻药物的神经毒性等导致的腰骶神经损伤由于患者术后疼痛、情绪紧张等因素,祌经体检定位无法客观精确,导致临床上诊断及鉴别诊断困难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于术活出现足下垂患者不同时期检査,有利于提供客观依据,并且有利于评估预后本组结果显示腓总神经损伤以腓骨小头上-下NCV减慢(>10m/s)为主,腓总神经远侧传导相对正常;腰骶神经根损伤以腓总神经远侧段(腓骨小头下-踝)NCV减慢为主,而腓骨小头上-下NCV正常或减慢不明显(<10m/s)o以上结果表明,腓总神经损伤时,患者腓骨小头上-下NCV比腓骨小头下-踝减慢超过10m/s,即测定腓骨小头上-下NCV是协助诊断腓骨神经损伤最冇效的方法腰骶神经根损伤患者腓总神经远侧段(腓骨小尖下-踝)NCV减慢,分析是因为病变后期腰骶神经根损伤引起腓总神经远端运动轴索变性所致在同时进行的胫祌经NCV检查中发现:单纯腓总祌经损伤患者,胫神经NCV正常,提示只有在腰骶神经损伤时才会导致其传导阻滞,这一点在临床进行腓总神经损伤与腰骶神经根损伤鉴別诊断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总之,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截石位术后足下垂有良好定位诊断作用,可提高不同因素导致足下垂的鉴别诊断水平参考文献:[1] 卢祖能,曾庆杏,李承晏,等.实用肌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88-273, 320-333, 362-376.[2] 汤晓芙.临床肌电图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 177-178.[3] 党静霞.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上生出版社,2005:310-311.[4] 闫晓海.祌经电生理检查对早期腰骶祌经根病诊断的意义[JL中国医药导报,2011,8 (9): 143-144.[5] 刘淑艳,王琳,陈玉萍.神经电生理检査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 36 (3): 18-19.[6] 林敏婷,黎鸣.腓总神经断伤与卡压的电生理分析[J].当代医药,2013,20 (12): 33-34.[7] Winawer MR Shinnar S. Genetic epidemiology of epilepsy orwhat do we tell families[J]. Epilepsy, 2005, 46 (SuppllO): 24-30.[8] 刘秀玲,卜晴,卜晖,等.腓总神经麻痹30例临床与病因分析[J].临床荟萃,2003,18 (13): 769-770.[9] 王文治,马文广.1腓总祌经继发性卡压的治疗[JL中国重建修复外科杂志,2004,20 (2): 70-721.编辑/冯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