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高中数学必修四《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第二课时说.ppt
23页人生最重的是精神 精神日新德日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第二课时),2,,说课题纲: (1)教材分析 (2)学生分析 (3)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4)教法学法分析 (5)教学过程设计 (6)教学评价,3,,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第二课时,主要是第一节所学知识的巩固以及相关方法、思想的渗透学习且本节课体现出来的转化思想以及关于恒等式的方法思路在整个中学数学学习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地位一、教材分析,4,,学情分析: (1)在此之前学生已初步学习了解了同角三角函数的两个关系,但公式印象尚且模糊,学生第一课时所学内容极度需要巩固以及更有针对性的强化 (2)恒等式证明思路固化,缺乏多样性 (3)学生基础薄弱,自悟能力相对差二、学生分析,5,,(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熟练选取同角三角函数的两种关系的不同变形进行三角函数化简求值与证明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提升三角恒等变形能力,树立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的研究过程,以培养其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以及“说教”能力三、教学目标、重难点,6,,(1)教学重点:两个基本关系的熟练应用。
(2)教学难点:三角函数式的熟练转化三、教学目标、重难点,7,,,四、教法学法分析,教学方法:“三主四环”的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黑板、多媒体,8,,,五、教学过程设计,预习案 探究案 训练案,9,,,1、设计说明 2、课堂开展形式: (1)环节一:教师指定预习自测的内容,学生自主阅读学习; (2)环节二:教师公布答案,学生进行核对; 3、用时:4分钟,预习案说明,10,预习案知识要点复习、预习自测,,11,,,1、设计说明 2、课堂开展形式: (1)环节一:教师指定预习自测的内容,学生自主阅读学习; (2)环节二:教师公布答案,学生进行核对; 3、用时:4分钟,预习案说明,12,,,1、设计说明:主要是方法、思想的探究学习 2、课堂开展形式: (1)环节一:在预习自测知识的辅助下,学生自主阅读学习; (2)环节二:小组内部进行合作学习; (3)环节三:小组成果展示并由学生进行点评 3、用时:22分钟,探究案说明,13,探究案,,强化公式的应用,特别是平方关系的灵活使用,14,探究案弦化切,“1”的灵活替换,15,探究案,探究案,探究案三角恒等式的证明,16,,,1、设计说明:主要是方法、思想的探究学习 2、课堂开展形式: (1)环节一:在预习自测知识的辅助下,学生自主阅读学习; (2)环节二:小组内部进行合作学习; (3)环节三:小组成果展示并由学生进行点评。
3、用时:22分钟,探究案说明,17,,,1、设计说明:方法、思想进一步演练与强化 2、课堂开展形式: (1)环节一:在探究案的思想与方法辅助下,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习; (2)环节二:小组内部进行合作学习; (3)环节三: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进行讨论解疑 (4)课后环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能力训练 3、用时:15分钟,训练案说明,18,训练案把最简单的题做好就叫不简单!,19,训练案挑战高手,我能行!,20,,,1、设计说明:方法、思想进一步演练与强化 2、课堂开展形式: (1)环节一:在探究案的思想与方法辅助下,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习; (2)环节二: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进行合作讨论解疑 (3)课后环节:小组内部合作完成能力训练 3、用时:15分钟,训练案说明,21,,板书设计,1.2.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第二课时) 1、两个基本关系 2、方法汇总 (1)平方关系的灵活使用 (2)弦化切、“1”的代换 (3)恒等式证明,22,,,开展形式: (1)自主评价:由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以问题形式展现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难六、教学评价,(2)小组评价:对小组表现进行评分,贯穿整个课堂。
用时:4分钟,23,,,结束语,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陶行知,衷心感谢 恳请指正,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教师,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预设具体的教学过程,还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最后,让我用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来结束我今天的说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