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余华的《活着》.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10067878
  • 上传时间:2021-11-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余华的《活着》摘要:余华的《活着》采用了双层叔事结构,两个叙述者平行出现; 在人物塑造上也是独树一帜,塑造了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而且里面的动 物形象也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关键词:活着;双层叙事;象征意义余华说过“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的 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的突出内心让他真实的了解自己, 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一、双层叙事的结构余华在构造这部作品时采用了独特的双层叙事结构,是两个叙述者的 平行出现,而且作用是各不相同的,一个是作品中的“我”,是一个民间 采风人,另一个是小说的实际主人公福贵首先,这个“我”起到的是一个串场的作用,在文章中是不断推动着 故事的发展的,作为一个悠闲的民间采风人,“我”在悠然的口子里遇见 了一位拉着老牛的老人,并听他讲述了一生的跌宕起伏,然而在叙述的关 键处还不断的穿插着“我”的见解与评论,使读者清醒的认识到这是作者 在讲一个他听到的故事,然而到故事再进入一个状态之后,仿佛乂把读者 拉回了那个苦难的年代,在高潮Z后的自然降落,也使读者有了一个很好 的缓冲使读者融入这个故事一起看人生的沧桑变化英次,作为整个叙事的核心和主导者福贵,他用一种舒缓和缓慢的语 气在讲述着他平凡却乂不平常的一生,他一开始作为一个阔少爷的挥霍和 不学无术,接着在变成一个穷苦人之后,他的至亲一个又一个的离去等等, 最后,只有一头老黄牛陪着他,而他在经历了 •系列变故后,扔平静而坚 定的活着。

      最后,正是这两个有着不同叙事功能的叙述者承担起了《活着》这部 小说的独特叙事结构,使小说具有了故事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如果余 华先生一开始就以“我”为叙事视角讲述这样一个坚韧的故事就不会显得 那么真实,会有--种虚构感,或者以福贵为叙事视角,命运虽坎坷,但会 显得很牵强叙事结构的独特也为这部作品的成功增添了一抹光辉二、悲剧人物的塑造余华先生关于福贵这个人物的塑造,在书中的序言中已经说过是因为 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 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的对待世界,没冇一句抱怨的话少爷福贵在一度挥霍直至把他的父亲气死之后,他的人生或许才刚刚 拉开序幕,从一个不学无术的少爷到一个醒悟改变的父亲,他是在朝着上 坡路前进,然而,与他有关的人却都在一个又一个的死去,其他人的死去 也在衬托着福贵这一形象的坚韧与忍耐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福贵的妻子家珍,在福贵去逛窑子回家后,她以四盘表面不同但每盘 菜的底部都放了一块肉的形式告诉他:其实,每个女人都是一样的即使 一辈子没亨过福却也在弥留z际告诉福贵,这一辈子她是幸福的福贵的两个孩子,凤霞和有庆也在本该迎接幸福的时候悲惨的死去。

      她的女儿凤霞一出场就用她孩子独有的天真使灰色的小说增添了一抹亮 丽的彩色,然而就在福贵被抓去当兵,乂终于逃回来后,发现原木活泼可 爱的凤霞因为一场疾病变成了聋哑人,就在她嫁给了她的丈夫二喜后,幸 福也很短暂再说他的儿子有庆,同样也是善良又淳朴的孩子,但因为一 个无徳的医生无休止的把他的血抽给县长夫人,最后可怜的死在一个小黑 屋子里他唯一的孙子苦根,竟然因为福贵的粗心被活活的撑死这里所塑造 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具有悲剧意识的,在看着一个又一个鲜活善良的生命枯 萎,福贵在收起眼泪后,继续保持“活着”的勇气,担当和承受生命带来 的苦难正如余华所说:福贵是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対生命最尊重的一个 人,他拥有了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山,可是他活着三、独特的象征意义余华先生在《活着》的后半部分描写了一头牛,这头牛是在福贵的家 人全部离开他之后买回家的,一头毫无用处即将死去的老牛引起了福贵内 心的触动,就是在这头牛身上,福贵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个吃尽了苦头 即将暮年的老牛,这也正是福贵的写照;一个毫无用处、干活已经很吃力 的牛,这也恰恰是福贵遭遇的困境;一个人人都认为即将老到死去的牛却 奇迹般的又活了十来年,同样福贵不也是这样吗?这头牛所象征的就是福贵,更是象征了这千千万万受尽苦难却依然盎 然挺立的人民,在老人回忆的一生里先后经历了中国最特别的历史时期, 可以说每一段都是使人民饱受磨难,《活着》中讲述的是一个“死去”的 故事,从福贵的家人到朋友再到千千万万并不认识的同胞,一个接着一个 的死去,使整部小说变得灰暗,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在那个灰暗的时代, 在人们相继死去时,一定也还有很多国人像福贵一样,凭借超人的忍耐力 活了下来,活过了所有人,这也使小说闪耀着的人性光辉。

      一部伟大的作品,应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活着》这部作品正是 这样,即使现代人读起来仍然引起内心的触动,在听完“我”所讲述的福 贵的故事后,就会明白在书的开篇所说的那样: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 是控诉或者揭露,而是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 是対一切申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対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冃光看待世 界参考文献:[1] 余华.《活着》•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2]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 马健•余华《活着》的象征意味•文学教育(上),2015 (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