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基础理论第十版题库.docx
18页中医基础理论第十版题库 1.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是( )[统考2019研] A. 病程的变化 B. 病机的变化 C. 症状的变化 D. 体征的变化 【答案】B资料来源:文得学习网,更多考研题库笔记视频,上文得学习网查找 2. 《素闻五脏生成》说“肾……其主脾也”,其“主”是指( )[统考2019研] A. 生我 B. 我生 C. 克我 D. 我克 【答案】C 3. “阳中求阴”适用于( )[统考2019研] A. 补阴时佐以补阳 B. 补阳时佐以补阴 C. 补阳制阴 D. 补阴制阳 【答案】A 4. 下列选项中,对尿液生成、排泄过程起主宰作用的是( )[统考2019研] A. 肺气的通调水道 B. 膀胱的开阖气化 C. 三焦的决渎 D. 肾气蒸腾气化 【答案】D 5. “昼不精,夜不瞑”指的是下列哪项功能异常?( )[统考2019研] A. 中气 B. 元气 C. 卫气 D. 宗气 【答案】C 6. 入上齿的经络是( )[统考2019研] A. 手阳明大肠经 B. 足阳明胃经 C. 手太阳小肠经 D. 足太阳膀胱经 【答案】B 7. 湿邪与寒邪致病的共同点是( )。
[统考2019研] A. 阻遏气机 B. 易伤阳气 C. 收引凝滞 D. 重浊黏腻 【答案】B 8. 易发生血虚病变的脏腑是( )[统考2019研] A. 脾、胃 B. 肝、肾 C. 心、肾 D. 心、肝 【答案】D资料来源:文得学习网,更多考研题库笔记视频,上文得学习网查找 9. 脘痞胀闷,时胀时减,减如常人,喜按,治法( )[统考2019研] A. 标本兼治 B. 塞因塞用 C. 以通为用 D. 攻补兼施 【答案】A 10. 对藏象理论中命门、三焦记忆经络理论有所阐扬和发展,从而丰富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是( )[河北大学2019研] A. 《黄帝内经》 B. 《难经》 C. 《类经》 D. 《伤寒杂病论》 【答案】B 11. 下列不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的是( ) A. 呼、笑、歌、哭、呻 B. 筋、脉、肉、皮、骨 C. 青、赤、黄、白、黑 D. 角、徵、商、宫、羽 【答案】D 12. 下列哪项不属于阴阳学说在中医学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的应用?( ) A. 就大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 B. 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则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C. 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 D.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答案】D 13. 下列关于五行相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B. 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 C. 《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克我”者为“所胜”,“我克”者为“所不胜” D. 以木为例,由于木克土,故“我克”者为土,土为木之“所胜”;由于金克木,故“克我”者为金,金为木之“所不胜” 【答案】C 14. 肝火犯肺,属于( ) A. 子盗母气 B. 母病及子 C. 相乘 D. 相侮 【答案】D 15. 在五脏变动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肝之变动为握 B. 心之变动为笑 C. 脾之变动为哕 D. 肺之变动为咳 【答案】B 16. 《灵枢本神》所言“因志而存变”谓之( ) A. 志 B. 智 C. 虑 D. 思 【答案】D 17. 依据《素问刺志论》,能够引起气虚发热的是( )[统考2017研] A. 伤风 B. 伤寒 C. 伤湿 D. 伤暑 【答案】D 18. 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是( )[统考2016研] A. 脉道 B. 经络 C. 腠理 D. 三焦 【答案】D 19. “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藏》)的生理基础是( )。
[统考2015研] A. 元气充 B. 卫气和 C. 宗气足 D. 营气盛 【答案】B 20. 在津液代谢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统考2014研] A. 肾之蒸腾气化 B. 肺之通调水道 C. 脾之运化水液 D. 小肠之分清泌浊 【答案】A 21. 治疗血瘀证时,酌情配以益气或理气之品,其理论依据是( )[统考2013研] A. 血能载气 B. 气能行血 C. 气能摄血 D. 气能生血 【答案】B 22. 五气过极与六郁气滞均可化生( )[统考2018研] A. 痰浊 B. 湿热 C. 燥热 D. 内火 【答案】D 23. 下列选项中,属于三焦气化病理变化的是( )[统考2017研] A. 水谷精微输布障碍 B. 水谷受纳腐熟障碍 C. 全身水液代谢障碍 D. 糟粕传化排泄障碍 【答案】C 24. 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 )[统考2016研] A. 手太阴肺经 B. 手少阴心经 C. 手厥阴心包经 D. 手太阳小肠经【答案】B资料来源:文得学习网,更多考研题库笔记视频,上文得学习网查找 25. 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为( )。
[统考2015研] A. 手太阴肺经 B. 手少阴心经 C. 手厥阴心包经 D. 手太阳小肠经 【答案】A 26. 具有司眼睑开合、下肢运动功能的是( ) A. 阴跷脉、阳跷脉 B. 阴维脉、阳维脉 C. 督脉 D. 任脉 【答案】A 27. 奇经八脉中,调节阳经之气血,反映脑、髓、肾的机能的是( ) A. 冲脉 B. 督脉 C. 任脉 D. 带脉 【答案】B 28. 与脏腑无直接络属、相互无表里关系的是( ) A. 十二经脉 B. 奇经八脉 C. 十二经别 D. 十五别络 【答案】B 29. 抑木扶土法的理论基础是( )[统考2011研] A. 五行相乘 B. 五行相侮 C. 五行相克 D. 五行相生 【答案】C 30. 肝与肺在生理上的协调,主要表现于( )[统考2011研] A. 气机的调节 B. 血液的运行 C. 津液的代谢 D. 营卫的协调 【答案】A 31. 暑淫证致病特点为( ) A. 其性炎上,耗气伤津 B. 伤津耗液,损伤肺脏 C. 易伤阳气,重浊黏腻 D. 耗气伤津,易挟湿邪 【答案】D 32. 七情损伤,皆影响( )。
A. 精气 B. 津气 C. 心神 D. 运化 【答案】C 33. 下列哪项不是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中的不内外因?( ) A. 饮食劳倦 B. 跌仆金刃 C. 虫兽所伤 D. 七情内伤 【答案】D 34.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甘”,则( ) A. 脉凝泣而色变 B. 皮槁而毛拔 C. 筋急而爪枯 D. 骨痛而发落 【答案】D 35. 《内经》中阴阳分类法,生于阳( ) A. 得之风雨寒暑 B. 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C. 得之七情 D. 得之阴阳喜怒 【答案】A 36. 易发生内燥病态的脏腑是( )[统考2014研] A. 脾、胃、大肠 B. 肺、胃、大肠 C. 肝、肾、小肠 D. 肺、肾、小肠 【答案】B 37.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伤寒论》),其病机是( )[统考2016研] A. 津伤液脱 B. 津亏气耗 C. 津随气脱 D. 气随津脱 【答案】D 3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风”的是( )[统考2015研] A. 血燥生风 B. 阴虚风动 C. 风中络脉 D. 热极生风 【答案】C 39. 根据《灵枢经脉》足太阴经的经气逆乱可导致( )。
[统考2014研] A. 腹胀便秘 B. 消谷善饥 C. 头晕头痛 D. 霍乱吐泻 【答案】D 40.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统考2016研] A. 阳中求阴 B. 阴中求阳 C. 阳病治阴 D. 阴病治阳 【答案】D 41. 与血液生成关系密切的是( )[扬州大学2019研] A. 心脾肝肾的功能 B. 心脾肝肺的功能 C. 心肝肺肾的功能 D. 脾肺肾肝的功能 E. 心脾肺肾的功能 【答案】E 42. 精血同源,是指的哪两个脏之间的关系?( )[暨南大学2019研] A. 心与肾 B. 肝与脾 C. 肝与肾 D. 肺与肾 【答案】C 43. 内湿的产生与哪一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暨南大学2019研] A. 肾 B. 肝 C. 脾 D. 肺 【答案】C 44. “大实有羸状”的病机应属于( )[暨南大学2019研] A. 虚中夹实 B. 真虚假实 C. 真实假虚 D. 虚实夹杂 【答案】C 45. 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 )[扬州大学2019研] A. 正气 B. 正气不足 C. 邪气 D. 邪气亢盛 E. 邪气损正 【答案】B 31. 暑淫证致病特点为( )。
A. 其性炎上,耗气伤津 B. 伤津耗液,损伤肺脏 C. 易伤阳气,重浊黏腻 D. 耗气伤津,易挟湿邪【答案】D资料来源:文得学习网,更多考研题库笔记视频,上文得学习网查找 32. 七情损伤,皆影响( ) A. 精气 B. 津气 C. 心神 D. 运化 【答案】C 33. 下列哪项不是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中的不内外因?( ) A. 饮食劳倦 B. 跌仆金刃 C. 虫兽所伤 D. 七情内伤 【答案】D 34.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甘”,则( ) A. 脉凝泣而色变 B. 皮槁而毛拔 C. 筋急而爪枯 D. 骨痛而发落 【答案】D 35. 《内经》中阴阳分类法,生于阳( ) A. 得之风雨寒暑 B. 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C. 得之七情 D. 得之阴阳喜怒 【答案】A 51. 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饮食偏嗜伤及五脏的论述,味过于苦则( )[统考2013研] A. 大骨气劳,短肌 B. 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
