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敦煌小常识】供养人—中国古代人物画像的集大成者.doc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30077202
  • 上传时间:2022-12-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KB
  • 【敦煌小常识】供养人—中国古代人物画像的集大成者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敦煌小常识】供养人—中国古代人物画像的集大成者RFL 留言功能已开通,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 自 敦煌莫高窟开凿第一个洞窟至今已有 1600 多年的历史,经 过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 清各代都有开凿的洞窟现存洞窟共 735 个,壁画就有 4 万 五千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 常丰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 规模巨大,技艺精湛,特别是壁画中有一类名叫供养人的壁 画,更是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正是这些壁画中 的供养人, 代代相传, 倾力开凿石窟, 修建佛像, 绘制壁画, 才最终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敦煌文化莫高窟外景 一、佛教文化的昌盛催生了石窟供养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原天下大乱,不少名门望族和有文化的士人纷纷来到河西 以避战乱,促使中西交往的要道——河西走廊的文化得到了 前所未有的提高 先后建立的五凉王朝, 也集中了大批人才 中原世家大族的到来、以及当地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大量士人 的存在,为本地区接受外来文化提供了知识基础,也为向中 原输送外来文化成为可能汉末魏晋时期,随着中原士族的 到来,佛教很快在敦煌传播开来。

      当时政权的更替和战乱给 佛教在敦煌的流传和发展提供了条件西晋时期,有世居敦 煌的月氏高僧竺法护率领大批弟子在这里译经布道,修建寺 庙,开凿洞窟加之后来东来西去的僧侣多如牛毛,给敦煌 的佛教不断注入活力现实环境的动荡不安,正为人们信奉 佛教、追求来生的美好成为可能北魏五朝对敦煌的直接统 治,为敦煌地区带来了中原的佛教文化一时间,当地和中 原的达官贵人们纷纷在敦煌开凿洞窟敦煌藏经洞保存了北 魏驸马都尉冯熙在洛州亲手抄写的《杂阿毗昙心经》 ,还发 现了北魏广阳王慧安发愿刺绣的佛像残片,多名信奉佛教的 高官都曾到敦煌任职并开凿大型的佛窟,上行下效,给当地 各阶层的民众做了榜样,信奉佛教,开凿洞窟成了红极一时 的社会时尚皇兴二年康那造幡发发愿文隋朝统一南北后, 中国又开始走向两汉以来的全盛时期,在统治阶级崇佛浪潮 的推动下,敦煌各阶层民众在短短三十多年时间里,仅仅在 莫高窟一处就开凿了七八十个洞窟,掀起了一个兴建石窟的 高潮进入唐代以来,民族进一步融合,疆域不断开拓,佛 教不断传入中原并兴盛起来,经济发展和丝绸之路的畅通, 也丰富了敦煌文化的内容大量的宫廷写经从长安输送过 来,给敦煌这座佛教圣城进一步注入了汉地佛教的影响,多 位皇帝都亲自下令在长安等地兴建寺庙大力弘扬佛教。

      在此 背景下,唐代时,敦煌的望族仍然在持续不断地开凿家窟, 到了极力崇信佛教的武则天执政时期,莫高窟已经持续开凿 了 1000 多座洞窟,而且修建了模仿武则天形象的弥勒像 ( 第 96 窟北大像 )莫高窟第 96 窟, 大佛高 35.5 米, 两膝间宽度 为 12 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二、供养人是莫高窟真正的 缔造者 在人们惊叹敦煌莫高洞窟之多,壁画之精美宏 大,塑像的丰富多彩之余,总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这些洞 窟都是什么人建造的 ?他们为什么要建造这么多的洞窟?其 实,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在洞窟内就可以找到答案,答案就 是壁画上的供养人画像供养人就是这些洞窟的主人,就是 莫高窟的建造者 供养人画像,是敦煌石窟艺术一项十 分重要的内容所谓供养人即为出资发愿开凿洞窟的功德 主、窟主、 施主及与其有关的如家族、 亲属或社会关系成员, 当然并不表示他们是洞窟开凿的工匠等人物供养人有敦煌 历代大族、地方长官、僧界大德,也有一般下层平民百姓 他们是活跃在敦煌历史上的人物,因此这些画像具有极高的 史料价值供养人画像在敦煌石窟的大多数洞窟中都有,是 研究洞窟营建时代及窟主等课题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敦煌服 饰研究的宝贵实物资料。

      回鹘王礼佛图,沙洲回鹘时期( 1037-1068 年),莫高窟第 409 窟 东壁南侧,杨麟翼临摹 参照新疆石窟中的回鹘可汗供养像,可推测此人为回鹘可 汗,其衣饰为北方少数民族装扮,头戴高尖桃形云镂冠,身 穿圆领窄袖团龙袍,腰束革带,垂着短剑、小刀、火石、荷 包等供养人画像从十六国北朝至元,由小到大,到五代、 宋时和真人大小一般,且是一个家族人物同处一窟,有家庙 祠堂之性质佛教传播很重视造像,认为信众面对佛、菩萨 图像如见其真容,可以专心致志供奉所以,佛经中专门有 一部《造像功德经》宣扬造像的好处:对于官绅富豪,广造 神像不但现在可以享受奢侈生活、 机遇,且死后可以进人 “西 方极乐世界”对于平民百姓,佛教也教他们只要能够“随 其力分,而作佛像”即可永离贫穷苦海,过上富裕的日子 因此无论穷富,都来开窟造像、画像题名佛教徒为了表示 虔诚信教,时时供养,把自己的像画在佛像的下边或左右, 手奉香炉或香花,列队恭敬或席地跪礼拜,榜书姓名、官职 等这种为出资开窟造像的施主所画的功德画就是供养人画 像供养人手奉香花,晚唐 9 窟,服饰手稿,常沙娜临摹整 理三、莫高窟供养人画像的特点 莫高窟供养人画像很有 特点。

      供养人皆是全身且多为群像; 有僧尼群像、 家族群像、 百姓群像、 府衙官僚群像 这些画像包括了各阶层、 各民族、 各行业男女老幼的生者、死者,是社会人物最广泛的一种人 物画像莫高窟现存供养人画像 8000 余身,前后延续了 1000 多年,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肖像画图谱 敦煌壁画供养人, 大体可分为五类:一、地方官吏即当时敦煌河西走廊及其 他地方官员, 上至王公贵族, 下至官府小吏以及他们的家属; 二、戍边将士即当时河西、敦煌、玉门关、阳关等地的节 度使、军将、校尉等;三、寺院僧侣包括僧统、寺主、法 师、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庶民百姓如 车夫、马夫、侍从、守卫及掌扇、持杖,牵衣、捧物人等; 五、少数民族人物画像 供养人画像多以主仆结合组成出现, 等级森严,主人像大在前,奴婢像小在后,排列成形画像 大者高丈余,小者仅有寸余有的洞窟供养人画像多达一千 余身早期画像尺寸较小,内容一般仅表现供养者虔诚恭敬 之心 唐代供养人画像进入极盛时期, 形象真实, 个性显明, 神态生动, 繁华富丽 画像由小变大, 多绘于洞窟的醒目处, 题榜内容详细五代时出现大量的瓜沙曹氏家庭的肖像,画 院有专门的肖像画师供养人,祖宗三代一一画出,如同形象 的家谱。

      供养人画像由初始供养礼佛,渐变为服务于政治功 利的宣传品 四、供养人画像是敦煌当时社会最真实的反 映 由段文杰先生最早复原的《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礼佛 图》是敦煌莫高窟供养人画像中规模最大的一幅这幅画像 共有 12 人,第一身形象最大,立粉堆金题名为“都督夫人 太原王氏一心供养” ,第二身、第三身是都督夫人的女儿, 后面 9 人为奴婢而据研究,与此图相对的北面墙壁上画有 都督乐庭琅及儿子、男仆,南北两壁合起来就是都督乐庭琅 全家礼佛图这幅画的结构和意境创造上突破了前代整齐严 肃的供养人行列,人物位置错落有致,自由活泼,特别在人 物背景的设计上出现了垂柳、萱花、曼陀,并有蜂蝶飞舞, 别有一番生活情趣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与人民生活的富裕 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礼佛图, 盛唐, 莫高窟第 130 窟 南壁,现状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礼佛图,盛 唐,莫高窟第 130 窟 南壁,段文杰临摹 1955 年,段文杰临 摹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礼佛图在《于阗国王李圣天供养像》一 图中,更是深刻地揭示了于阗国与沙州 (敦煌 )当时的统治者 之间的关系于阗尉迟氏,唐代赐姓“李” ,五代后晋天福 三年,敕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 。

      史料记载,李圣天 是沙州 (敦煌 )最高统治者曹议金的女婿,敕封后,他和夫人 曹氏在莫高窟曹议金建造的佛窟中画了他们的供养像画像 头戴冕旒,穿龙袍,和汉家天子没有两样据史料记载,高 居诲出使于阗以后,曾记其见闻说 :“圣天衣冠如中国 ”与 此画像是一样的,反映了于阗与沙州中原王朝亲密关系于 阗国王李圣天供养像,五代,莫高窟第 98 窟东壁,冯仲年临摹《回鹘公供养像》出自莫高窟第 61 窟,窟主是敦煌当 时的最高统治者曹议金之子曹元忠在 4 位夫人供养像中, 第一身像称“故母” ,是曹议金的回鹘夫人天公主,第二身 像称“姊”,是曹议金的女儿,元忠的姐姐,嫁给了甘州回 鹘,第三身像也是元忠的姐姐,嫁给了于阗国王李圣天,第 四身像称“故母” ,是曹议金的汉族夫人广平宋氏,元忠的 生母画像的排列顺序和婚姻关系,反映了当时沙州曹氏政 权与甘州回鹘、于阗回鹘交往关系从《于阗国王李圣天供 养像》 和《回鹘公主陇西李氏等供养像》 中,我们不难看出, 当时敦煌政权的稳定与其周边的和亲政策息息相关回鹘公 主供养像,五代,莫高窟第 61 窟东壁南侧,万庚育、冯仲 年临摹 五、供养人画像是丰富的历史和艺术宝库 敦煌 莫高窟南区的 492 个洞窟中,几乎都有供养人画像,而且大 多数都有榜书题记。

      据粗略统计,现存题记大约 7000 余条 这些题记反映了供养人的身份地位以及时代背景,都是当时 真人真事的记录,而且多为史籍所不记载,对研究敦煌、河 西及丝绸之路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和中西文化交流的 历史,都是难得的珍贵资料同时,敦煌壁画供养人画像是 中国古代人物画像的集大成者现存各朝代的供养人画像, 脉络清晰地展示出我国传统人物画的发展过程与优良传统 淳朴的汉儒样式画像、骨风飘举的魏晋仕人风姿、瑰丽丰腴 的隋唐仕女仪容、富于世俗生活风习的五代宋人物,都可以 在这里找到风格相同的作品持续千年之久的敦煌供养人画 像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肖像画图谱,它的发掘和利用,将对现 代人物画产生很好的借鉴作用 可以想象,佛教兴盛 的隋唐时代,不知道有多少能工巧匠和丹青妙手在为开凿洞 窟的活动服务,特别是那些一流的画家们,在倾心完成前世 和来生的修行境界时,又是以怎样的心情来完成那些豪门望 族、达官贵人的现世脸谱?在佛的世界中没有贵贱之分,而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