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员工满意度与工作业绩的关系毕业论文.doc
28页论员工满意度与工作业绩的关系毕业论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 业 论 文题 目:论员工满意度与工作业绩的关系目 录摘 要 41 引言 51.1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51.1.1 研究背景 51.1.2国内外研究综述 51.1.3研究的目的 71.1.4研究的意义 71.2相关概念的界定 81.2.1员工满意度的界定 81.2.2企业绩效的界定 81.3研究框架 102 员工满意度和企业绩效理论分析 112.1员工满意度相关理论综述 112.1.1员工满意度的基本概念 112.1.2员工满意度的含义与测量 122.2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122.3员工满意度程度指标 132.4企业绩效相关理论综述 142.4.1企业绩效的基本概念 142.5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 142.6企业绩效的测评体系及模型 152.6.1企业绩效的测评体系 152.6.2企业绩效的测评模型 163 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关系分析 163.1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综述 163.2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测评体系 173.2.1研究的理论构思 174 结论 18致 谢 19参 考 文 献 20附 录: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调查问卷 22摘 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加入了WTO。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已经由传统的竞争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竞争模式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在企业竞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员工满意度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已有的研究对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相应的探讨,本文从员工满意度这个中介变量入手,对员工满意度和企业绩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对顾客满意度以及企业绩效相关文献进行评述构建员工满意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本文选取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员工满意调查问卷对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关系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分析讨论得出的结论 关键词:员工满意度;企业绩效;顾客满意度;问卷调查;实证研究1 引言1.1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我国加入了世界经济贸易组织再加上各个行业管制的放开,企业目前面临着激烈的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情况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成长与发展,就要在市场、资本等资源条件的约束下,不断地挖掘各种资源并形成竞争优势,进而在快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自身优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良机在各种资源受约束的条件下,企业要想创造价值,就要对员工满意度和企业绩效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估。
现代的企业通过对员工的选、用、育、留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企业员工创造了一个比较宽阔的发展空间和比较宽松的工作氛围,从而充分激励员工为企业的目标而努力企业的绩效是好还是坏,现在成为企业能否立足的关键因素,创造竞争优势的主要资源就是人,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增值的因素有人的能力、知识以及工作技能美国奥辛顿工业公司的总裁曾提出一条“黄金法则”:关爱你的客户,关爱你的员工,那么市场就会对你倍加关爱在这里面,“客户”是指企业的外部客户,“员工”是企业的内部客户因此,企业想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必须处理与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之间良好的业务关系在对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问题各行各业展开了充分的调查和研究,而且尝试着构建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从理论角度指导和帮助企业的经营者1.1.2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早期的科学管理时代,泰罗Taylor在提出劳资两利的管理目标与思想革命时,就开始注重员工满意度与企业获利的重要性1932年早期的人际关系学说的代表人物梅奥,总结了自己领导的霍桑实验,非常明显的指出了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决定了生产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是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即员工对社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人际关系的满意度。
如果满意度提高,工作主动性就高,从而生产率就高梅奥在管理的新领域方面做出了贡献,把以“事”为核心的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核心的模式在这以后,行为科学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大量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成为研究员工满意度的理论基础 20 世纪 30 年代,众多学者对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探索,提高企业绩效成为研究者特别是企业经营者关注的焦点综述过去理论,学者对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根据探索的结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观察这些观点,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员工满意度影响企业绩效员工满意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企业绩效的高低,这应该是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较早的观点美国科学家梅奥等人在西方电器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最后证明了员工产量与工作心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员工心理需要的满足是提高产量的重要基础赫茨伯格Herzberg于1959年在《工作激励》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双因素论的基本观点,把能促使员工产生工作满意感的这一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相应地把另一类促使员工产生不满意感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即双因素论赫茨伯格提出导致满意的因素有五个方面: 工作本身的吸引力、认可、晋升与成长、责任、成就;导致不满意的因素有: 工作条件、监督、工资水平、工作保障、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等。
赫茨伯格对理论进一步总结,对员工工作满意起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发展与成长,对员工工作不满意起作用的主要是环境因素Herzberg还认为激励因素将引发满意和没有满意,保健因素将引发不满和没有不满意,员工工作满意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的关系: 满意导致高绩效,不满意导致低绩效,而没有满意和没有不满将会导致一种中性的状态 2员工满意度和企业绩效之间不确定的联系最近的研究表明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明确的在预测行为时态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某些研究者指出只有用明确的态度,才能够预测明确的行为然而一些变量干扰了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且满意度绩效之间的影响变量也被验证,如任务分配决定的理解、工作适应力、归属、时间压力、认知能力、成就需要、问题解决的同一性、职业发展进程、行为压力、职业群体、持久力、情感的倾向性和环境的压力等变量,这些变量基本上在大部分研究中没有证实,且他们的有效性的证明也很困难 3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之间无任何关系历经很多年的探究,学术界和实业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和辩证,但是最终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出一个认可的结论目前,通过很多的研究指出员工满意度与绩效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这就是说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时没有关系。
A. H. Broyfield & W. H. Crockett 1955 采用各种调查方法对员工的实际工作效率与工作态度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结果得出员工的满意度高,绩效可能较高;而员工的满意度较低,绩效也可能较高,两者之间没有比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上面三种观点表明,员工满意度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是非常复杂的,现在也没得出一致的结论,不同的企业中这两者存在着不同的联系,要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要对不同的企业进行分析1.1.3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从而更好的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进而企业绩效也会提高研究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能更好的指导企业的发展达到一种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结果具体来说,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1了解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企业员工的满意度; 2考察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否具有显著正相关; 3考察影响员工满意度的若干要素能否进行归类,能否被划分为不同的模 块进行分析;1.1.4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关于员工满意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成果,同时,也有一些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前国内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方法大多是规范性的,很少有实证研究。
以往的研究缺乏员工个人特征的角度来研究员工满意度,所以很难发现员工在满意度方面表现出的特质以往研究没有怎么提高满意度的比较系统的对策本研究有助于丰富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 2实践意义: 一项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指出,员工满意度提高5%,企业盈利提高2.5%很多企业在“员工一顾客一公司利益”的模式下进行企业的改革,觅到了企业起死回生的良方,通过实地调查证明,员工满意度每提高5%,顾客满意度同时会提升1.3%,同时也因此使企业业绩提高0.5%较高的员工满意度会减少工作事故、旷工的发生率,同时会提高员工对生活的满意度,使员工的心理负担减轻,从而提高利润和生产率通过对员工满意度进行调查,能够使企业了解员工的心声和意见,了解企业与员工相关的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协助企业找到问题所在,采取较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与认可度 对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在实业界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给企业的管理者与学术研究者有启示作用1.2相关概念的界定1.2.1员工满意度的界定 对员工满意度的界定学术界有很多分歧,观点不一尤其是在员工满意度的维度方面比如美国组织行为研究专家洛克将员工满意度分为十个维度;邢占军把员工满意度分为五个维度。
一些研究者,包括俞文钊、Hoppock、张勉和李树茁等把员工满意度的各个维度又当作了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来研究员工满意度又可称为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个人感觉到工作本身可以满足或者有助于满足自己的工作价值观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感觉程度 综述一些学者的研究,本文将对员工满意度进行一个全面的界定把员工满意度定义为一个综合的概念,即员工在企业工作中所感受到的满足感,涵盖了员工在自我发展、成绩认可、工作压力、薪酬福利、工作环境、同事关系、领导关系等7 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和判断1.2.2企业绩效的界定 企业绩效又可称为企业的表现,根据Reeves和Dyer的分类,可以将企业绩效分为4类:组织绩效如顾客满意度、质量、生产率等;市场价格绩效如股票市场价格等;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如员工满意度,员工离职率等;会计计量绩效如利润、销售收入、资产收益率等 企业的总体业绩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财务业绩和非财务业绩,非财务指标的评价基准决定了它最终向财务指标的回归财务业绩是通过会计信息系统表现的表象、结果和有形资产的积累,而非财务业绩则是通过经营管理系统获得的内因、过程和无形资产的积累,是本质的东西。
财务指标具有短期性,它使员工的日常行动与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脱节业绩评价指标单纯的以财务指标为标准越来越受到批评,而非财务指标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企业绩效的含义较为复杂,目前企业绩效的界定也从以下不同视角进行界定: 1三种视角下的企业绩效 根据理查德?斯格特的观点,分析企业可以从三种不同视角进行:开放系统模式、自然系统模式、理性系统模式,所以对企业绩效的解释也是在三种不同的视角下进行的在开放系统模式下,企业被认为高度依赖于环境;在自然系统模式下,企业被视为能够实现特定目标的集体,但是它同时也从事为维持其作为社会单位所必须的一切活动企业不仅是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目的那么,企业绩效不仅是指企业目标和任务的达成,而且还包括参与者的满意度及精神风貌、管理者的人际关系技巧及生存本身;在理性系统模式下,企业是一种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设计的工具,企业行为是由有意图协调的成员所实施的行为那么,企业绩效就是企业特定目标的达成或与目标相关的任务的完成,总体标准包括总产量、质量标准、生产力和效率等等 上述三种视角下的组织绩效分别强调了组织不同方面的绩效,即适应性方面的绩效、人际关系方面的绩效、任务方面的绩效。
2鉴于结构、过程、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