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问题上大电影学考研复习资料.doc
5页※电影史分期1. 形成期:(1895-1927 ),即爱迪生和路易 卢米埃尔同时在美国和法国发明电影之日起,经历了短片到长 片,单镜头到多镜头剪接,从而形成视觉语言的三十多年的历史2. 成熟期:(1927-1945),在这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电影获得了 声音和色彩 ,具备了电影艺术一切必要的 表现元素 ,人们不仅对无声电影的经验开始了总结,并且在运用音响和彩色方面、探索电影形象潜力方面 都展开了认真的研究和实验3. 发展期( 1946- ),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在技术上达到了完善的地步,此后的技术发展不再 对艺术表现有重大的影响电影从此进入了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阶段,并在同其他艺术的关系上,从过去 单纯的模仿吸收进入到有取有予的阶段此外,更值得重视的是, 电影这时已具有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 它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品战后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变化彻底打碎了好莱坞的梦幻制造机器战后欧洲电影尤 其明显地表现出了它同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时的电影艺术的发展名副其实的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同样在这些年里,电影开始取得学术地位,在西方各国的大学教育和学术研究领域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尽 管从商业的角度来说,电影似乎受到了电视的严重排挤,票房收入逐年下降,电影院大批倒闭,各国的影 片产量也大幅度下降,但这对于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发展没有多少有害的影响。
诚然,因为西方电影的商 业性质,在电视强大竞争下,曾一度使它追求噱头,渲染色情暴力的歧途,但这只是一个短暂的现象相 反,因为电视节目在反映生活,反映时事方面要求严格,倒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电影对真实性的追求再 者,电视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它同广播一样,无非是一种传播方式、手段,电视如果失去电影,就好比 广播失去音乐一样,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电源技术的发展不仅不可能在艺术上给电影造成必然的损害, 反而会因为播映面日益扩大,进一步促进电影创作的繁荣在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电影和电视的对立很快 将成为陈迹,而电影通过电视的传播继续繁荣发展,必将成为电影在其他发展期的重要一章※电影工业商品还是艺术文化的争论95 年,邵牧君《电影万岁》为电影 100 周年而写观点:1 、 电影观念正确与否,决定电影的生死存亡2 、 正确的电影观念是电影先作为工业和商品,其次再是文化和艺术,即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区别电影观念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电影 100年来证明了这一点电影观念变化=对电影重新定位许多国家 就发生过,充满了多种定位实现:个人化、政治化目的,都付出了代价论证:1 、 电影从产生之处,是为商业和娱乐目的的2、 电影生产的复制特点,也使他有别与传统艺术,本来电影就不是什么高雅之物。
3、 电影的艺术依赖于电影的商业,商业对艺术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如果无商业竞争动力,不能 想象电影艺术表现能具有如今具大的可能性; 商业与艺术对立的观念是毒害电影的想法商业是主流 ;4、 20 年代先锋电影对电影工业未造成丝毫影响, 既未扭转商业运装带来负面影响, 也未能使主流电影工作者接受其理论※如何进行商业电影的市场定位? 运用电影的艺术和文化特性以投入发行渠道获得票房收入为目的而创作和生产的电影作品,即商业电影 市场定位包括 发行渠道的地域定位 :国际、国内还是地区观众群定位 :年龄段、性别、职业群、 时段:那个季播放更能有利,需要市场分析档期定位 :分析同时 期播放的其他电影,找准不同点而设置放行量和地点媒体重要性 :很多电影是通过媒体来先赢得好感的所以,媒体也是关键根据发行地点和市场分布 ,找准演员:不能小觑明星的作用 研究市场结构,在某一类型片太过火的时候,适量换入其他风格,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找准流行元素,使电影迎合大众口味和爱好,但不是以大众为标向,而是例行自己的风格和特性,找准市 场契机,予以让大众和艺术家彼此交流和接触根据资金来研究题材,比如量入为岀为根本原则,要根据发行、放映收入和其它后电影收入预算,来决定制作费和发行宣传费。
特殊 情况:对一批影片进行市场定位电影创作生长要受道德、法律、政治元素约束 ※电影理论、电影史(美学)和电影批评的区别电影研究的三大块:理论、批评和史电影理论研究是对电影作品的普遍现象的研究,不是一部电影、一批电影,而是所有作品,提炼普遍的观 点和概念电影批评是对个别的、一批、一类、一段时期的作品的评判和分析电影史是对电影创作的历史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电影美学是指从其它人文学科角度来研究电影,把电影作为一个审美对象和特殊审美规律来研究其它人文学总称:电影文化学新概念:电影学,是整体性从各个角度研究电源能够,欧洲叫 Filmology ,美国称Film Study 电影艺术学:把电影看作一种专门手段,对成为这种手段可能性的研究,对这种手段的表现力的问题的研 究1、 试举4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代表作一两部,说岀其美学特点2、 《一江春水向东流》2、新时期,电影理论有何重要建树?给予概括的说明《电影语言的现代化》1、 论述细节在艺术作品中的功能是什么?举一部影片为例加以说明《万家灯火》中的撸下戒指和戴上戒指2、 电影故事片和电视剧两种视听艺术异同点是什么?3、 举一部电影作品为例,说明电影叙事性和造型性之间的关系。
电影两种基本手段一一视觉、听觉视觉手段即造型性电影叙事性:讲故事造型性是讲故事的重要表 现手段之一《钢琴课》,钢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情,气质,和她的倔强,以及以后和伐木工钢琴课上恋爱的最重要的道具1、 论述电影和文学的关系电影中包容了文学的因素,因为它从文学中吸取了一整套反映客观世界和现实关系的方法,从文学的各种 体裁中广泛吸取营养, 如从诗中汲取抒情性,从散文中汲取散点描述心情和景物的透视,从小说中汲取叙事性在叙事手法上又借鉴了文学中的 主观叙述和客观叙述,外部描绘和内心剖析 以及多种形式的结构原则等总之,无论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细节的描写 、叙事的方式,电影都借鉴了文学的经验而具有文学的因素但文学进入电影 '因为受电影的制约,经过消化、融合,已发生了质的变化,而非电影 加文学电影中的文学因素和作为语言的艺术的文学有质的区别因为尽管电影广泛借鉴文学塑造艺术形 象的经验、方法和技巧,但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学这一唯一的媒介塑造文学形象,而电影则是通过画面和音 响以及电影所独具的特殊表现手段 蒙太奇来塑造银幕形象作家用语言来写故事、写人、写人的灵魂文学形象是通过抽象的语言符号给读者以联想,银幕形象则是通过可见的画面和可闻的声音具体地直接地 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
可见电影中的文学因素决不是电影加文学注意改编、吸取题材文学和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到电影,比如意识流1. 画面的确定性,文学的联想性,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2. 在叙事上借用了文学的视点和心理,结构上的伏笔,悬念,纠葛、高潮,都借鉴了文学特别是表现内 心心理的意识流手法,画面不断的闪过,形成恍惚的现实于过去的错乱,都是借鉴于文学包括以叙述者 与人物同在,是大大的借鉴于文学中的夹叙夹议如《贝隆夫人》3. 电影不但自身具有综合艺术的特质,但它本身已经构成一门独立艺术,有着它自己的美学形式和表意方 式,它借助于各个门类的艺术吸取氧量,但最重表现出的依然是电影的画面4. 因为它的局限性,如容量的限制,没有小说可以展现更大的想象空间,材料的限制,只有二个小时左右 的时空展现,观众的限制,不能和观众面对,但电影最终有着它的成熟的美丽2 、 论述电影的时空特征以下题目任选两道)3 、 简述电影表现特点综合性,视像性,运动性,蒙太奇,逼真性,群众性,技术性 表现特点:用画面,声音,和造型的组合是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艺术 表现手段上:【电影景物描写】【电影细节描写】【电影白描手法】【电影象征手法】【电影怪诞手法】 【电影写实手法】4 、 比较电影艺术与电视剧艺术。
5 、 论述电影环境造型和剧作情节的关系环境有时可以起到渲染人物历史,增强故事真实性,同时有能起到“介绍”“兴”“赋”的作用如《小 城之春》的破败城墙就是隐喻历史和人物的心情是“兴”的作用,起到了情节的叙事作用《伊万的童年》 最后的美丽的海滩,则是伊万的美梦,表达了他对母亲的依恋,对和平的童稚生活欢乐的向往,但他已经 死了,令观众觉得痛惜,大大升华了主题叙事1. 介绍环境,推出人物2. 空镜头,表达心情的转化《百花深处》房子变成了荒地,那是一种震撼令人发疯3. 渲染主题4. 表达艺术家主观对事物的评判 6、 审美对象与艺术的关系7 、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方针有哪些内涵?近年来, “弘扬主旋律 ”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弘扬主旋律、 提倡多样化, 是坚持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具体体现, 是繁荣祖国文艺百花园、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是进一步增强文艺界大团结、 促进文艺创作大繁荣、 推动文艺事 业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主旋律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和价值取向, 代表着最广 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热切愿望 ;多样化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多样多变的客观现 实,体现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者统一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生动实践。
弘扬 主旋律,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 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 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 社会进步、 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 大力倡导 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提倡多样化,就是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 推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现文艺风格、流派、题材、形式的充分发展,积极构建和谐文 艺生态,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 坚持弘扬主旋律、 提倡多样化这一事关文艺工作全局和文艺事业命脉的重要方针, 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在文艺领域的生动体现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牢记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是一切 文艺创作的源泉,努力创作更好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社 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这是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和广大文艺工作者都必须遵循的法则和铁律8 、 谢晋电影在文革前后在思想主题、叙事结构上有什么异同?论述谢晋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和 意义。
9 、 你对当年中国大陆艺术电影中的人文精神、艺术形式、探索方向有何评价?1 、 论电影作为艺术与电影作为商品之统一导笔答)2 、 艺术风格含义是什么?艺术家风格特征表现在哪里?结合本专业列举两位电影艺术家做出比较剧作、电影史、传播、导演、美术必答)3 、 论述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剧作、摄影、理论必答)4 、 80 年代以来,大陆、台湾、香港都出现新电影潮流,论述代表人物、作品、并分析其特点和背景5 、 你对我国当前影视表演倾向和与你更是表演有何思考?6 、 论述电影美术特性7 、 你对 1995 年我国电影市场引进十部大片有何看法?(电影史、心理学、传播必答)8 、 论述现代表演与传统电影表演比较表演必答)9 、 论述电影造型的意义美术、摄影必答)1 、 谈谈对电影界,电影是一种工业和商品还是艺术和文化的争论2、 类型电影的特征是什么? 30、40 年代经典电影和 80 、90 年代类型电影区别何在?3 、 从莱辛《拉奥孔》到爱因汉姆《新拉奥孔》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