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赴北京市学习考察居家养老助残服务情况的报告.doc
7页关于赴北京市学习考察居家养老助残服务情况的报告为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加快我区养老助残服务体系建设 考察组听取相关部门情况介绍,实地察看不同类型的养老助残服 务机构,重点了解北京市西城区落实“九养政策”采取的措施、 养老助残服务券资金结算等通过学习,考察组一行增长了见识, 开阔了思路,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启发,他们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 法,值得我区学习借鉴现将学习考察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一)全面落实“九养政策”,推出9项养老助残措施北京市出台的关于《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 养”)雄》,即九养政策,内容为建立万名“孝星”评选表彰 制度;建立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和百岁老人补助医疗制 度;建立城乡社区(村)养老(助残)餐桌;建立城乡社区(村) 托老(残)所;招聘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配备养老(助残) 无障碍服务车;开展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实施家庭无障碍 设施改造;为老年人(残疾人)配备“小帮手”电子服务器从今年元月起,西城区推出了 9项养老助残措施,以构建“多 位一体”普惠型菜单式居家养老助残服务模式,形成为老助残服 务网络体系,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方便、快捷、多样化、人性 化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居家生活困难。
1、建立千名“孝星”评选表彰制度依据北京市万名“孝星”评选表彰制度,由区老龄办组织实 施,在全区开展“千名孝星”评选活动,每年在全区范围内推选 出1000名在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方面表现突出、事 迹感人的“孝星”2、 建立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发放养老(助残)券,以政府 购买的形式,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多种方式的养老助残服务 具有本市户籍的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60至79周岁重度残疾 人(持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程度为一级、 二级的视力残疾人和肢体残疾人以及残疾程度为一级、二级、三 级的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下同)、16至59周岁无工作重 度残疾人(由居委会、村委会提供未就业证明)均可在居住地申 请每月100元的居家养老(助残)券,人户分离人员须提交未在 户籍所在地享受居家养老(助残)服务补贴的证明领取养老(助 残)券后,居住地变更时,凭原居住地证明和养老(助残)券到 现居住地街道(乡镇、地区办事处)主管部门进行变更登记区民政局负责为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100 元养老(助残)券;区残联负责为60至79周岁重度残疾人、16 至59周岁无工作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养老(助残) 券。
3、 建立社区养老助残餐桌利用社区公益性用房、单位内部设施、居民空闲房屋等社会 资源建立养老(助残)餐桌采取政府适度补助租金、项目补贴 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使养老(助残) 餐桌基本覆盖至全区具备条件的社区4、 建立社区托老(残)所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星光老年之家”、社 区“残疾人温馨家园”、职业康复中心等服务场所为老年人、残 疾人建立社区托老(残)所不足部分可利用社区居民空闲房屋 及家庭空间开办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托老(残)所基本 覆盖至全区社区5、 招聘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在全区各街道和社区,根据实际需求聘用居家服务养老(助 残)员,优先从“4050”人员和取得社会工作者资质且符合本市 就业特困认定标准的人员中招聘,纳入公益性岗位九养政策” 工作部署要求各街道聘用5-7名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各 社区至少聘用1名,高龄独居老年人和重度残疾人较多的社区可 按30: 1的比例增聘6、 配备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统一为每个街道配发一辆具有无障碍功能、带有统一标识的 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用于组织老年人、残疾人参加社会活动 等7、 开展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各类心理咨询专业组织作用,满足老年人、残 疾人的精神慰藉需求,开展精神关怀服务。
部分老年人和残疾人 的心理咨询、精神关怀需求可与市“96156”社区心理健康咨询 热线进行对接8、 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按照自愿的原则,逐步对有需求的老年人残疾人家庭实施无 障碍设施改造,给居家生活的老年残疾人提供洗澡、如厕、做饭、 户内活动等方面的便利9、配备“小帮手”电子服务器“小帮手”电子服务器用户按“一键通”将免费拨打该中心 96003 “小帮手”服务热线,从而获得承诺的生活便利服务在 个人自愿申请、购买的基础上,采取政府前端价格适度补贴方式, 有计划地向具有西城区户籍、有使用需求并具备使用能力的65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和16至64周岁重度残疾人提供便携式“小帮 手”电子服务器,提供生活、就医、交通、购物、社交等电子服 务二)养老助残服务券资金结算的有关问题西城区居家养老助残服务补贴资金实行后付制,按月结算 结算方法分为两种:1、 服务机构为企业的,需出具相应的正式票据服务单位向签约的街道居家养老助残主管部门提出结算申 请,并提交居家养老服务券、“一卡通”月结算清单和服务单位 银行帐户,对养老券、“一卡通”月结算清单当面进行清点核对 无误后,填写《西城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结算表》,并提交相应 的正式票据。
街道主管部门将各服务单位结算申请进行初审后汇 总,填写《西城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结算清单》并附结算明细及 相关材料,报区民政局审核,准确无误后,将居家养老服务补贴 资金划拨到服务单位的银行帐户2、 服务机构为定额税制的个体户,采取签字直接报销对于定额税制的个体户及其他服务商,经街道办事处初审 后,报区民政局审核备案结算时,服务机构与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在《西城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结算表》上签字,报区民政局 领导签字后直接结算三)政府补贴,各单位联动,培育养老助残市场为扶持服务机构,培育养老助残市场区政府特别针对老人 消费较多的老年餐桌采取政府补贴,补贴标准按企业为老年人供 餐营业额的6%给予政府补贴工商部门负责对符合条件的“养老餐桌”申办单位给与优先办理准营手续取缔无营业执照的“养老餐桌”,受理群众投诉,查处群众举报,行行业监管职责;交管部门负责对佩有民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居家养老送餐服务”标识的车辆给与送餐准 行、车辆停放的方便;城管部门负责对佩有民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居家养老送餐服务”标识的送餐车辆停放给与方便,对周边环 境及卫生状况影响社区开办“养老餐桌”的协助整改—、几点启不通过学习借鉴先进城区的工作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区养老助 残服务工作实际,我们主要有以下两点启示:(一)加大养老助残市场的培育养老助残市场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北京市西城区经政府补 贴,各单位联动,经过4年时间培育,养老助残市场逐步走向成 熟。
而我区的养老助残服务机构今年3月份才开始确定,定额税 制的个体工商户多,成规模、上档次的企业少,各项工作刚刚起 步,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可借鉴北京西城区的有 益做法,加强对我区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扶持,实现单位联动,加 大对养老助残市场的培育二)运用科技手段,探索“以卡代券”西城区今年15个街道已全面推行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以卡 储”,原来发放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券全部由磁卡代替,每月 对老年人、残疾人的服务金额直接打入卡中以卡代券”的实 施,不仅降低了服务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老年人、残 疾人使用,而且还将目前市场化运作的居家养老助残服务项目转 化成为有针对性的优惠型服务,通过补贴卡的使用,可以有效甄 别服务对象的身份,从而在价格、质量等方面有效约束服务行为, 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相对规范的服务因此,我们可以着手开 展调研“以卡代券”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