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国外喜剧电影字幕流行语翻译研究.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1895125
  • 上传时间:2021-1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1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国外喜剧电影字幕流行语翻译研究 王永强摘要:本研究以接受美学为主要理论框架,以国外喜剧电影字幕流行语翻译为研究对象,在喜剧电影理论与实践中较为详细地阐释了接受美学理论框架与电影字幕流行语翻译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重点探究了观众期待视野与文本召唤结构原则下对国外喜剧电影字幕流行语翻译的实现与恰当策略的选择,对文学文本与电影翻译与传播事业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关键词:接受美学;喜剧电影;字幕;翻译1.0引言近些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中国人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等领域可以获得更多的与国外进行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就文化层面而言,由于网络的广泛应用,数量庞大的国外电影和电视剧涌入中国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摆在面前:因为操不同语言,我们如何真正理解国外电影?不论喜剧电影中是否采用了流行语,都会存在一个如何恰当使用的问题因此,在电影字幕翻译时很有必要引入一种恰当的理论——接受美学理论2.0 理论框架接受美学理论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概念:(1)预期视野,能够把重点内容从文本转换到读者或观众;(2)召唤结构由于两个民族之间存在不同的文化与思维方式,译者应当比较原始语境与观众预期之间的差异,针对流行语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如基于预期视野和召唤结构的归化策略。

      2.1预期视野预期视野是Jauss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接受美学的主要知识点译者与观众相结合的预期视野在电影翻译的二次接受活动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Jauss(1982)在美学体验一书中将针对预期视野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了文学作品阅读上因此它只涵盖了读者的文学体验和艺术生活体验然而,显而易见的道理是:观众是通过他们对于文学体验和对艺术的美学情感方面的知识来欣赏和理解电影,包括美学理想和对真实生活与艺术的理解因此,观众的预期视野指的就是他们的欣赏需求以及之前的美学体验、兴趣、职业和接受性活动中的立项范式在欣赏过程中,观众展现了其潜在的美学预期,这种预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上述因素可见,译者的集中于观众预期视野的注意力不仅仅是理论探索命题,更是重要的艺术探索主题2.2 外国电影翻译中的文本召唤结构根据Iser(1978)观点,在文学作品中存在“空白”与“不确定性”情况我们所提到的上述情形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否定结构,成为激发读者填充和连接“空白”、构建新的视野的基本驱动力和文本结构,也就是Iser所称呼的“文本召唤结构”电影的多种语言系统为翻译提供了一种标准和参考,它的内部机制包括一个语言层面和心理层面。

      在翻译过程中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标示其美学效应第一,修辞和俗语运用电影语言和通俗语言非常相似,因为话语较为简洁,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段通俗语言的使用通常会提升电影地喜剧效果,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如:象Han Lee: As new owner; I am killing it. “killing it”含義是“打败”,但在此处,译者将其作为一个俗语,意即“赞爆了,酷毙了”,非常形的说法第二,意义建构电影语言是充满诗情画意地,其创作不仅仅是中综合的,方法与要素,还是电影角色形态的展现,比如话语和身体语言电影中的诗意特征表征了一种艺术意义,艺术语言依赖于语境 因此,诗歌的运作机制就是一种召唤电影语言的语境然而,电影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地,日常语言的使用依赖于语境性因此,很容易观察到的是,当我们在传递语言时,我们就会在语境中构建意义时达到较高状态3.0 流行语翻译在国外喜剧电影中的案例分析根据Venuti(1995),观众将会获得某一种定向性预期,其观点是:归化的目的在于遵循目标语读者的表达方式,用以描述初始意义,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不同文化和风俗之间的陌生感3.1 中国网络语言的使用在喜剧电影中值得探讨的内容之一是:译者在字幕翻译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网络语言,这是因为译者是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将观众考虑在内。

      许多国外电影最初都是从网络上直接下载,观众几乎都是熟悉网络语言的年轻人另外,来自于字幕组中的译者都是经过字符组织地,他们对网络语言非常熟稔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在翻译过程中会使用此种类型语言,达到与目标语观众建立密切关系的目的请看下面1例:电影《足球尤物》(Shes the Man)中Olivia与她朋友的对话:Olivia: What?Her friend: make him jealous. (in 00:57:29 of Shes the Man)“jealous”的意思为“嫉妒”但是,如果将其译为“让他嫉妒”,译者认为将不会符合观众的预期因此,该词被翻译成“羡慕嫉妒恨”,不仅仅加强了该词嫉妒的语气,同时也包含了嫉妒的结构,以及事情本身的复杂细节3.2 中国方言的使用方言是在某一个特定地区所使用的特定语言形式在中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多种方言,比如东北方言,人们在交流中就会感到斑斓多彩,享受轻松时刻请看下面1例:电影《足球尤物》中Duke 与Viola的对话:Duke: Ok, Ill tell you what. You do this, Ill work with you on your soccer, Ill make you good enough to make first string.Viola: Ok. You got a deal.Duke: You are the man.Viola: Yes, I am. (in 00:35:39 of Shes the Man)endprintViola 毫不犹豫地说了“yes”,译者将这句话翻译成“必须的”,反映出Viola此时暗自窃喜。

      这句方言的功能在于:它不仅能让观众感到很亲切,满足他们定向性的预期,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够给喜剧电影增加幽默因素而且,对于观众而言,这些对话听起来更加顺畅和自然4. 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作为接受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预期视野原则与文本召唤结构原则可能在分析不同题材文学作品时发挥更佳作用 Bassnett (2001)与Nida &Taber (2004)都相信,深入研究接受美学理论在不同场合与文化间的应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本文作为尝试性的探讨,主要从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在外国喜剧流行语翻译的角度进行探究,在字幕翻译中,选择适合的策略和方法来恰当处理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观众与作者产生共鸣,感受到流行语背后的幽默气氛[参考文献][1]Bassnett, S. & Lefever, A. Construction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2]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3]Heidegger, G. On The Way to Language. Cambridge, Mass: Mitpress. 1980.[4]Iser, W. The Act of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 Bo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5]Jauss, H. R. Towards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 Trans. Timothy Baht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2.[6]Nida, E.A. and Taber, C.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Press, Shanghai.2004.[7]Piaget, J. Psychology and Epistemology: Towards A Theory of Knowledge. Massachusetts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997.[8]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9]胡經之, 张首映.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作者单位:枣庄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endprint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