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囊炎有关用药.doc
3页胆囊炎有关用药白术白芍治慢性胆囊炎 土炒白术12克,酒白芍、陈皮各10克,防风6克 敛阴止痛,理气健脾主治慢性胆囊炎 党参合欢皮治慢性胆囊炎 潞党克、合欢皮各15克,炒白术、白茯苓、陈香橼、金铃子各12克,广除皮6克,甘草、广木香山5克,广郁金10克,参三七末2克(分冲) 补脾运中,疏泄肝胆主治慢性胆囊炎证见右胁疼痛,痛连右肩胛及右背,食荤及脂肪过多则疼痛加剧,经年累月不愈,体质偏虚,属脾虚肝郁症 金钱草柴胡治慢性胆囊炎 金钱草30克,柴胡、枳实、白芍、郁金、乌贼骨、浙贝母各9克,炙甘草3克 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证见上腹部间歇作痛,右胁疼痛尤剧,或呕吐苦水,或嗳气、泛酸、恶心,舌苔薄白,脉弦 柴胡百合治慢性胆襄炎 柴胡、百合、郁金、丹克各15克,川楝子、黄岑各10克,金钱草30克,乌药13克 疏肝、清胃、活血主治慢性胆囊炎适用于肝郁气滞,中焦湿热之患者 柴胡川楝子治慢性胆囊炎 柴胡、金钱草、生山楂各15克,川楝子、枳壳、青蒿、黄芪克12克,陈皮、香附山10克 疏肝利胆主治慢性胆囊炎 生地首乌治慢性胆囊炎 生地12克,首乌9克,枸杞9克,茵陈12克,虎杖12克,生大黄6~9克(后入),生山楂12克,鸡内金3克(研粉分吞),麦芽12克,玫瑰花3克,佛手6克,绿萼梅6克。
养肝柔肝,疏肝利胆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证属肝阴不足者临床胁痛隐隐、体倦乏力,口干咽燥,头晕目涩,舌质红、体瘦小,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为特征 金钱草治慢性胆囊炎 金钱草100克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慢性胆囊炎 柴胡丹皮治慢性胆囊炎 柴胡、赤芍、丹皮、薤白、川楝子、威灵仙、苍术、木香各10克,砂仁5克,党克、郁金、枳壳各15克 凉血疏肝,滋补肝肾主治慢性胆囊炎 茵陈金银花治急性胆囊炎 茵陈、金银花各60克,蒲公英、连翘各40克,赤芍30克,柴胡、鸡内金、黄岑、大黄、姜半夏、生甘草各10克,猪胆汁2毫升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治急性胆囊炎 大黄丹皮治急性胆囊炎 大黄10克,牡丹皮、桃仁各10克,玄明粉10克(分2次冲服),冬瓜子18克 活血凉血,清热解毒主治急性胆囊炎 黄连桂枝治急性胆囊炎 黄连、干姜、甘草、桂枝各5克,法半夏、党参各10克,大枣3枚 主治急性胆囊炎 大黄治急性胆囊炎 大黄40~60克 主治急性胆囊炎 金钱草芍药治急性胆囊炎 金钱草15克,赤芍15克,薏仁15克,茵陈15克,大黄12克,白术12克,川楝子12克,柴胡9克,蒲黄9克,五灵脂9克,黄芩9克,枳壳9克,鸡内金9克,青皮9克,木香6克(后下),元明粉6克(另冲),胆草6克。
疏肝气,去湿热主治急性胆囊炎证见右上腹持续疼痛,阵发性加重,并向右肩放射,伴口苦咽干,纳呆,或有不同程度畏寒、发热、恶心呕吐,或见黄疸 泥鳅治急性胆囊炎 活泥鳅2条 暖中益气,解毒消炎适用于急性胆囊炎 凤尾草治急性胆囊炎 鲜凤尾草100克 消炎,利胆,退黄适用于急性胆囊炎 柴胡黄芪枳壳治急性胆囊炎 柴胡、黄芩、枳壳、厚朴、川楝子、延胡、生军、鸡内金、姜半夏各10克,金钱草、虎杖、蒲公英各30克 清热疏肝,利胆排石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证见:寒热往来,右胁下胀痛及背,恶心,纳差,脘腹满闷,大便干结或便秘,小便短赤,苔薄黄,脉弦 胆囊炎系感染、胆汁刺激、胰液向胆道反流,以及胆红蓑和类脂质代谢失调等所引起的胆囊炎性疾病胆囊炎又可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炎急性胆囊炎的典型表现为急性发作的右上腹持续或阵发性绞痛,可向右角放射,胆囊区压痛或反跳痛,肌紧张,发热,恶心呕吐,或有黄疸及血白细胞增高;而慢性胆囊炎表现为反复发作且轻重不一的腹胀,右上腹及上腹不适或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背,伴嗳气泛酸等消化不良症状,进油腻食物症状加剧1)西医用药1. 氟哌酸:1日3次,每次1--2粒(即0.1--0.2克)空腹口服。
2. 红霉素:0.3克,1日4次,饭后服3. 氯霉素:0.5克,1日4次,饭后服4. 洁霉素:1日4次,每次1--2粒(0.25--0.5克)5. 灭滴灵(甲硝唑片):1日3次,每次1片(即0.2克),饭后服,孕妇禁用6. 先锋Ⅳ胶囊:1日4次,每次0.25--0.5克2)中药成药1. 去氢胆酸片:0.25克,每日3次2. 胆酸钠片:0.2克,每日3次3. 消炎利胆汁:每日3次,每次服4片3)验方、秘方1. 取冬瓜籽、绿豆各25克煎汤1碗,1次服下每日3次,连用10日,有特效2. 用茵陈24克,郁金、姜黄各12克每日1剂,2次分服本方清热利湿,化淤止痛用治胆囊炎、胆石病、胆道炎4)注意事项1. 饮食宜清淡,最怕吃油腻、蛋及辛辣剌激食物2. 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激动,保持心情乐观3. 不吸烟,少饮酒,少喝浓茶和咖啡4. 要注意休息,不能过度劳累;要有规律的生活,睡眠要充足5. 必须3个月作B超复查1次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药,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