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籽棉收购要求补充.doc
23页关 于 籽 棉 收 购 要 求 补 充1.籽棉要干燥(要求回潮率低于 6%) ;2.要求籽棉含杂率低(含杂率低于 1.5%) ;3.皮棉购入一定按毛重或净重结算;4.皮棉运输要求一律用大红盖集装箱;5.短途运输装卸费一律控制在 0.7 元/仓内;6.部分检验由棉麻公司专业指定人员检验;7.要求棉包毛重称重时少 300—500g/包掌握;8.部分按皮棉在 1—2 级之间的一律按 1 级标识;9.坚决杜绝三丝存在于皮棉之中;10. 长度必须满足等级要求不能以次充好;11. 要求高等级棉(1—2 级)马克隆值控制在 4.0—4.4 之间为宜,最大不许超过 4.5;12. 要求轧花厂皮棉的短绒率必须控制在小于 10%的范围内;13. 对所有轧花籽棉实行三丝挑捡,在喂入籽棉吸风口前完成;14. 收购一定量的白干棉,要求色白、含杂少,黄根不存在的棉花,不要求等级;15. 所有籽棉在收购时必须摊洒捡三丝;16. 所有籽棉须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长度,含杂等试验;17. 对于所有的机采棉一律拒绝接收a) 原棉混配时主要看原棉那些指标?其控制范围是多少?其与纺纱质量的关系、对布面风格的影响?① 原棉混配时主要看原棉的:马克隆值、细度、短绒率、成熟度、疵点、丝光性、试纺性、未成熟纤维含量、带纤维籽屑、死棉、僵棉;② 马克隆值: 机织物:3.7—4.2 细度:机织物:5900--6400针织物:4.0—4.5 针织物:5800--6200短绒率: 普梳纱:92%精梳纱:88%疵点: 普梳纱:88%, 熟条和粗纱中纤维的分离度伸直度普梳短绒率88%,精梳短绒率95%。
纤维的分离度伸直度好,成纱棉结低、毛羽少、粗节少、条干 CV%好、强力高,反之,各项成纱物理指标恶化,所以检验生熟条粗纱条中的短绒率,将其保证在一定范围内保证棉纱质量长期稳定不可缺少的关键性因素6.精梳、半精梳、普梳产品所需原料的指标控制范围是多少?由于贵厂的精梳、半精梳纱都是普梳纱,因此对其所提指标控制范围列表如下:精梳 半精梳 普梳籽屑/100 克 90 >90 >88成熟度系数 1.5—1.7 1.5—1.7 1.55—1.75马克隆值 3.8—4.2 3.8—4.4 4.0—4.5细度(公制支数) 6100—6400 6000—6400 5800—6200成熟度百分比(%) >90 >90 >88疵点数/100 克 <800 <900 <12007.棉检室测试棉纤维马克隆值,细度指标的仪器有 Y145C(气流仪) ,Y147 电脑三型成熟度仪、Y175 便携式马克隆值三种仪器,所测的数据有一定差异,应以那种为准(本厂采用Y145C)?通常试验马克隆值细度指标的试验仪器为气流仪、也有电脑成熟度仪,以试用和准确性分析,便携式马克隆值的差异最大,因为其灵敏性及稳定性差,而电脑产生差异的关键在于校正及电子产品本身的精度;气流仪主要产生误差在于所纺棉纤维的松紧程序及水银柱的标准位置,以准确度分析出发是:气流式较电子式准,因为电子式的样本容量太小,在制样时纤维被重新排列或有的短纤维被损失及清除,便携式最差;以国际惯例出发和大多数现行生产厂家使用马克隆值仪器试验出发,加之美国及 USTER 公司的 HVI 设计检验标准来看,应以便携式气流仪为准较好。
8.同一地区成熟系数,马克隆值接近而等级超过 2 个级别的原棉接批对染色有那些影响?哈密地区细度在 6200 左右,成熟系数在 1.55—1.64 范围的原棉,配棉接批时接上北疆指标接近的原棉且逐渐增大使用比例对染色有无影响?同一地区成熟系数,马克隆值接近而等级超过 2 个级别的原棉接批时,一般只要一次不超过10%,一个月内不超过 30%,棉纱成批周期在 10 天之内,棉纱批与批之间分清,对染色影响几乎不存在,但以原棉接批的常识来说,最好原棉接批在等级上是一致的,当等级差异较大时,一般一次性接批不超过 5%,接批周期控制在 10 天左右为宜,哈密地区棉同北疆棉花号数指标接近,接批时逐渐扩大,将会对染色产生影响,因为哈密地区的棉花同北疆在区的棉花存在品种、气候、地球环境的不同,棉花纤维素分子结构不同,棉纱中两地纤维数量明显变化时,染色效果是会存在差异的9.配棉时由于原棉批件数量少,每隔 1—2 天接批,这样对针织布面有何影响?配棉时必须考虑一个主体,当主体成成份占 80%的情况下,原棉批件数量少又与其余 20%原棉批接近时,每隔 1—2 天调整接批的 10%时,对针织布面不会造成大的影响,有时可能会出染色不匀;如果配棉成份的主体本身就存在一个原棉批件数量少,而且每隔 1—2 天接批,这样会导致针织布面出现严重的染色不匀,不规律的横路和有规律的横路。
10.轧花厂新上的皮辊轧花机轧出的皮棉在纺纱厂使用前是否要检油棉等?由于新的皮辊轧花机轧花时,橡皮易染污棉花、轧花时就必须清除这些污染棉,不是纺纱时该清除,纺纱时应进一步将其挑捡,否则会在布面漂白时出现油棉,尤其是白坯布更为明显11.影响原棉混合的因素有哪些?应如何调整?影响原棉混合的因素:排包数量、排包位置、抓棉深度、清花流程在排包允许的条件下增加棉包数量,固定棉包位置,棉包与棉包间的空隙减少到零,抓棉深度采用少抓、勤抓,清花在没有多包混棉的条件下采用较长工艺流程12.综合打手与风扇之间的速度应如何配置?综合打手与风扇之间的速度应以棉束顺利运行为主,除尘、除杂较理想,不堵棉花、不打击过度为原则13.单打手卷机卷头、卷尾如何控制?单打手成卷机卷头要求被卷量少,卷尾要求换卷时卷与卷稳定一致,在梳棉的纺纱过程中卷头尾各去除 50cm 保证梳棉定量稳定14.FA016 机后喂棉卷对卷子质量的影响?FA016 机后喂棉卷时卷子的质量是易引起棉卷间重量差异,棉卷重量不匀率变化,棉卷棉层粘卷现象增加、棉卷、棉条的棉结数量,短绒率数量增加15.棉卷回潮率两次差异大时,对棉卷的重量如何控制?棉卷干定量需要控制吗?棉卷回潮率两次差异大时,对棉卷的重量应按照两次不同的回潮率计算,在标准回潮率下棉卷的重量,分别调整棉卷标准重量和偏差范围,但一般是不允许在同一时期内发生回潮率差异过大的现象的。
棉卷干定重应保持原有的标准干定量,按正常要求控制16.梳棉工序对 USTER 三节(结)的影响如何控制?磨针周期和工艺参数应如何掌握?梳棉工序对 USTER 三节(结)的影响应改善棉网的清晰度,减少生条中的短绒率和棉结,增加盖板花量,防止针布走位和迟钝来控制新针布磨针周期 8—12 个月隔距偏大掌握,使用一年后的针布 6 个月磨针一次,隔距加紧,使用两年后的针布 4—6 个月磨针一次,隔距在可调范围内加紧,同时盖板速度加至最快17.梳棉工序重量不匀的影响因素在哪些方面进行控制?尤其是 5M 片断间的不匀应如何控制?梳棉工序重量不影响主要在棉卷棉层均匀,给棉罗拉加压稳定,盖板与锡林间隔距稳定一致性,吸风点稳定,减少挂花破边方面来控制,5m 片断间的不匀主要通过加压稳定(给棉罗拉) ,均匀喂给三吸畅通,减少挂花棉网破边来改善18.给棉罗拉加压重量如何控制?棉卷罗拉打损对质量影响程序如何?给棉罗拉加压在罗拉能承受加压的条件下,偏重掌握较好,同时,要定期检查加压是否稳定一致,加压是否变形等棉卷罗拉打钝严重影响生条长片断不匀,易给布面造成横路,经常检查给棉罗拉,清洁给棉罗拉,更换给棉罗拉轴承特别重要。
19.FA306 并条机时常出现竹节条,应如何控制?产生并条竹节条的原因有梳棉条竹节,并条后罗拉喂入口太少,吸风堵塞,加压不稳定,罗拉隔距后区牵伸过小,尤其是更换或调整棉花后更为明显控制竹节条主要通过:加压稳定,加大后区牵伸,改善吸风口堵花情况,放大后罗拉喂入口距离,杜绝梳棉工序的夹心条和竹节条,保证棉花接批时细度、长度的稳定一致性20.并条的喂差(即牵伸效率的差异)如何控制?并条机的喂关控制在头并采用梳棉机定台供应,二并采用头并双喂交差定台供应,严格控制梳棉条重要偏差在 3%范围内,并条重量偏差在 2.5%范围内,对于头并重要偏差在不超过 3%时不经常去改变换齿轮21.头末并条段如何搭配对质量指标较好?头并条在二并的搭配一般采用固定供应两喂交差对末并质量较为稳定,普梳末头二并均采用 8 根并合较好,在有精梳机的条件下,精梳条关二并均采用 6 根并全较好,甚至采用一道并条 6 根并合更好22.疵点条(黄色短绒)产生原因及预防方法?疵点条(黄色短绒)产生的原因有:梳棉三吸较差,大漏底挂花,生条出云斑较多,并条吸风差,皮辊罗拉及喂入生条挂花,喇叭口积花等;预防方法有;梳棉、并条需检查减少挂花,梳棉并条吸风畅通,强化运转班清洁工作。
23.FA421 平车后,细纱工序平车后时常出现竹节纱,原因不明?FA421 及细纱平车后,各牵伸部件的运动配合尚未达到纺纱状态的 100%长时间停机,机件的配合及弹性模量,抗弯性能均未恢复到正常运动状态条件,尤其是胶辊胶圈摇架的反应就更为明显,所测试压力等在范围内,当粗纱条、熟条通过时就失去了原有的平衡而波动,所以粗纱、细纱平车后,其机应在胶辊胶圈等具备状态下运行 4 小时至一个班后开车才会克服出现竹节纱24.粗纱的锭差应如何控制?粗纱的锭差由于前后排的强力差异,前后排粗纱锭差是永远存在的,纺纱过程中只有通过改善强力的稳定性来减少前后排锭差;另外一种锭差的产生是由熟条的不均匀和粗纱牵伸系统的锭差差异造成的,改善熟条重量不匀及保证粗纱牵伸系统的条件一致性和卷统的一致性是关键,在条件允许时,尽量将重条放后排,轻条放前排,这将有利于锭差的减少25.粗纱摇架压力的控制范围和保证其稳定性?粗纱摇架压力的控制范围一般为 14—16 公斤为宜,要保证粗纱摇架压力的稳定必须经常在揩、平车时检查每一个锭位差异,常对异常锭位检修更换,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粗纱摇架压力加压不能过大,否则摇架弹簧弹性系数差异性大,压力不均匀,弹簧易损坏,摇架寿命缩短。
26.粗纱疵点纱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粗纱疵点纱有:整落粗纱片断(100 米左右)细纱为铁皮带卡死不位移,应更换较高质量的皮带;老鼠条疵点为集棉回集花或下绒板迫花,必须加强清洁,增多清洁次数;规律性长粗长细和条干不均是机器故障及齿轮传动引起,应检查传动部件及更换轴承、齿轮等27.细纱乌斯特条干 CV%值高,低值如何分析?产生细纱乌斯特条干 CV%值在测试中的高低是由于锭差引起的,尤其是粗纱、细纱的条件受损引起更为明显,另外就是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长片断人为纱疵引起的,一般要求班班检查锭位差异,尤其是保全保养的定时检查与维修;部分片断的纱 CV%值高应进行复试,如再发现停锭查找原因,如再未发现仅有产生原历,制定加强管理措施28.条干 CV%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以及对布面的影响?条干 CV 的影响因素,混配棉稳定一致性差,混配不均匀,机器台差、锭差较大,纺纱器材差异性大,偶发性纱疵分布不均匀,棉纱疵点数量较多棉纱疵点较多引起的 CV%较大,布面出现较多毛粒毛球,死棉;纺纱器材、台差、锭差大引起的 CV%较大,布面易出粗、细节蔌横路纱疵;混配棉稳定一致性差,混棉不匀引起的CV%较大,布面易出染色不匀和横路;在上述因素影响较小时, CV%偏大,对布面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29.毛羽、毛羽 CV%如何控制?对布面的影响?控制毛羽的关键是减少短绒率,改善棉纤维的细度,提高棉纤维的成熟度,纺纱通道光洁;主要方法是混配棉严格,控制纺纱长度、细度、成熟度、短绒率,使各个工序通道保持光洁,细纱按周期更换钢领钢丝圈,严格控制粗纱、细纱、络筒机的纺纱速度;减少锭间差异毛羽、毛羽 CV%对布面的影响是:布面毛头较多,毛粒毛球明显,染色吸色不一致,布面支斑30.细纱机后包粗纱,机前接头对成纱质量和布面的影响?细纱机后包粗纱易使成纱产生长粗节,布面出现长粗,易引起布面降等细纱机前接头易使成纱产生棉结或短粗节,对织物构成的危害性小,只要不是特高档织物,一般不作为织物疵点31.筒子纱也按管纱的周期做试验吗?筒纱也要按管纱的周期做试验,这样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