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考试要求 1.会从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2.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1.一元二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或ax2+bx+c<0(a≠0).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解的对应关系判别式Δ=b2-4acΔ>0Δ=0Δ<0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方程ax2+bx+c=0(a>0)的根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x10(a>0)的解集{x|xx2}Rax2+bx+c<0(a>0)的解集{x|x1< x0(<0)⇔f(x)g(x)>0(<0);(2)≥0(≤0)⇔f(x)g(x)≥0(≤0)且g(x)≠0.微思考1.二次函数的零点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之间有什么联系?提示 二次函数的零点即为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也是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2.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0)恒成立的条件是什么?提示 显然a≠0.ax2+bx+c>0恒成立的条件是ax2+bx+c<0恒成立的条件是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若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x1,x2),则必有a>0.( √ )(2)若方程ax2+bx+c=0(a≠0)没有实数根,则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R.( × )(3)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开口向下,则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一定不是空集.( √ )(4)≥0等价于(x-a)(x-b)≥0.(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已知集合A={x|x2-5x+4<0},B={x|x2-x-6<0},则A∩B等于( )A.(-2,3) B.(1,3)C.(3,4) D.(-2,4)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A={x|10的解集为________.(用区间表示)答案 (-4,1)解析 由-x2-3x+4>0可知,(x+4)(x-1)<0,得-40,令3x2-2x-2=0,得x1=,x2=,∴3x2-2x-2>0的解集为∪.题组三 易错自纠5.若关于x的不等式ax2+bx+2>0的解集是,则a+b=________.答案 -14解析 ∵x1=-,x2=是方程ax2+bx+2=0的两个根,∴解得∴a+b=-14.6.若不等式x2+ax+4<0的解集不是空集,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 (-∞,-4)∪(4,+∞)解析 由题意得Δ=a2-4×4>0,即a2>16.∴a>4或a<-4.题型一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命题点1 不含参的不等式例1 (1)(2020·全国Ⅰ)已知集合A={x|x2-3x-4<0},B={-4,1,3,5},则A∩B等于( )A.{-4,1} B.{1,5} C.{3,5} D.{1,3}答案 D解析 ∵A={x|x2-3x-4<0}={x|(x+1)(x-4)<0}={x|-10).解 原不等式变为(ax-1)(x-1)<0,因为a>0,所以(x-1)<0.所以当a>1时,解得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在本例中,把a>0改成a∈R,解不等式.解 当a>0时,同例2,当a=0时,原不等式等价于-x+1<0,即x>1,当a<0时,<1,原不等式可化为(x-1)>0,解得x>1或x<.综上,当0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1},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思维升华 对含参的不等式,应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1)根据二次项系数为正、负及零进行分类.(2)根据判别式Δ与0的关系判断根的个数.(3)有两个根时,有时还需根据两根的大小进行讨论.跟踪训练1 (1)已知不等式ax2-bx-1>0的解集是,则不等式x2-bx-a≥0的解集是________.答案 {x|x≥3或x≤2}解析 由题意,知-,-是方程ax2-bx-1=0的两个根,且a<0,所以解得故不等式x2-bx-a≥0为x2-5x+6≥0,解得x≥3或x≤2.(2)解不等式12x2-ax>a2(a∈R).解 原不等式可化为12x2-ax-a2>0,即(4x+a)(3x-a)>0,令(4x+a)(3x-a)=0,解得x1=-,x2=.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0)∪(0,+∞);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题型二 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命题点1 在R上的恒成立问题例3 对于任意实数x,不等式(a-2)x2-2(a-2)x-4<0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2) B.(-∞,2]C.(-2,2) D.(-2,2]答案 D解析 当a-2=0,即a=2时,-4<0恒成立;当a-2≠0,即a≠2时,则有解得-20时,g(x)在[1,3]上单调递增,所以g(x)max=g(3),即7m-6<0,所以m<,所以00,又因为m(x2-x+1)-6<0,所以m<.令y=,因为函数y==在[1,3]上的最小值为,所以只需m<即可.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命题点3 给定参数范围的恒成立问题例5 若mx2-mx-1<0对于m∈[1,2]恒成立,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答案 解析 设g(m)=mx2-mx-1=(x2-x)m-1,其图象是直线,当m∈[1,2]时,图象为一条线段,则即解得0对一切实数x都成立,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A.a<-或a> B.a>或a<0C.a> D.-0不恒成立,故a=0不合题意;当a≠0时,即解得a>.(2)当x∈(1,2)时,不等式x2+mx+4<0恒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是( )A.(-∞,4] B.(-∞,-5)C.(-∞,-5] D.(-5,-4)答案 C解析 令f(x)=x2+mx+4,∴x∈(1,2)时,f(x)<0恒成立,∴即解得m≤-5.设方程ax2+bx+c=0(a≠0,Δ>0)有不相等的两根为x1,x2,且x10,x2>0)一正根一负根即一个根小于0,一个根大于0(x1<00)得出的结论f(0)<0大致图象(a<0)得出的结论f(0)>0综合结论(不讨论a)a·f(0)<0表二:(两根与k的大小比较)分布情况两根都小于k即x1k,x2>k一个根小于k,一个根大于k即x10)得出的结论f(k)<0大致图象(a<0)得出的结论f(k)>0综合结论(不讨论a)a·f(k)<0表三:(根在区间上的分布)分布情况两根都在(m,n)内两根有且仅有一根在(m,n)内(图象有两种情况,只画了一种)一根在(m,n)内,另一根在(p,q)内,m0)得出的结论f(m)·f(n) <0或大致图象(a<0)得出的结论f(m)·f(n) <0或 综合结论(不讨论a)f(m)·f(n) <0 根在区间上的分布还有一种情况:两根分别在区间(m,n)外,即在区间两侧x1n,(图形分别如下)需满足的条件是(1)a>0时,(2)a<0时,对以上的根的分布表中,两根有且仅有一根在(m,n)内有以下特殊情况:(ⅰ)若f(m)=0或f(n)=0,则此时f(m)·f(n)<0不成立,但对于这种情况是知道了方程有一根为m或n,可以求出另外一根,然后可以根据另一根在区间(m,n)内,从而可以求出参数的值.如方程mx2-(m+2)x+2=0在区间(1,3)上有一根,因为f(1)=0,所以mx2-(m+2)x+2=(x-1)(mx-2),另一根为,由1<<3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