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1 2 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及实验 讲 原卷版.docx
18页专题1.2 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及实验【讲】目录一 讲核心素养 1二 讲必备知识 2【知识点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 2【知识点二】 运动图象的应用 6【知识点三】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8三.讲关键能力 15【能力点一】.能运用运动学规律分析非常规的运动学图像-----函数与图象问题 15【能力点二】图象法解决动力学问题 17【能力点三】实验拓展与创新能力 18四.讲模型思想 21(一).与运动学图像相结合的追及相遇问题---数形结合思想 21(二).以实际相结合的追及相遇模型 22一 讲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追及、相遇1)知道常见直线运动的特点能结合图像语言将其转化为对应的运动模型2)能结合图像、情景建构追及相遇模型树立运动观2.科学思维:在特定情境中运用图像解决问题1).能将图像语言转变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进而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进行求解-----转换思维(2)能将多物体运动的具体情景转化为情景图、函数图像并利用图像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科学探究: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Δx=aT2)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4.科学态度与责任:以生产、生活实际为背景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能将以生产、生活,交通运输实际为背景的情景试题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去情境化建立物理模型并用相关规律求解,以此体会物理学科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同时感悟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二 讲必备知识【知识点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1.两类图象的比较x t图象v t图象轴纵轴——位移横轴——时间纵轴——速度横轴——时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运动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斜率某点的斜率表示该点的瞬时速度某点的斜率表示该点的加速度点两线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两线交点表示两物体该时刻速度相同面积无意义图线和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截距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t=0时的位移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t=0时的速度2.三点说明(1)xt图象与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且均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2)分析图象要充分利用图象与其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关系;(3)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例1】(多选)(2020·南京师大附中模拟)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由此可知质点在0~4 s内 ( )A.先沿x轴正方向运动,后沿x轴负方向运动B.一直做匀变速运动 C.t=2 s时速度一定最大D.速率为5 m/s的时刻有两个【素养升华】本题考察的学科素养主要是物理观念及科学思维。
要求考生能准确获取xt图像信息并根据图像信息转化为清晰的运动情景必备知识】位移图象的基本性质(1)横坐标代表时刻,而纵坐标代表物体所在的位置,纵坐标不变即物体保持静止状态;(2)位移图象描述的是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质点通过的位移等于x的变化量Δx.【变式训练】(2020·四川资阳一诊)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其xt图象中,图线c是一条x=0.4t2的抛物线有关这三个物体在0~5 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c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C.t=5 s时,a物体与c物体相距10 mD.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相同【例2】(2021·广州惠州调研)跳伞运动员从高空悬停的直升机跳下,运动员沿竖直方向运动,其v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0~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10 m/sB.从15 s末开始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C.10 s末运动员的速度方向改变D.10~15 s内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素养升华】本题考察的学科素养主要是物理观念及科学思维。
要求考生能准确获取vt图像信息并根据图像信息转化为清晰的运动情景必备知识】关于运动图象的三点提醒(1)x t图象、v t图象都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图象中各点的坐标值x、v与t一一对应.(2)x t图象、v 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3)无论是x t图象还是v t图象,所描述的运动都是直线运动.【变式训练】(2020·烟台期末)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某时刻两车正好并排行驶,从该时刻起两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刻两车相遇B.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均逐渐减小且方向相同C.0到t0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D.t1时刻甲、乙两车一定再次相遇,之后甲车将一直在乙车前方【例3】(多选)(2021·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模考)如图所示的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速度不变,乙车速度逐渐减小B.t1时刻,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C.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遇D.t2时刻,丙的加速度大于丁的加速度【素养升华】本题考察的学科素养主要是物理观念及科学思维。
要求考生能正确把握图象代表的物体运动规律并能准确区分两类运动学图像的交点、斜率的物理意义必备知识】直线运动图象问题要根据物理情景中遵循的规律,由图象提取信息和有关数据,根据对应的规律公式对问题做出正确的解答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变式训练】(多选)(2020·京西城区实验中学期末)物体甲运动的xt图象和物体乙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甲在0~6 s时间内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B.甲在0~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C.乙在0~6 s时间内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乙在0~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知识点二】 运动图象的应用1.读图2.作图和用图依据物体的状态或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作出与之对应的示意图或数学函数图象来研究和处理问题.【例1】(2020·高密模拟)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下列选项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素养升华】本题考察的学科素养主要是科学思维要求考生对物体的状态或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选出与之对应的数学函数图象来研究和处理问题。
必备知识】“三步”巧用图象分析物理问题(1)认真审题,根据题中所需求解的物理量,结合相应的物理规律确定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2)根据题意,结合具体的物理过程,应用相应的物理规律,将题目中的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等物理量的关系通过图象准确直观地反映出来.(3)题目中一般会直接或间接给出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四个量中的三个量的关系,作图时要通过这三个量准确确定图象,然后利用图象对第四个量作出判断.【变式训练】.(2020·西安联考)A物体从离地面高10 m处做自由落体运动,1 s后B物体从离地面高15 m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面物理图象中对A、B的运动状态描述合理的是 ( ) 【例2】(2021·天津南开中学月考)假设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0=30 m/s甲、乙相距x0=100 m,t=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乙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3 s时两车相距最近B.t=6 s时两车速度不相等C.t=6 s时两车距离最近,且最近距离为10 mD.两车在0~9 s内会相撞【素养升华】本题考察的学科素养主要是科学思维。
要求考生能依据物体的状态或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作出与之对应的示意图或数学函数图象来研究和处理问题.【必备知识】图象转换时要注意的三点(1)合理划分运动阶段,分阶段进行图象转换;(2)注意相邻运动阶段的衔接,尤其是运动参量的衔接;(3)注意图象转换前后核心物理量间的定量关系,这是图象转换的依据.【变式训练】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个选项中(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正确的是 ( )【知识点三】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目的】1.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Δx=aT2).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原理】1.打点计时器(1)作用:计时仪器,当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f=50 Hz时,每隔0.02 s打一次点.(2)工作条件(3)处理纸带数据时区分计时点和计数点:计时点是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计数点是指测量和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要注意“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与“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取点方法是一样的,时间间隔均为0.1 s.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断(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x3、x4、…,若Δx=x2-x1=x3-x2=x4-x3=…,则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Δx=aT2.(2)利用“平均速度法”确定多个点的瞬时速度,作出物体运动的v t图象.若v 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说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求解,vn=.4.利用纸带求物体加速度的两种方法(1)逐差法:即根据x4-x1=x5-x2=x6-x3=3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1=,a2=,a3=,再算出a1、a2、a3的平均值a==,即为物体的加速度.(2)图象法:以打某计数点时为计时起点,利用vn=求出打各点时的瞬时速度,描点得v t图象,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器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实验步骤】1.仪器安装(1)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2.测量与记录(1)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2)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从后边便于测量的点开始确定计数点,为了计算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用连续打点五次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 s.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并填入设计的表格中.(3)利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4)增减所挂钩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