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二节经典例题-高中物理必修二.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x****3
  • 文档编号:317975037
  • 上传时间:2022-06-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17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二节经典例题: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例题解析:第2章第1节   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改变的规律试验中,减小试验误差的是(  )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楚、点间间隔适当的一局部进展测量、计算   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一样的长木板做试验   解析:选取计数点可以运用于测量和计算的相邻点间的间隔增大,在用直尺测量这些点间的间隔时,在一次测量肯定误差根本一样的状况下,相对误差较小,因此A正确在试验中,假如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过小,打出的点子很密,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大,测量精确度会降低,因此小车的加速度略大一些较好因此B错为了减小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舍去纸带上过于密集,甚至辨别不清的点是必要的,因此C正确假如试验中所用长木板各局部的平整程度和光滑程度不同,小车的速度改变会不匀称,从而导致试验误差的增大,因此在试验前对所用长木板进展选择、检查是必要的,所以D正确。

        答案:2.关于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改变规律的试验,以下说法中的是(  )   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且靠近滑轮一端   B.起先试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解析:打点计时器与滑轮间的距离尽可能要大,小车尽可能靠近打点计时器,都是为了使小车运动的距离较大,尽可能打出较多的点,选项A错误,B正确;假设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只能在纸带的后面局部打点,选项C正确;钩码个数应适当,钩码个数少,打的点很密;钩码个数多,打的点少,都会带来试验误差,选项D   答案:3.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试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1 2 3 4 5 6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 44.0 62.0 81.0 101.0 110.0 168.0   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A.依据随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   B.依据试验数据画出v-t图像,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   C.依据试验数据画出v-t图像,由图像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解析:方法A偶然误差较大。

      方法D事实上也仅由始末两个速度确定,偶然误差也比拟大,只有利用试验数据画出对应的v-t图像,才可充分利用各次测量数据,削减偶然误差由于在物理图像中,两坐标轴的分度大小往往是不相等的,依据同一组数据,可以画出倾角不同的很多图线,方法B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依据图线找出不同时刻所对应的速度值,然后利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即方法C正确   答案:C   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改变的规律的试验中:   (1)以下哪些器材是多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磁打点计时器 天平 低压直流电源 细绳 纸带 小车 钩码 秒表 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2)为到达试验目的还须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试验中给电磁打点计时器供电的是低压沟通电源,而非低压直流电源试验中小车的运动时间可以从所打纸带上得出,而不运用秒表测量,另外此试验不须要测质量在此试验中还需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   答案: 低压沟通电源、刻度尺   5.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起先做加速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屡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

      如图2-1-6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起先运动的瞬间,作为零时刻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0.5 s,小球从1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各位置的速度分别为v1=0,v2=0.06 m/s,v3=______m/s,v4=0.18 m/s,v5=________m/s在图2-1-7中作出小球的速度-时间图像(保存描点痕迹)   图2-1-6   图2-1-7   解析:由图可知,x2+x3=0.12 m,那么   v3== m/s=0.12 m/s   又x4+x5=0.24 m,   那么v5== m/s=0.24 m/s   其v-t图像如下图   答案:0.12 0.24 v-t图像见解析图   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改变的规律的试验中,打点计时器运用的沟通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如图2-1-8所示,在纸带上选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计数点0对齐由图可以读出1、3、5三个计数点跟0点的距离x1、x3、x5,请将测量值填入下表中。

        距离 x1 x3 x5 测量值/cm   图2-1-8   那么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m/s;通过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 m/s2   解析:测距离时用的是毫米刻度尺,故读数时应估读到0.1毫米,计数点1、3、5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   x1=1.20 cm,x3=5.40 cm,x5=12.00 cm   计数点2、4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v2== m/s=0.21 m/s   v4== m/s=0.33 m/s   加速度a== m/s2=0.60 m/s2   答案:1.20 5.40 12.00 0.21 0.33 0.60   7.如图2-1-9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状况的装置,起先时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匀速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如图2-1-10所示(附有刻度尺),纸带上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 s   图2-1-9   图2-1-10   从纸带上记录的点迹状况可知,A、E两点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cm,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在布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解析:A、E两点的刻度分别为xA=13.20 cm,xE=6.00 cm,AE=xA-xE=7.20 cm(7.19~7.21 cm),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0.90 m/s(0.89 m/s~0.91 m/s)。

        F点以后做减速运动,相邻T内的位移差为Δx=0.2 cm   由Δx=aT2得:a==m/s2=5.0 m/s2(4.9 m/s2~5.1 m/s2)   答案:7.19~7.21 0.89~0.91 4.9~5.1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例题解析:第2章第2节   1.关于直线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变更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随时间而变更   C.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的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速度随时间匀称减小的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改变,所以A正确;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它的速度随时间匀称改变,所以B正确;假如速度随时间匀称增加,那么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假如速度随时间不匀称增加,那么这种运动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C错误;假如速度随时间匀称减小,那么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D正确   答案:   2.如图2-2-7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图2-2-7   解析:速度的正负不表示速度是否增加,选项A对,。

        答案:AD   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2-2-8所示,那么(  )   A.在3~4 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1~3 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 3 s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 图2-2-8   D.2~3 s内与3~4 s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由图像可知,质点在0~1 s内加速度为5 m/s2,在1~3 s内加速度为-5 m/s2,3~4 s内加速度为5 m/s2,故AB正确;3 s末v=-5 m/s,所以其大小为5 m/s,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C正确;2~3 s内与3~4 s内速度的方向都是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D错误   答案:D   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5 m/s,经3 s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14 m/s,再经过4 s到达C点,那么它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多大?   解析:在物体由A点到B点的运动阶段,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有vB=vA+at1,解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m/s2=3 m/s2在物体由B点到C点的运动阶段,再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可得物体到达C点时的速度:   vC=vB+at2=14 m/s+3x4 m/s=26 m/s。

        答案:26 m/s 第9页 共9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