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15篇.docx
63页认识立体图形教案15篇认识立体图形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同学进一步认识学过的一些立体图形的特征,掌控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 2.通过复习,使同学能够敏捷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约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通过复习,使同学能够敏捷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约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进一步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复习了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从今日开始,复习立体图形的知识.这节课,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复习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谁来拿出不同的立体形体,告知大家各是什么名称. 出示立体图形 请你分别说一说每个立体图形的名称及各部分的名称. 〔圆锥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长方体〕 它们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先来复习长方体的特征. 〔一〕复习长方体的特征.【演示课件“立体图形的认识”】 出示长方体: 1.同学以组为单位一起回忆. a.长方体的特征. b.想一想你是从那几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的. 〔点、线、面〕 长方体 顶点 有八个顶点 线 有十二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面 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相对的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 2.老师总结:我们通过点、线、面三个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 〔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继续演示课件“立体图形的认识”】 出示正方体: 1.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它又是从那几方面进行总结的呢? 2.老师完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 长方体 正方体 顶点 有八个顶点 有八个顶点 线 有十二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有十二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面 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相对的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 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3.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对比. 共同争论: 〔1〕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2〕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相同点: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不同点: a.“线”上的不同点:长方体的棱分别是相对的4条棱相等,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而正方体的12条棱全部相等,叫做正方体的棱长. b.“面”上的不同点:长方体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而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3〕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正方体是非常的长方体 〔三〕复习圆柱体与圆锥体的特征.【继续演示课件“立体图形的认识”】 出示圆柱体: 1.请同学共同争论圆柱体有什么特征? 老师提问: 〔1〕这两个底面有什么特点?〔圆柱体的两个底面积相等〕 〔2〕侧面又有什么特点?〔侧面开展图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是一个正方形〕 〔3〕底面与侧面又有什么联系? 〔当底面周长=圆柱体的高的时候,侧面开展图是一个正方形,当底面周长≠圆柱体的高的时候,侧面开展图是一个长方形〕 2.出示圆锥体: 请同学共同回忆圆锥体的特点: 老师提问:同底等高的圆锥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四〕分类,建立知识网络. 我们所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四个立体图形中你能够给他们进行分类吗? 三、练习. 1.填空: 〔1〕一个长方体有 〔 〕条棱,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2〕一个长方体有〔 〕组长度相等的棱. 〔3〕一个正方体有〔 〕个顶点,〔 〕条棱,〔 〕个面. 〔4〕正方体有〔 〕个相等的面. 〔5〕圆柱体有〔 〕条高,圆锥体有〔 〕条高. 〔6〕圆柱体有〔 〕个面,这些面中有〔 〕个相等的面,它们分别是圆柱体的〔 〕面与〔 〕面. 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0厘米,其中长5厘米,宽3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分米,假如把这样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米? 4.一个圆锥体,底面周长和它的高相等,它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你知道和它同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立体图形的认识 分类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圆锥体 特征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2 教学目的 1.通过观测、操作,使同学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别这几种外形的物体和图形 2.培育同学动手操作和观测事物的技能,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育同学用数学进行沟通,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同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页,及相应的练习 教具学具预备:多媒体深件、图形卡片,各种外形的实物 教学设计 设疑激情 1.说学具 a.师导: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b.生说:对!机器人叮当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伙伴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伙伴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同学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c.汇报:哪个勇猛的小伙伴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伙伴认真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伙伴轮番说学具) 2.提要求 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外形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伙伴共同试试看 [进入新知的学习,设计新,处理话设计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由儿童喜闻乐见的机器人引入,抓住了“童心”,激发了爱好。
由说“礼物”,使同学身不由己的参加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从同学的已有生活阅历出发,让他们感到亲切易懂让同学大胆的尝试将“外形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不仅使同学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各类物体的外观外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又培育了同学观测、比较的技能] 操作感知 1.分──揭示概念 a.活动:按老师的提要求,同学分组活动,老师巡察 b.汇报 老师:哪个聪慧的小伙伴说祥你们是怎么分的? 同学:我们把鞋盒、肥皂、药盒、酸奶盒……放在一起;把骰子、魔方、积木……放在一起;把易拉罐、笔筒、铅笔……放在一起;把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放在一起 老师按同学所说用电脑出示各类实物 老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它同学进行补充) c.揭示概念 老师:每种外形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同学:我知道酸奶盒、肥皂、鞋盒都叫长方体 老师按同学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d.活动 老师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相互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涌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学具篮) [评析:对于篮子里的“礼物”,同学并不莫生,但像这样的分类生活中遇到的并不多。
假如让同学独立分类,还有些困难,老师这里采纳小组合作的方式,先组内分,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分的结果,这样既使同学在沟通中得到互补,又培育了同学的合作意识和技能,同时又体验了合作胜利的喜悦] 2.摸──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①活动:请小伙伴认真看一看,摸一摸你你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伙伴说一说 ②汇报 老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知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同学:①长方体是长长的,我是看出来的 ②长方体有6个面,我是数出来的 ③我摸到长方体有“疙棱” ④我摸到长方体这里“尖尖的” ⑤我觉得长方体不能滚动……老师实时表扬并在表扬中规范名称“棱”、“顶点”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3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测,使同学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育同学动手操作、观测技能,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同学活动,激发学习爱好,培育同学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工具 6袋各种外形的物体,图形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百宝袋中有什么?谁能根据外形分分类 二、新授课: 1、依据同学分类,板书外形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来感受一下这些不同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1)找一找学具中有没有和这些外形一样的,一起找一找有什么特点: 方法: 1、看一看每个面什么样子; 2、摸一摸面有什么感觉,平的还是鼓鼓的; 3、轻轻的推一推、滚一滚,那些能推动,那些能滚动,滚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长方体,每个面什么样的(长长方方的,每个面平平的) 正方体,每个面什么样的(正正方方的,每个面平平的) 圆柱,面什么样的(两个面是平平的,一个面是鼓鼓的,可以滚动) 球,什么样子,(圆乎乎的,可以滚动) 3、玩游戏,小组竞赛 老师说名称,同学分三组,每组一次拍一个代表来竞赛,老师先说名称,同学在实物袋子中,找出相应的外形的物体展示,然后老师说特点,让同学拿出来相应外形展示,分小组评比,对的画五角星展示评比结果。
小黑板粘贴展示评比结果) 4、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演示各种图形实物和相应的画出来的图形 5、小组拼一拼摆一摆, 问题一: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能摆成什么外形? 问题二:4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能摆成什么外形? 问题三:书上35页做一做 6、课堂练习:书上37页1、2题 7、作业,下课和同学们找一找老师中哪些是我们今日学到的外形 回家和父母说一说,找一找家中那些是我们今日学到的外形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