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 研读笔记.ppt

23页
  • 卖家[上传人]:正**
  • 文档编号:56945478
  • 上传时间:2018-10-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5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研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思考的几个问题,一、理清《政治经济学批判》与 《资本论》的关系,《资本论》是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其副标题 《资本论》是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学批判》的续篇知识链接:《资本论》创作的三个阶段:,1、1857年-1858年,撰写50印张手稿(包括《导言》 1857年8月) ,这是《资本论》的第一稿,标题为《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出版,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是本书的序言 2、1861年-1863年,写了23个笔记本的手稿,这是《资本论》的第二个稿本,1862年马克思决定以《资本论》为标题, 《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标题发表自己的著作 3、1863-1883 正式以《资本论》为标题进行写作1867年9月, 《资本论》第一卷发表一)、目的:一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实质;二是为了批判当时国民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的一些错误观点 (二)、意义:《导言》是马克思留下的唯一的一篇系统论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文稿在理论上具有独立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珍贵文献二、写作目的和时代意义,三、文章结构与重点,全文分四部分 一、生产 二、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重点) 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重点) 四、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交往关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意识形态这一上层建筑的关系。

      四、各节重点内容分析,(一)、生产 这一节的中心是批判国民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成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的错误观点,指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不是研究生产的一般条件,而是研究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们的生产关系,主要阐明了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对象和本题经典论断析要,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当然是出发点被斯密和李嘉图当作出发点的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应归入18世纪鲁宾逊故事的毫无想象力的虚构1.以孤立个人为研究的出发点是错误的 2.孤立个人观点产生的阶级根源和历史根源 3、孤立个人观点的局限性 4.阐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研究对象上的错误观点在政治经济学对象问题上,马克思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存在着根本的分歧:,1、研究的出发点根本不同 2、研究的对象不同 3、研究的目的根本不同 总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一定社会性质的物质生产,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 上的生产关系而研究的本题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二)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本小节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考察生产关系。

      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统一,马克思在这一节详尽地分析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阐明了生产的决定作用和分配、消费、交换对生产的反作用进一步说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导言》要论证两点:,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辩证统一和相互作用,指出它们是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生产关系是一个体系) 二、生产在这些环节中的决定地位:生产不仅是这种统一的出发点,而且是决定因素,而分配形式不过是生产形式的另一种表现说明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以及在生产和消费的相互关系中生产起决定作用的原理,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生产同消费割裂开来,等同起来的错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格律恩、萨伊等)为什么否认生产的决定作用,把生产和消费等同起来?,其目的就是否认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对抗性矛盾,否认经济危机的可能性a)生产和消费,中心是说明生产决定分配的原理,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分配决定论的错误,讲了以下几个问题:,(b)生产和分配,①生产的结构决定分配的结构,批判萨伊的三位一体的公式 ②批判分配先于生产的错误③驳斥几种分配先于生产的论调 ④驳法律规定财产的所属关系是分配先于生产。

      c)最后、交换和流通,本节中心是说明生产决定交换讲了以下两个问题:,①指明交换是生产的要素,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②考察生产领域中的交换和流通领域中的交换政治经济学只有从生产出发来研究经济问题,才能揭示经济领域各方面关系的本质马克思的分析第一次阐明了生产关系内在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分析表明,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要彻底解决这种矛盾,根除经济危机,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结论:,(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1)政治经济研究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它是马克思以前古典政治经济的方法;第二种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这被马克思视为科学上正确的方法. (2)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 (3)资产阶级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为研究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供了钥匙 (4)在研究经济范畴时应坚持唯物辩证法《导言》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马克思所说的具体与抽象指的是什么?,后一种显然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虽然它是现实中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

      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具体:经综合形成的多样性的统一马克思所说的具体不是指个体,而是指“生动的总体”他把越来越简单的概念等同于越来越稀薄的抽象,抽象意味着概念的(内涵还是外延)减少了 人口作为包含多个阶级的总体性范畴,被马克思称作具体对于整体如果不了解其组成部分,只能是“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只有了解其组成部分,才能成为“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了”问题:马克思为什么把人口当作是具体,而把阶级当作是抽象?,劳动是具体还是抽象?,结论:表面上看起来最一般的抽象,恰恰意味着最丰富的具体劳动似乎是一个十分简单的范畴但是,在经济学上,它既是“古的范畴,又是现代的范畴原文:p703-705,“这个例子令人信服地表明,哪怕是最抽象的范畴,显然正是由于它们的抽象而运用于一切时代,但是,就这个抽象的规定性本身来说,同样是历史条件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条件并在这些条件之内,才具有充分的适用性人体剖解对于猴体剖解是一把钥匙反过来低等动物身上表现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经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因此资产阶级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为研究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供了钥匙。

      《导言》强调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经济范畴时应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原则一方面,必须唯物地把握对象性的客观性正如在研究任何历史科学、社会科学时一样,应当时刻把握住:无论在现实中或在头脑中,主体——这里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都是既定的;因而范畴表现这个一定社会即这个主体的存在形式、存在规定,常常只是个别的侧面这就是说,应该从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关系出发来研究经济范畴,而不能凭人的主观臆造另一方面,辩证地研究一定社会性质下的经济关系,揭示其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关系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生产, 就是这种“普照的光”、“特殊的以太”,是资本主义社会起支配作用的生产而运用这个原则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公有制的形式和地位五、全文须把握的三个理论重点,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内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3、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2、生产的首要性和生产的决定作用的理论观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