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在任何价格下买入”.doc
2页1 -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在任何价格下买入在任何价格下买入””现在市面上流行“做价值投资的这几年亏惨了”的说法,举例的都是 40 元以上买中石油、 140 元买中国平安事实是真正遵循价值投资的没有亏惨,很遗憾的是,即使是被称为最 惨的近三年,收益率比指数要高得高,所以最近 6 个月少赚钱、不赚甚至小亏我们也睡得 着觉2007 年在中石油上市时买入的是价值投资者吗?那是典型的赌徒;120 元、140 元买 中国平安是价值投资吗?那是典型的赌博巴菲特不会这样买,索罗斯也不会这样买按照价值投资的原则,是不可能随便增持的在 2007 年 6 月底后我们就禁止任何买入, 只是如果价格不是特别高或企业经营没有问题的话,可以不卖出,当然我们在 07 年 10 月 前后选择了卖出,包括在 2009 年 7 月我们也选择了卖出这就引出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前 面有网友提出巴菲特与科斯托兰尼是两个不同的路子,我怎么也引用科氏的话?我觉得我 们有时候要从多方面学习别人看问题的思维逻辑,成功者必定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比如可 能他们操作策略并不一定相同,但是分析企业、商业形势的逻辑却可能是一致的后半篇 博文中我再阐述。
假如 1986 年微软上市时的市盈率是 80 倍而不是 6 倍,那么 24 年后从投资微软所获得 的收益比不上同一时期投资富国银行的收益苹果这 10 年涨得是挺风光的,可是在上市后 的 20 年,投资苹果所获得的收益相比同期的富国、花旗、美国银行,同样不咋滴50 年来标普 500 指数新加入公司千家,添加最多的为 1976 年,60 家新贵进入,其次 是 2000 年,为 49 家进入,这或许能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为什么 1975 年、1999 年巴菲特远 远跑输了指数?因为他没有买入大量快速成长的“新贵”以让自己的成绩看起来更漂亮然而,50 年后的事实证明,标普 500 指数原始成分股的表现要领先于后来新加入的千 家新公司股票为什么这些公司在利润、销售额甚至市场价值等方面都比老公司增长得更 快,并且引领世界经济,但投资它们的表现反而会落后?因为投资者为这些新公司的股票 支付了过高的价格巴菲特买的可口可乐 20 年才 10 倍的收益,华盛顿邮报 30 多年的收益按现价也不到 100 倍,以至于常常有人挑衅说老巴的投资成绩实在不咋滴,他成为世界首富、二富全凭 的是运气他没有挖掘出微软,没有挖掘出谷歌,没有挖掘出沃尔玛,没有挖掘出思 科……50 多年来,巴菲特从来没有独具慧眼最早发现伟大的公司,看上去巴菲特的投资水 平真的不咋滴。
与现在 A 股的景况正好相反,在美国股市当时这些不确定性很强的小企业上市时和上 市后长时间市场出的价是非常低的,当时估值普遍低于蓝筹股 1 倍以上,1996 年比尔.米勒- 2 -买戴尔时也是 6 倍的市盈率,涨了 1 倍后,许多机构都认为估值很高了卖掉了无论蓝筹 股或小盘高成长股,无认是新技术行业或者是传统的行业,高估时买入都不是价值投资行 为现在回到前面的话题,在很多场合甚至年报中老巴多次引用彼得.林奇的话,但其实林 奇与巴菲特也不是真正的同一个路子,林奇、科斯托兰尼、索罗斯、罗杰斯在本质上一路 人,他们是一种大投机,既不是真正纯粹的投资,当然也绝不是大众那样的名为投机实为 趋势赌博但巴菲特与他们之间还是有一条最本质的线是连着的,那就是安全边际,这也 是他们与小投机手或赌徒的本质区别面对中国记者问到为什么把比亚迪与中石油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公司进入投资组合时, 巴菲特回答的却是本质上相同的东西——“不过买这两个公司(股票)的共同点在于:我买 的时候这两个公司的价值都是被低估的 ”8 元钱买比亚迪的巴菲特是价值投资者,但是 1 年后在 80 元买比亚迪的一定不是价值投资者巴菲特认为高估的已经不值得买的,他们不大可能会认为还是低估的可以买;巴菲特 认为低估的,他们也不大可能会认为还高估的厉害,这就是为什么 2009 年时巴菲特与索罗 斯买入的股票有 6 只相同。
区别在于,估值合理或不是特别高估时,巴菲特可能会卖但也 可能不会卖掉,但投机者则认为既然不值得买就应该卖掉,甚至做空、用杠杆,比如科斯 托兰尼认为“继续持有”的建议是胡闹,如果证券帐户里放着已不会再买进的股票,那便 必须要卖掉,有什么理由要保留显然已经不会再上涨的股票?投机与投资的区别就在于是 否有迂回的余地,焦点在于投资者是假定自己“不知” ,而投机者是假定自己“知” 所以 如果没有真正理解投资,可能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理解巴菲特在 1990 年代末期没有卖掉可口 可乐再比如索罗斯,卖空英镑、泰铢甚至包括港元,都是基于严谨的基本分析,在那时 确实是大大高估的,像泰国与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在 1990 年代的前半个年代经历过热钱 的狂热追捧,香港在 1997 年人均收入达到 3 万美元,基本达到一个收入的极限,可现在大 多数人老是把 3 千美元时的中国与 3 万美元以上的日本、香港、美国比只是可能索罗斯 错误的估计了中国大陆对香港的支撑作用,所以这就是投机的危险如果他只是把已经持 有的英镑、泰铢、港元卖掉,那就是价值投资行为资料来源:兰薰桂馥新浪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