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极限与配合.ppt
32页项目二 认识极限与配合 刘明 任务 认识配合 知识点: ¯配合、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的 概念; ¯配合性质的判别方法; ¯极限间隙及极限过盈的计算; ¯配合公差的计算; ¯配合制及其选用 技能点: ¯配合性质的判别方法和配合制的含义,计算极 限盈隙 2.5.1 知识引入 ¯当改变相互配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时, 势必引起配合的松紧变化所以,根据配合的这种性质 ,把配合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间隙配合 过盈配合 ¯ 配合的性质由孔、轴的相对位置决定,因而改变孔和( 或)轴的公差带位置,就可以得到不同性质的配合理论 上讲,任何一种孔的公差带和任何一种轴的公差带都可以 形成一种配合,但实际上并不需要同时改变孔轴的公差带 ,只要固定一个,改变另一个,便得到既能满足不同使用 性能要求,又能便于生产加工因此,标准对孔与轴公差 带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规定了两种配合制度:基孔制和 基轴制 一、配合性质 间隙配合过盈配合 ¯当改变相互配合的孔轴公差带之 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时,势必引起 配合的松紧变化所以,根据配 合的这种性质,把配合分为间隙 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1、配合性质—间隙配合 clearance fit 间隙配合: 孔与轴装配时,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 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2. 配合性质—间隙配合 ¯确定公差带 的两要素: 2. 配合性质—过盈配合 interference fit 过盈配合: 孔与轴装配时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 的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2. 配合性质—过盈配合 3、 配合性质—过渡配合 transition fit 过渡配合: 孔与轴装配时,可能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与铀的公差带互相交叠 2. 配合性质—过渡配合 3、配合性质—配合公差Tf ¯配合公差:标标准将允许间许间 隙或过过盈的变变 动动量称为为配合公差它是设计设计 人员员根据 机器配合部位使用性能的要求对对配合松 紧变动紧变动 的程度给给定的允许值许值 (1)配合公差越小 ,间隙或过盈的变动也越小 ,配合 的精度就越高 ;配合公差越大 ,间隙或过盈的变动 也越大 ,配合的精度就越低 (2)在数量方面,标标准以处处于最松状态态的极限间间隙或 极限过过盈与处处于最紧紧状态态的极限间间隙或过过盈的代数差 的绝对值为绝对值为 配合公差值值。
配合公差没有正负负含义义,也 不可能为为零 配合公差的特点Tf 各类配合的配合公差数值值: ¯间间隙配合 Tf=|Xmax-Xmin|=Xmax-Xmin=TD+Td ¯过过渡配合 Tf=|Xmax-Ymax|=Xmax-Ymax=TD+Td ¯过过盈配合 Tf=|Ymax-Ymin|=Ymin-Ymax=TD+Td 注意: ²对于各类配合,其配合公差等于相互配合的孔公差和轴公差之和; ²Tf=TD+Td说明了配合精度的高低是由相互配合的孔和轴精度所决定 ²配合公差反映配合精度,配合种类类反映配合性质质 配合公差fit tolerance数值 ¯基孔制 ¯基轴制 配 合 制 基准制与基本偏差的关系 4.配合制——基孔制 Hole-base system 图 示 说 明 与孔(轴)的配合性质 4. 配合制——基轴制 图 示 说 明 与孔(轴)的配合性质 任务实施(1) —— 判别配合性质,计算极限盈隙 图2-1 机床润滑系统的齿轮油泵 任务实施(1) —— 判别配合性质,计算极限盈隙 例题1 计算图2-1中的φ18H7的泵体1座孔和φ18f7的 齿轮轴2相配合,判别配合性质及配合制,计算极 限盈隙和配合公差,并画出其公差带图。
解:(1)确定孔轴的标准公差 (2)确定孔、轴的基本偏差 (3)计算孔、轴的另一极限偏差 (4)判别配合性质 (5)判别配合制 (6)计算配合公差 (7)公差带图解 5. 判别配合性质,计算极限 盈隙 解: (1)确定孔轴的标准公差 依据基本尺寸18mm,由标准公差数值表(GB/T 1800.3 —1998)可查到 IT7=18μm=0.018mm; (2)确定孔、轴的基本偏差 查孔的基本偏差数值表(GB/T 1800.3—1998),可知H的 基本偏差为下偏差EI=0 查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表(GB/T 1800.3—1998),可知f的 基本偏差为上偏差es= -16μm=-0.016mm; (3)计算孔、轴的另一极限偏差 H7的另一极限偏差ES=EI+IT7=0+0.018 = +0.018mm f7的另一极限偏差 ei=es-IT7 = -0.016-0.018 = -0.034mm 5. 判别配合性质,计算极限 盈隙 (4)判别配合性质 因 EI>es成立,所以此配合为间隙配合 Xmax=ES-ei= +0.018 —(-0.034)= +0.052mm Xmin= EI-es =0 —(-0.016)= +0.016mm (5)判别配合制 因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所以此配合为基孔制; (6)计算配合公差 Tf=TD+Td=IT7+IT7=0.018+0.018=0.036mm (7)公差带图解 任务实施(2) —— 判别配合性质,计算极限盈隙 例题2 计算图2-1中的φ18H7的泵体1轴孔和φ18r6的齿轮 轴3相配合,判别配合性质及配合制,计算极限盈隙和 配合公差,并画出其公差带图。
解:(1)确定孔轴的标准公差 (2)确定孔、轴的基本偏差 (3)计算孔、轴的另一极限偏差 (4)判别配合性质 (5)判别配合制 (6)计算配合公差 (7)公差带图解 任务实施(2) —— 判别配合性质,计算极限盈隙 例题2-12如φ18H7的孔和φ18k6的轴相配合,判别配 合性质及配合制,计算极限盈隙和配合公差,并画 出其公差带图 解:(1)确定孔轴的标准公差 (2)确定孔、轴的基本偏差 (3)计算孔、轴的另一极限偏差 (4)判别配合性质 (5)判别配合制 (6)计算配合公差 (7)公差带图解 (1)优先选用基孔制 (2)特殊情况采用基轴制(采用基轴制更经济合理) ²同一轴的不同部位上装配几个不同配合要求的孔应采用 基轴制 ²当采用具有一定精度,外圆表面不需加工的冷拉钢材直 接作轴时,应采用基轴制 (3)与标准件配合时基准制的选择视标准件而定 (4)特殊情况下,允许将任一孔、轴公差带组成配 合(混合配合) 配合制的选用 配合制的选择,在一般 情况下优先采用基孔制 ,其次采用基轴制;如 有特殊需要,允许采用 混合配合 常用尺寸孔、轴加工方法和成本比较 常用尺寸基孔制、基轴制配合 孔、轴的加工方法比较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配合,采用基孔制 。
因为内圈是孔,是标准件 滚动轴承外圈与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因为外圈相 当于轴,是标准件 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 1-活塞 2-间隙配合 3,6-过渡配合 4-活塞销 5-连杆 活塞连杆机构的基准制 采用基孔制 采用基轴制 孔、轴配合选择举例 J 随堂练习 1.判别孔φ50F8和轴φ50h6的配合性质及 配合制,并计算极限盈隙和配合公差 2.判别孔φ60H7和轴φ60p6的配合性质及 配合制,并计算极限盈隙和配合公差. 3.如何选用配合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