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初期训练.docx
3页浅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初期训练 和寿煌 丰艺荣摘要:基于对举重重技术的基本分析,针对青少年的特点,结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的实践,探讨青少年业余举重运动初期训练的特点、重点和具体的训练计划以及训练的技术要点,分析了训练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关键词:举重运动;青少年;初期训练;训练重点;注意事项举重动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发展至今已不下百余种,但是基本动作分为竞赛动作(抓举和挺举)和辅助动作两个大类,运动员只有熟练的掌握这两大类的技术些动作,才能在竞技训练水平上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如何使青少年熟练的掌握竞赛技术动作和辅助技术动作是一个举重教练员最应该钻研的问题一、认真了解技术动作的组成,弄清基本概念举重技术从表面上看是个比较简单的动作,从一个动作的开始运动到技术就几秒钟的时间,虽说是短短的几秒钟就能完成一个技术动作,但若要熟练的运用起来还是十分复杂.初训者能否掌握正确的举重技术是决定其能否成才的关键,因此,教练员要组织运动员观看技术动作录像并进行分析,还可以通过老队员示范和训练,边看边讲解,使队员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抓举、挺举技术动作的概念,并通过自己的勤学苦练由浅到深、从简到繁,使之逐步地掌握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动作动力定型,从而为进一步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区别对待,因人而异安排训练针对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特点,围绕“打基础,全面训练”这个重要任务,抓住技术和速度这两个重要环节,在运动员的各个不同年龄时期,针对各人不同的特点尽可能使他们掌握规范的技术,以适量的运动量,各种不同的教学训练方法给予他们最有效的训练,使他们获得良性的刺激,使成绩稳步地提高,为今后的专业强化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三、科学安排专项训练青少年的初期训练亦包括专项训练,和辅助技术动作的练习,专项训练是指:专项技术训练、专项力量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辅助技术动作练习是指身体素质练习和与专项技术动作有促进作用的动作练习只有系统科学地安排专项训练和辅助技术动作练习,才能保证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和成绩的稳步提高一)专项技术训练抓、挺举技术结构复杂,动作难度大,采取正确、科学的教学方法显得极为重要抓举技术动作训练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1)先教耸肩提肘拉展体,再教耸肩提肘展体发力拉;(2)掌握好耸肩肘展体发力动力后,再教膝上高抓;(3)膝上高抓掌握好后,再教完整的抓举动作.挺举技术动作训练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1)先练膝上高翻,因为膝上高翻和抓举的动作极其相似只是抓举是宽握翻是窄握;(2)掌握好膝上高翻后,再教膝上下蹲翻,最后教完整的翻铃动作即提铃下蹲翻;(3)掌握好翻铃动作后,再教上挺动作;(4)上挺动作先练预蹲,再练半挺,这是挺举技术的关键所在必须让运动员完全领会并且技术动作到位、规范;(5)半挺掌握好后,再练分腿,最后练习完整的挺举动作。
二)专项力量训练和速度训练新队员的力量练习不宜过多,强度不宜太大,主要强调动作的正确性、速度与爆发力和节奏等,但力量又是举重运动员的关键.因此,要根据由轻到重的顺序来训练,不要盲目冲顶,避免由于动作不规范而引起的受伤和动作变形在训练中常用的练习有:(1)上拉练习:包括窄、宽上拉(每周4~5次),垫铃窄、宽上拉(每周1-2次);(2)深蹲练习:包括前后深蹲、半蹲、半蹲静等,前后深蹲每周各两次,其余各一次;(3)支撑力量练习:包括借力推、抓挺支撑、架上挺、推哑铃等,练习上述项目时,必须要有质量、数量,并讲究实用;(4)小肌群肌肉练习:青少年运动员要加强肌肉练习,起到保护作用和增长肌崩的横截面积力量等.主要项目有:引体向上、双杆、双臂屈伸、卧拉、倒立、鞍马等等.肌肉练习同样要求有数量、质量,不可轻视速度是举重运动的生命现在举重运动已充分认识到举重运动员的速度(即爆发力)是能否使其成功的关键,针对少年发育敏感期的特点,重视对少年举重运动员速度训练,把速度训练放在专项素质的前位在技术训练中,强调举杠铃速度,要求运动员举杠铃要有速度、力度特点在上拉和上挺过程中,及时地给予提示,辅助练习也是以速度,速度力量为主。
三)专项素质练习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训练的基本保证,尤其是青少年的业余训练要加强他们的反应能力、速度、耐力和心肺功能的训练,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的訓练专项素质训练的主要内容有:30m冲刺、100m冲刺、400m跑(计时)、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跳台阶等四、注意训练后的恢复当运动员承受大运动量训练后,身体反应较为强烈,具体可表现为肌肉酸痛、四肢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等如果出现严重的症状就需要进行合理的恢复训练.可以说恢复与训练同样重要.因此,作为教练必须重视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训练后的恢复主要包括积极性恢复和被动性恢复两大方面.积极性恢复主要包括:按摩、关节拉伸、桑拿、药物泡澡、游泳等.被动性恢复主要包括:正常的休息、营养调理等五、结语要切实抓好青少年的初期训练,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运动量和课时计划,坚持“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训练、有利于比赛、有利于提高的原则.使初训者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掌握好基本技术.同时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区别对待,科学安排训练,才能使其得到系统的训练,进而成为举重运动的高水平后备人才,为乃至祖国举重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1]塔马斯·阿让,拉扎尔·巴罗加.举重与力量训练[M].王艳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07–121.[2]陈冠湖.训练与周期[J].举重信息,1994(04):18–21.[3]马克为.最新举重运动训练全过程与教学指导全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01):19–69.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