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广州案例.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9643358
  • 上传时间:2021-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05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广州案例 (二)模型拟合优度检验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为检验理论模型与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须通过模型拟合指数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通过检验发现,本研究理论模型的绝对拟合指数、相对拟合指数以及简约拟合指数拟合度较好,可以用来检验研究假设三)假设检验本研究采用巢模式法检验(Nested-model ap-proach)和路径分析(Path analysis)的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1.巢模式法检验根据理论模型,本研究在虚假模式(MO)和理论模型(Mt)之间设定了8个巢模式,依次为:Ml模式(H1=0)用来检验渴求性感知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关系;M2模式(H2=0)用来检验可行性感知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关系;M3模式(H3=0)用来检验行动倾向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关系;M4模式(H4=0)用来检验社会规范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关系;M5模式(H5=0)用来检验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关系;M6模式(H6a=0)用来检验渴求性感知对可行性感知的影响关系;M7模式(H6b=0)用来检验可行性感知对渴求性感知的影响关系;H8模式(H7=0)用来检验创业者个人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关系。

      通过对上述理论模型、虚假模式和8个巢模式进行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我们发现,模式M1、M2、M3、M6、M7和M8在待估计参数减少后,卡方的增加量△X2在P=0.05的水平下均很显著,这说明该参数的减少影响了模型拟合度,即表明假设H1、H2、H3、H6a、H6b和H7均得到了支持而模式M4和M5在带估计参数减少后,卡方的增加量△X2在P=0.05的水平下并不显著,这说明该参数的减少未能影响模型的拟合度,即表明假设H4和H5在未能得到检验的支持(表1)2.路径分析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本研究发现路径H1、H2、H3、H6a、H6b和H7在P=0.05的水平下显著,即假设H1a、H1b、H2和H3得到了支持而路径H4和H5在P=0.05的水平下不显著,即假设H4和H5未能得到支持(表2)这与巢模式法检验的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假设H1、H2、H3、H6a、H6b和H7得到了支持,而假设H4和H5未能得到支持四)模型修正经过模型检验,本研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假设检验的结果修正了模型:删除路径H4和H5,使模型拟合程度提高,结构更加趋于合理修正后的模型(图2)的主要拟合指标如下:X2=115.781,DF=38,P=0.074, X2/DF=l.047, GFI=0.932, RMSEA=0.023, NFI=0.937, TLI=0.991, CFI=0.980, AIC=195.781, CAIC=352.287,均明显优于修正前的理论模型。

      综合上述各项指标,可判断,修正后的模型相对于理论模型拟合度更好,路径系数也更为明显,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五)人口统计因素差异分析现有研究表明,个人层面的人口学变量对人们的创业意向有一定的影响[25]影响人们创业意向的人口学变量一般为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家庭背景/家庭创业环境因此,本研究认为,人们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和家庭创业环境(父母职业和家庭收入状况)差异导致他们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本研究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男、女两组样本进行差异分析,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存在显著差异(见下页表3)同时,运用多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对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所学专业、工作时间、职业经历、创业经历、父母所从事的职业和家庭月收入情况的大学生创业意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学专业、职业经历、父亲的职业和家庭月收入不同的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存在显著差异而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时间、创业经历和母亲所从事的职业不同的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不存在显著差异五、结论与讨论本研究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广州市九所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的方法进行模型分析,运用巢模式法检验和路径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运用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分析了具有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差异。

      得出了以下几项结论:(一)渴求性感知、可行性感知、行动倾向和创业者的个人特质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渴求性感知是创业行为对人们的吸引性;可行性感知表示人们对自己创业能力的评估;行动倾向则是人们对自己决定所采取的倾向性行动,反映了个人意志方面的意向,三者都是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在本研究中,渴求性感知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系数为0.151,即渴求性感知每增加一个单位,创业意向则相应增加0.151个单位;可行性感知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系数为0.513;行动倾向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系数为0.288也就是说,渴求性感知、可行性感知和行动倾向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都存在正向的显著影响,验证了前人的相关研究[6][7]同时,本研究也证明了创业者的个人特质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个人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系数为0.860这一结论,同样与以往研究[25]结论相符合二)社会规范和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无显著影响现有的一些研究认为,社会规范对人们的创业意向不存在显著影响,[21]本研究在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探讨过程中,得到了同样的结论而以往研究认为,创业教育对人们的创业意向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23]然而,本研究结果则表明,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并无显著的影响。

      三)渴求性感知和可行性感知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渴求性感知对可行性感知的影响系数为0.429;可行性感知对渴求性感知的影响系数为0.695也就是说,渴求性感知与可行性感知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这一结论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果[8][11] (四)性别、所学专业、职业经历、父亲所从事的职业和家庭月收入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而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时间、创业经历和母亲所从事的职业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不存在显著影响个人层面的人口学变量对人们的创业意向存在一定的影响本研究结论表明,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人口学变量为性别、所学专业、职业经历、父亲所从事的职业和家庭月收入,而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时间和母亲所从事的职业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则无显著影响,与以往研究有一定的出入,[25]但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特殊性注:[l]Krueger,N.F,Reilly,M.D.Carsrud,A.L.Competing Model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0, 26(15).[2]Bagozzi, R., Baumgartner,H,and Yi,Y.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ole of Intentions as Mediators of the 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989, 10(1).[3]Kolvereid,L,Isaksen,E.New Business Start- up and Subsequent Entry into Self-employment[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6, 21(6).[4]Fitzsimmons,J.R.Douglas,E.J.Interaction between Feasibility and Desirability in the Form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1, 26(4).[5]Thompson,E.R.Individual Entrepreneurial Intent: Construct Clar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 Internationally Reli-able Metric[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9, 33(3).[6]Ajzen,I.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50(2).[7]Shapero A.The Social Dimensions of Entrepreneurship.In C.Kent,D.Sexton and K.Vesper,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Entrepreneurship[M].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1982.[8]Bandura,A.The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M].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1986.[9]Reynolds,P.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Preliminary explorations in the U.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1997,9(5).[10]Bandura,A.Self- Efficacy: The Excercise of Control(5th Ed.)[M], New York: W.H. Freeman and Company. 2002.[11]Conner,M,McMillan,B.Interaction Effects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Studying Cannibis use[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9, 38(2).[12]Krueger,N.F,Brazeal, D.V. Entrepreneurial potential and potential entrepreneur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4, 18(1).[13]马占杰.国外创业意向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 32(4).[14]简丹丹,段锦云,朱月龙.创业意向的构思测量、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0, 18(1).[15]钱永红.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37(4).[16]刘海鹰.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 27(18).[17]葛宝山,王侃.个人特质与个人网络对创业意向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0, 7(12).[18]叶映华.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09, (4).[19]钱永红.个人特质对男女创业意向影响的比较研究[J].技术经济,2007, 26(7).[20]Steel,P,Konig,C.J.Integrating Theories of Motiv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J]. 2006, 31 (4).[21]Bagozzi, R., Baumgartner, H., and Yi,Y.State vs. Action Ori。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