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态学概念等资料汇总46页.docx

46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179511667
  • 上传时间:2021-04-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4.08K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植被类型关于植被的分类,目前国内外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植被分为不同的类型我国至今也没有颁布国家植被分类标准,有关学者仍在研究之中但是,植被类型的确定又是生态现状调查与影响评价中经常要用到的,所以需要十分有必要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1)植被分类:①地理环境特征:如,高山植被、中山植被、平原植被、温带植被、热带植被,等②地域:如,天山植被、秦岭植被、长白山植被、中国植被、美国植被、澳洲植被,等③植物群落类型:如,草甸植被、森林植被等④按形成过程:如,植被分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自然植被是一地区的植物长期发展的产物,包括原生植被、次生植被和潜在植被森林、草原、灌丛、荒漠、草甸、沼泽等;人工植被包括农田、果园、草场、人造林和城市绿地等全球范围可分为海洋植被和陆地植被其中陆地植被按世界植被类型图(H.Water,1963)(刘南威《自然地理学》,2000,409-418)分为14类:1热带雨林,2热带季雨林,3热带稀树草原,4热带、亚热带荒漠,5亚热带硬叶常绿阔叶林,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7,温带夏绿阔叶林,8温带针阔叶混交林,9温带草原,10温带荒漠,11寒温性针叶林,12冻原,13极地荒漠,14高山植被。

      2)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①草原: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②荒漠:生态条件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植被稀疏、种类贫乏、耐旱③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地区,种类丰富、常绿,大部分高大④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地区,以常绿阔叶树为主⑤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⑥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2001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植被图集》,是由侯学煜院士主编,由53个单位250多位专家编制的是我国植被生态学工作者40多年来继《中国植被》后又一项总结性成果,是国家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基本图件该图集反映了我国11个植被类型组、54个植被型的796个群系和亚群系植被单位的分布状况、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同时反映了我国2000多个植物优势种、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实际分布状况及优势种与土壤和地面地质的密切关系3)植被分类主要依据是植被种类组成、数量、结构、生活型及生态特点以优势种最为重要一般而言,普遍认为以“气候+地形+优势种”对植被进行分类更科学如暖温带山地针阔叶混交林植被,或直接说明为“暖温带山地落叶松、白桦针阔叶混交林”。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主要看地表生长的优势植物是什么,按优势种进行分类更实用生境(habitat)一般指物种(也可以是种群或群落)存在的环境域即生物生存的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因子的总和植物生长的土壤及各种条件(植物生长地),动物的栖息地、食源地、庇护所、繁殖地等在林业上常称为立地条件实际上也就是生物生存的环境生境包括结构性因素、资源性因素以及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生境结构可以分为水平结构(空间异质性)、垂直结构(垂直分化或分层现象)和时间结构(周期性变化)野生动物的生境有三大基本要素:食物、隐蔽条件和水及其他非生物因素随着作为对象的生物的大小,生活方式等的不同,而作为生境来研究的空间的大小也不同微小生物栖息的、具有特殊环境条件的微小场所或某一群落的内部小场所,通常被称为小生境(microhabitat);不仅涉及内部环境,还包括外部环境的大范围区域,则称为大生境(majorhabitat)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一般应该依据“气候、地形及植被”三者相结合来划分,如,寒温带山地针叶林生态系统,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容易掌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首先从植被类型(即地表生长的是什么植物)着手确定生态系统类型,然后再结合地形地貌与气候做进一步的确定。

      这是生态影响评价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大致有以下几类:(1)陆地生态系统①荒漠生态系统,又可分为干荒漠生态系统和冷荒漠生态系统②冻原生态系统③极地生态系统④高山生态系统,高山森林生态系统,高山灌丛生态系统,高山草地生态系统⑤草地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湿草地生态系统和干草原生态系统⑥稀树干草原生态系统、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⑧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又可分为雨林生态系统和季雨林生态系统⑨农业生态系统或农田生态系统⑩城市生态系统(2)水域生态系统①淡水生态系统静水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水库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或沼泽生态系统,等流水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河流生态系统,溪流生态系统,等②海洋生态系统远洋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上涌水流区生态系统浅海(大陆架)生态系统河口生态系统海岸带生态系统,又可分为岩岸生态系统,沙岸生态系统(3)社会—自然—经济复合生态系统这是马世骏、王如松(1984)总结了以整体、协调、循环、自生为核心的生态控制论原理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从实际出发提出的一个综合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宏观上的“大系统”是符合人类社会实际,也符合当前各类生态系统实际的一个开创性的学术观点。

      同时包含了时(代际、世际)、空(地域、流域、区域)、量(各种物质、能量代谢过程)、构(产业、体制、景观)、序(竞争、共生与自生序)等复杂的生态关联及调控方法优势种、建群种、关键种与冗余种(1)一般而言,群落中常有一个或几个生物种群大量控制能流,其数量、大小以及在食物链中的地位强烈影响着其他物种的栖境,这样的物种称为群落的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群落各层中的优势种可以不止一个种,即共优种在我国热带森林里,乔木层的优势种往往是由多种植物组成的共优种简而言之,群落中起主导和控制作用的物种称为优势种可用有关重要值评价方法来表征常被用来划分群落的类型2)群落主要层(如森林的乔木层)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建群种有个体数量上不一定占绝对优势,但决定着群落内容结构和特殊的环境条件如在主要层中有两个以上的种共占优势,则把它们称为共建种3)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不同,一些珍稀、特有、庞大的对其他物种具有不成比例影响的物种,它们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它们消失或削弱,整个生态系统可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特有种称为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4)在一些群落中,有些物种是多余的,这些种的去除不会引起群落内其他物种的丢失,同时对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如果开发建设项目征占地区物种属于冗余种(redundant species),则项目建设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般是可以接受的1,尺度景观生态学十分强调“尺度”的重要性认为结构、功能、过程必须在相应的尺度上考虑,而“级秩理论”把尺度依赖置于全面的概念框架之中2,异质性景观生态学强调时空异质性在传统生态学中,无论植物群落或生态系统都假定它们是均一的,而实际情况很少是这样的在景观生态学中,空间异质性尤其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异质对系统的功能和动态有十分重要的影响3,过程景观由斑块、廊道和基质组成,在一个景观中即使个别斑块可能处于多种状态,其中有些随时间改变它的状态,虽然如此,整个景观仍可能处于组成平衡之中传统生态学关心的焦点是生态过程和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即端点例如,群落演替所达到的顶极状态,认为所涉及的过程必然导致那一状态,而对这一状态的偏离很少加以注意但经验证明:自然群落的动态过程中,常有多种持续状态,局部的顶极常常达不到,因此我们应该更关心过程,而不是端点,过程比端点更重要今天看书,发现书中对样方与样地并未弄清楚,时而样地,时而样方,而且这种“不清楚”的情况时间较长了,本人也忽略了这个问题,对此不得不说一说。

      一般在进行自然植被调查中,可设置样方进行调查,在设置样方之前,首先应选定样地,样地的选择则是根据工作的需要和植被类型及分布而定了(对于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而言,样地可依据评价范围内需调查的不同类型的植被分布情况而定了)在选项定的样地内设置一定数量的样方进行调查也就是说,样地一般是大于样方的比如,可以将一个教室设想为样地,教室内的每一张桌子可以说是一个样方因此,以下表述方是比较合理的:自然植被经常需进行现场的样方调查,在选定的样地内设置一定数量的样方进行调查,样方有大小依据植株密度和大小而定,一般草本的样方在1平方米以上,灌木林样方在10平方米以上,乔木林样方在100平方米以上(就因为乔木林的样方比较大,林业调查或培育等工作中,样方的设置可以是几百,甚至上千平方米,因此在林业上,时常将样方称为样地这是例外),样方的面积须包括群落的大部分物种,一般可用种与面积关系曲线确定样方数目样方的排列有系统排列和随机排列两种方式样方调查中压线植物的计量须合理当然,“样方”既然是在地面上选择出来的一小块地方,实质上也是“样地”,但要统一、明确,不能在同一表述下混淆 近来,发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常常出现“河流植被”、“道路植被”、“村庄植被”、“城镇植被”、“海洋植被”等不伦不类的植被分类。

      植被,指覆盖在地表的植物及其群落的泛称顾名思义,就是有植被覆盖的地表,没有植被的区域就不能称其为植被虽然国家尚未颁布植被分类标准,但也不能随意进行植被的分类河流中虽然有水生植物生长,但河流就是河流,河流中的植物可称其为水生植物(有挺水的、漂浮的),道路就是道路,道路何时竟也成了植被呢?道路两旁人为栽植的几行树就成了道路植被了?有人将植被分类陆生植被和水生植被,陆生植被可以接受,但水生植被并未被学术界接受(水生植物是被接受了的),有人称,湿地中的植被不就是水生植被吗?湿地本身就已被视为一种植被类型,更为大家所接受,不必再称其为“水生植被”了严格的说,湿地植被也不是完全的水生植被无植被的区域,就无所谓植被类型划分了,不应将无植被单独作为一个植被类型—“无植被”类型(挺可笑的哈)至于村庄植被、城镇植被,只不过是人工绿地或人工栽种的树木、草坪,可以说是人工植被,没必要写成村庄植被、城镇植被,人为地将植物也分为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生物量在某一时间内,一个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所含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生物种,或一个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种的个体总量这个概念与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所称的生物量是不同的。

      个人认为这个概念更科学,所包含的信息更广泛,更容易被接受和应用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有关自然环境现状描述中经常需要提到地形或地貌,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地形和地貌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这里列出,供大家实际工作中考虑使用 地形与地貌,在地理学中是一个意思是地表(包括陆地和海底)各种形态和形态组合的总称由内营力(地壳运动和岩浆运动等)和外营力(流水、冰川、风、波浪、海流、浊流等)相互作用而成岩石是其形成的物质基础按规模分为巨、大、中、小、微地貌;按形态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谷地等;按成因分为构造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等 在测绘工作中,地形指地表起伏的状态(地貌)和位于地表所有固定性物体(地物)的总称植物生活型与生态型2011-03-06 21:55:02|分类: 生态学基本概念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生活型:不同生物种的生态分类单位依据不同种植物外貌(形态)的趋同适应征划分植物生活型按越冬休眠芽位置与适应特性,将高等植物划分为高位芽植物、地下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隐芽)和一年生植物五大生活型类群生态型:同一生物种的种群生态分类最小单位生态型是种群在自然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